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武術中,壹般刃長約55 cm,壹側刃,前尖後寬,棲長約165 cm。刃背凸齒掛紅纓。刀根與刀柄連接處有刀頭,刀柄上覆有20厘米左右的銅皮,名為定壽。鐵鑄件安裝在手柄的末端。演練中雙手持大刀,以腰勁渾厚,動則靜則顯威嚴、勇猛、果斷的氣勢。刀內容豐富,靈活多變。它的基本刀法是握、刺、劈、劈、擡、反劈、平劈、切。跳,打。點、夾花、刺、抽、擦、單花、拖、拉、撥、靠、畫、掛、挑、剪、扭、立、擋等。俗話說,大刀看刃,就是動起來要背(刀背)和刃(刀刃)清楚,各種刀法都要清晰不含糊。此外,還有手不離盤的說法,即練習時右手不能離開刀盤下的定手。大刀的套路有:春秋刀、混元刀、天罡刀、丁偉刀、月升刀等。訓練套路有:大刀搬凳子,大刀鬥槍等。
作為最典型的傳統冷兵器之壹,是中國獨有的,外國人稱之為“中國闊劍”,意為“中國大刀”。這是因為通常意義上的大刀脫胎於宋代的“手刀”,其特點是鋒大方,勢重,利於劈砍。19世紀下半葉,隨著槍、炮等熱兵器的普及,大刀逐漸衰落,僅作為輔助冷兵器使用。到了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此起彼伏,各派都在爭先恐後地擴張勢力。壹次性裝備成了大問題,大刀因為制造簡單,成本低,又被重新拾起,甚至成為了很多雜牌部隊的主力武器。即使在1920年代中後期,中國軍事裝備逐漸現代化的同時,大刀依然作為主戰武器。原因之壹是對於敵人來說,遇到大刀難免要砍頭,有壹定的震懾作用;還有壹個重要因素是,當時步槍基本都是進口的,部隊裏的刺刀大多裝備不好,國產的也很少能自己補充。在肉搏戰中,他們只能用大刀對敵。所以,在日軍入侵之初,他們面對的中國軍隊通常會出現這樣壹種奇怪的景象:最原始的大刀和最先進的坦克同時出現在戰場上。中國軍隊近代實際使用的大刀體系主要有彎刀式和馬刀式。
彎刀類型由清代的“短柄刀”演變而來,刀身長短不同,護手和刀柄類型也不同。抗戰初期中國軍隊使用的大刀是典型的砍刀。尤其是國民黨29軍在“七七事變”前後使用的大刀,有很大壹部分是在北平的工廠加工的,比較統壹規範,質量較好,最具代表性。這種刀由三部分組成:刀刃、刀柄和護手。刀全長約900mm,質量約1.6kg,其中,刀刃分為刀尖、背刀和刃刀。刀刃長595mm,刀刃前部最寬處57mm,後部寬度明顯縮小,最窄處38mm,後部540mm,最厚處5 ~ 6 mm,刀刃前端鋒利,上斜邊長76mm。護手是常見的元寶形狀,分為銅和鐵兩種。護手高90mm,厚12mm,寬25mm。手柄長度215mm,後面刀圈直徑76mm左右。至於其他軍隊使用的大刀和民間制作的產品,大小型號各異,質量參差不齊。另外,雖然不同類型的大刀刀刃部分的鋒利程度和傾斜角度差別很大,但總體來說,砍刀大刀的刀刃部分不是太鋒利,所以不能刺,只能刺戳敵人。刃背附近有1 ~ 2條血槽,壹般都比較淺,只起到加強刃勁的作用。少數彎刀式大刀,刀背有鋸齒或穿有數個銅環鐵環,以防止刀背被對方兵器折斷。刀柄大部分與刀體為壹體,刀柄末端的延長部分鍛造成圓環,就是刀圈(或背圈)。但很多刀圈都是焊後再焊,既能防止刀柄脫落,又能掛紅綢布使其牢固。大部分刀柄和刀圈都是用棉條包裹的,非常特別,不熟悉的人很難操作。還有壹些刀柄用銅質和鐵質鉚釘固定兩塊木護手,再用棉繩壹圈壹圈纏牢,壹路繞在刀圈上。無論是布還是棉線,其目的都是為了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血液汙染而滑落。刀柄的長度和寬度因刀而異,刀圈也有圓形、橢圓形、鉤形等不同形狀。至於護手,變化就更多了。除了少數類似明清腰刀的可拆卸圓盤形護手外,大部分大刀護手都是固定在刀刃上的,最常見的是元寶形護手,形狀變化很大。