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於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於制做衣裙、巾被、背包、臺布等。主要產地分布於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壯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壯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從宋代起,才改稱為僮,又改稱為壯。壯族有很古老的歷史,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國西南部的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南部分地區。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壹的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壯錦最適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掛包、圍裙和臺布等。壯錦是用棉或麻的股紗作經線,以不加撚或者微撚兩種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對稱花紋,並將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厚度,還有用多種彩緯挑出的,紋樣組織復雜,多用幾何形圖案,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具有濃艷粗獷的藝術風格。
主要特點
起源與傳說
壯錦是廣西壯族地區壹項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藝品,也是中國四大名錦之壹,主要產地為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忻城縣土司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相傳,有壹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精心紡織而成——從此就產生了瑰麗的壯錦。
考古證實,早在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誌》記載: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多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則出現於宋代。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
花式及用途
傳統的壯錦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於制做被面、褥面、背帶心、背包、掛包、圍裙等。壯錦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常見的花紋有大萬字、小萬字,以及較復雜的雙鳳朝陽、鳳棲牡丹、獅子滾球等。
原料及制作工藝
壯錦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蠶絲和棉紗,靠工生產。
絲絨:從種桑養蠶,到揀、夾、紡、漂、染,均由織錦者自己完成。
棉紗:從種棉到紡紗,經過去籽、彈花、紡、染、漿等工序。
染料:利用當地植物和有色土來進行。紅色用土朱、胭脂花、蘇木,黃色用黃泥、姜黃,藍色用藍靛,綠色用樹皮、綠草,灰色則用黑土、草灰。用土料搭配可染出多種顏色。
壯錦的織機是百年前就已經定型,再經過不斷改變的小木機。結構簡單,機織輕便,易於操作,使用方便但是效率頗低。全機由機身、裝紗、提紗、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組成。機身包括機床、機架、坐板。裝紗包括卷經紗機頭、紗籠、布頭軸、綁腰、壓紗棒。提紗包括紗踩腳、紗吊手、小綜線。提花包括花踩腳、花吊手、花籠、編花竹、大綜線、綜線梁、重錘。打花包括筘、挑花尺、筒、絨梭、紗梭。
壯錦的編織是壹門枯燥而復雜的工藝,雖然它對操作者的文化素質並沒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數萬次機械的動作確實是織錦人極大考驗。織錦時,藝人按著設計好的圖案,用挑花尺將花紋挑出,再用壹條條編花竹和大綜線編排在花籠上。織造時,就按照花籠上的編花竹壹條條地逐次轉移,通過縱線牽引,如此往復,便把花紋體現在錦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