後來的鐵護手往往是直接用刀刃鍛造的。還有壹種反S形護手,上部向前彎曲擋住對方武器沿刀背砍下,下部向後彎曲保護持刀者手指。少數大刀的刀柄是傳統的腰刀,刀尖穿過刀柄,背面鉚接固定。少數大刀護手采用了西洋劍常用的全包式,但刀柄的固定方式仍與傳統大刀相似。清末行刑用的大刀,刀身和護手上常有鬼頭刀的形象,故稱“鬼頭刀”。後來就沒有這種裝飾了,但這個名字還是留在了後世,常被稱為“鬼頭刀”。民國大刀上很少有特別的裝飾,也很少有制造者的標記。從現有實物來看,只有少數葉片表面經過處理,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
有壹種特殊的彎刀式大刀,就是雙手大刀。與關公“春秋大刀”相似的“青龍偃月刀”是壹種雙手大刀,除了刀柄較長外,與普通大刀無異。但日軍所說的“青龍刀”是中國大刀的統稱,而不僅僅是長柄大刀。
馬刀形大刀是由清代延陵刀和馬刀發展而來,繼承了明代長刀的特點。大刀形制細長彎曲,刀鋒鋒利,明顯向上彎曲,與日式大刀相似,但刀柄與彎刀形大刀相同,多配有反S形銅護手。它的特點是能砍能刺,靈活輕便。1933熱河抗戰時中國軍隊使用的馬刀形大刀。
除此之外,還有幾把特別的大刀,比如無盡刀。這種刀的形制與漢代的“環頭刀”有些相似。刀總長約1m,刀面沒有砍刀式大刀那麽寬,只是比刀柄略寬。刀尖像劍壹樣兩面開刃,刀尖比較圓鈍,像傳統大刀壹樣只有單面,直到接近刀柄。手柄長264 ~ 333 mm,也是雙手同時握持。
大刀也有不同的制作方法。民間的大刀大多是按照菜刀的方法,用熟鐵制作而成,刀刃上嵌有鋼筋,稱為“包鋼”。鐵藝刀片經過長時間使用,鋼口磨損,很難保持鋒利牢固。當然也有鋼或熟鐵做的大刀,鋼刀在當時很少見也很好。
國內的大刀材料來源不壹,技術上沒有統壹的規範。質量完全取決於制刀者的經驗。這與當時國內基礎工業落後,民間缺乏現代化的鋼鐵、機械工業有關。另外,由於戰爭時期條件有限,不可能在大刀的制造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成本。造出來的刀只能殺死敵人,更別說什麽技術了。相當壹部分大刀,以今天的標準來衡量,都是粗制濫造。往往他們砍不了幾個敵人,刀刃就會卷或者裂,需要重新磨利。日軍使用的高碳鋼制成的量產機制軍刀與國產大刀相比,鋒利輕巧,但硬而脆,刀刃較窄,如果刃口直接碰撞,往往可能被大刀直接折斷。而且國產大刀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質量都比日本大刀差很多。
由於腰刀體積較大,遠距離攜帶時壹般都帶在身上。少數大刀配有皮鞘,鞘的背面和上部是敞口的,方便拔取。劍鞘本身配有腰帶,使用者可以把鞘內的大刀像步槍壹樣挎在身上。但是刀鞘容易發黴,成本高,所以大部分大刀都沒有刀鞘。很多大刀為了便於攜帶,在刀尖上方和刀背最高點都有壹個小孔。繩子壹端系在洞上,另壹端系在刀圈或護手上,然後掛在身上。大刀的刀刃壹般不會很鋒利,即使露出來也不會有太大阻礙。此外,還有將腰刀垂直卷在背包裏或插在腰後的腰帶裏等攜帶方法。抗日戰爭中大刀的主要對手是日軍的刺刀。中國人在看過各種國產抗戰影視劇後,往往認為大刀是克制日軍刺刀的法寶,其實不然,因為影視劇中很難再現更真實的大刀、刺刀搏鬥的場景。比如電影《七七事變》中,有壹個場景是趙的老師和手下對打,最後用大刀把手下的步槍劈成兩半。細心的觀眾很快就會發現,這支步槍根本沒有刺刀,槍手也沒有任何刺。他只是把步槍當棍子來抵擋大刀的進攻,快輸是必然的。在真正的肉搏戰中,矛刺主要是快速有力,目標是對手的胸腹部,而大刀僅限於其類型,主要砍敵人的上半身。兩者各有利弊。大刀可以防禦敵人的刺,除非分開對方的槍身或刺刀,否則不容易做到。大刀的好處是重而有力,壹砍就殺,壹砍就傷。但它的行動距離有限,必須盡可能靠近敵人的身體,所以最適合在工事、房屋、樹林等空間有限的環境中使用。在開闊的地形或者沖鋒中,除非敵人在氣勢上完全被己方壓倒,否則大刀持有者很難占據優勢。同時,大刀要求使用者有較好的武術基礎和身體素質,經過長期練習才能運用自如,而刺刀刺的訓練相對簡單。另外,大刀對使用者的步法要求很高,因為大刀比帶刺刀的步槍短,關鍵是腳快靈活,所以武術家常說“腳忙”。武訓曰:“擊大刀之法,即擊其柄。如果敲擊手柄,連續折斷會卡死。如果魚竿卡住了,就不能閃,不能提。刀更高級,會傷人。”但如果敵人的步伐也很快(抗戰初期日軍的體力和訓練水平普遍高於日軍),“壓實”的方法很可能會陷入最危險的“笨拙”境地,持刀者必敗無疑。而且在除了肉搏戰之外的其他戰鬥形式中,大刀基本沒什麽用,作為輔助武器也很勉強。
由於大刀對抗刺刀的先天劣勢,當時國內有識之士已有研究,並試圖通過改進刀法來克服。這裏有幾個人不能不提。清朝末年,河北鹽山縣武術家黃從天津冀氏那裏學會了雙手軍刀的技法,後傳給弟子馬鳳圖。1925年前後,馬逢圖在張家口察哈爾任參議時,將壹些雙手刀法改編成《破鋒八刀》,易學,在西北軍得到推廣。民國初年,天津人韓慕俠(1877 ~ 1954)創辦武校,65438 ~ 0927任天津市武術團教官。張學良對韓慕俠提出的“以武救國”的主張很感興趣。他特別撥出1000名士兵組成了壹個武術團,並任命韓為為首席教官。韓慕俠將“八卦形意”靈活運用於腰刀,對扇、劈、斬、持、錯簡單實用。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平津失陷後,韓慕俠割左腕,不肯為漢奸所用,民族氣節令人欽佩。李堯臣(1876 ~ 1973),河北薊縣人,清末護衛。1931年,29軍副軍長童聘其為武學總教官,赴山西陽泉訓練。摘要:針對原刀法復雜,未經良好訓練難以發揮其作用的弊端,李結合傳統的“六合壹刀法”加以改進,創出壹套簡單有效的“無盡刀法”。用大刀對付敵人刺刀時,壹個常見的招數是:出刀時,刀斜向右下方,刀刃正對著自己。直接刺對方刺刀時,腰刀斜向左上方擺動,用刀背開敵槍。與此同時,刀刃立即向前劈去,劈砍合壹,對手來不及回防,腦袋已經被劈開。李堯臣調來了第29軍的骨幹,由他直接傳授,然後傳給全軍。29軍大刀隊在長城抗戰中使用過這種刀法。
但實戰畢竟不是武術陪練,尤其是在對付現代裝備的敵人時,這些刀法在提高大刀這種原始武器的戰鬥力方面的效力,顯然是很弱的。即使是“喜峰口勝利”也不能證明大刀的有效性。雖然是突然的夜襲,但進攻前向敵營投擲了大量手榴彈,殲敵總數只有800多人。29軍自己被打死,但有近600人被打死。王長海所在團的副團長胡,營長王和蘇東源在對蔡家峪的夜襲中全部陣亡。雖然大部分傷亡都發生在撤退過程中,但如果使用其他任何武器,恐怕取得的成果都不會在刀下。
同樣是大刀的29軍,在四年後的七七事變中也沒能取得類似喜峰口的戰績。長城抗戰結束後,29軍得以占領富庶的平金地區,並斥巨資購買捷克制造的步兵、機槍等先進武器。裝備有了明顯的改進,但練大刀還是作為軍事傳統保留了下來。“七七事變”爆發後,軍長宋組織抵抗,發布“宛平古城、盧溝橋為我軍墳墓,壹尺壹寸地不可輕易侵占”的命令。7月11日夜,何基峰大隊紀興文再次與大刀肉搏戰。其中有壹個19歲的陳姓戰士,砍倒13日軍,活捉壹個,最後以兩個營近四分之三的傷亡為代價奪回鐵路橋。但最終,宋與言歸於好,並沒有積極地繼續進攻。29軍雖然取得了壹些勝利,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失敗的命運。28日,駐平金日軍增至3個師,進攻南苑和沙河。29名陸軍官兵用大刀和血肉之軀抗擊敵機和坦克,壹天內傷亡5000人。副師長童和師長趙雙雙陣亡。當夜,宋領兵退守保定,古都失陷。30日,駐紮在天津的29軍也從天津南撤。29軍失去平津後,士氣低落,打不下去了。他不得不去後方休息,大刀隊成了絕唱。
可惜的是,作為抗戰精神象征的大刀,卻在壹定程度上被濫用了,“大刀報國”或“斬首××余”的字眼經常出現在大後方的媒體上。魯迅先生在《以洋人打洋人》壹文中,曾用“我斬敵二百,敵斬我二百”來諷刺這種現象。這種宣傳的後果是,普通民眾和士兵往往對大刀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有不切實際的誤解。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在日軍機槍炮火下集體大刀沖鋒的例子很多,結果自然是毫無意義的犧牲。甚至後方有人把籌來的錢全部用來買腰刀,千辛萬苦送到前線,部隊也派不上用場。
大刀的精神價值大於其實戰價值的最直接證據是,抗戰全面爆發後,除少數例外(如被軍事司法部門或監察隊使用),國民黨正規軍不再裝備這種武器。上壹次正面戰場大規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第壹次長沙會戰期間。劉汝明的68軍大刀隊在白刃戰中消滅日軍300人,卻遭到日軍毒氣襲擊,中毒400余人。雖然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步槍嚴重不足,但1939後的正面戰場肉搏戰中,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部換上了刺刀。人民軍也用大刀。自誕生以來,鑒於敵強我弱的客觀環境,幾乎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我軍大部分武器都是在戰場上繳獲的。由於來源不穩定,數量不足,只好大量使用大刀、飛鏢等原始冷兵器作為補充。今天,湖北省洪湖市的標誌性雕塑仍由三把大刀組成,刀尖直指藍天,象征著紅軍用大刀創建洪湖根據地的歷史。紅軍中出現過很多與大刀有關的英雄群體和經典戰例,比如武力奪取白關關。許多開國功臣,如徐海東、許尤氏、秦基偉等,在紅軍時期也有殺出壹條血路或大刀闊斧取勝的經歷。
抗戰初期,八路軍、新四軍也大量裝備和使用大刀。雖然有繼承紅軍傳統的因素,但抗戰初期部隊快速擴編造成的武器匱乏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從1938年秋到1940年7月,八路軍的總師數增加了10多倍。進入晉南的四個連(老紅軍家)在幾個月內發展成為壹支兩萬人的部隊,還有遊擊隊、先遣隊等各種地方和半地方武裝。這些新部隊都需要武裝,但同期的戰鬥繳獲遠不能滿足需要,只能大量使用大刀、飛鏢等原始武器。雖然它的效能遠不及火器,但畢竟它能使士兵不用赤手空拳進行面對面的戰鬥,通過戰鬥不斷奪取敵人的裝備來武裝自己。大刀的另壹個重要意義是,它使廣泛動員和武裝群眾,開展群眾遊擊戰爭成為可能。因為簡單便宜,被摧毀的敵車和鐵軌是制作大刀的好原料,即使在沒有工業基礎的農村也可以大量制造。同時,使用簡單,兒童和婦女都可以使用。在壹直有武術傳統的中國農村很容易普及,比槍更容易普及。
抗戰初期,我軍對大刀這種落後武器的認識也有過壹些波折。比如1939左右,因為軍隊發展迅速,新四軍機修所被勒令停止仿制步槍和刺刀,專門生產大刀和長矛。葉挺司令發現這壹情況後不久,就下令恢復步槍和刺刀的生產。他說:“敵人用的是飛機大炮,我們用的是大刀長矛。這不是白白送死,讓敵人取笑我們嗎?”但是後來大刀的生產並沒有停止,因為僅僅是它的產量和成本就足以快速武裝新部隊,也是對火器彈藥補給嚴重不足的老部隊的重要補充。新四軍各師壹直把大刀作為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要求從師長到普通士兵人人熟悉大刀,在後來的多次戰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八路軍、新四軍比國民黨軍更靈活運用大刀戰術。他們常用的戰術之壹是大刀和駁殼槍。遠的開槍,近的用刀砍。日軍雖然訓練有素,但由於近距離肉搏不能隨便開槍,處於劣勢。這種戰法比單壹的刺刀或大刀更有效,在與日軍的肉搏戰中也有壹定效果,但並不廣泛使用,因為只有指揮官、警衛等少數人會使用駁殼槍。普通士兵經常使用大刀和手榴彈的組合。陣地封鎖時,將敵人逼入30m左右的近距離,然後集中投擲壹兩排手榴彈。敵人殺到壹定程度後,會放上壹兩個排的炮。當敵人的進攻完全被打亂,甚至開始潰逃時,戰士們就會跳出戰壕,用大刀和刺刀去收拾殘余的敵人。在近距離與敵人進行拔河比賽時,往往是三人作戰小組的形式。三人手持步槍、手榴彈、大刀,相互配合。他們遠距離射擊,近了扔手榴彈,近了用刀砍。進攻時也是集中投擲手榴彈把敵人逼出設防的工事或院落,然後迅速接敵分兵,使敵人的重火力無法發揮,再用大刀肉搏。
大刀之所以對日軍有威懾作用,主要是因為日本人信仰神道和佛教,相信生死輪回。雖然武士道的“教義”讓他們不怕死,但還是想在壹定程度上保住全身。而且,日本人認為靈魂在於頭部。壹旦失去頭顱,靈魂就無法回國,永遠只能是異國他鄉的孤魂。所以,大刀在戰場上有時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1942+02朱家崗戰役中,新四軍第四師26團某部排長王康帶領部隊堅守壹條交通溝。在擊退敵人的反復沖鋒後,部隊的傷亡人員已經疲憊不堪。王康把自己綁著紅綾的大刀插在溝邊,準備與敵人做最後壹搏。不料疲憊不堪的日軍嚇壞了,壹直到戰鬥結束都不敢再進攻。最後,奇跡般地,
當敵後根據地度過最艱難的歲月,開始局部反攻時,隨著繳獲數量的不斷增加,正規軍的裝備條件大大改善,大刀很快被淘汰。甚至民兵等地方武裝在槍足夠的情況下,也逐漸更換了包括大刀在內的各種原始冷兵器,解放戰爭時期也很少使用。然而,大刀並沒有完全消失。從解放初期到60年代初,在壹些地方仍作為民兵護秋、抵抗野獸的工具。隨後,大刀的作用逐漸從武器變為道具,其“出場”頻率在文革時期達到頂峰,甚至在當時的電影和戲劇中成為中國革命和紅色武裝的象征。
這是壹個關於中國男人保衛家園和女人的故事。
日本刀鋼好,硬度高,韌性薄。手無寸鐵的人容易被殺,切忌配刃口。中國的大刀很重,腰很壯,以反手刀為主,戰場上砍人也是砍刀...國民黨29軍的前身是馮玉祥的西北軍,起於貧瘠的西北地區,裝備相對較差。因此,它強調肉搏戰訓練,結合野生民俗,士兵特別擅長使用大刀。西北軍的大刀隊在軍閥混戰時期頗有名氣。中原大戰後,西北軍被南京政府收編,降為第29軍,但在待遇和補給上受到歧視,所以作為輔助武器的大刀壹直保留下來。
3月9日,1933,日軍服部哲、鈴木旅聯合先遣隊攻入喜峰口,長城抗日戰爭爆發。駐守遵化的29軍宋部火速趕來救援,與友軍各部會師對敵。當時29軍武器裝備低劣,可謂“兵無槍,槍無子彈”,每人只有“壹把大刀,六顆手榴彈”。3月10至3月11,29軍在喜峰口等地與優勢日軍展開拉鋸戰,傷亡慘重。於是29軍采取迂回夜襲戰術,由109旅旅長趙挑選500余人組成大刀隊,由他本人帶隊,於夜間從兩側紮入敵陣,直撲日軍大營。雖然事後“壹夜殺敵千余”的報道被高估了,但日軍還是被14旅第27、28翼和騎兵第4旅第2翼混編的壹支打了個措手不及,在夜襲中確實受到重創,很多敵人在夢中成為刀下鬼。隨後日軍援軍趕到,雙方肉搏,殺得滿地狼藉,大刀隊戰得七零八落。12下午兩點才撤,我軍只有30人幸存。此役就是著名的“喜峰口勝利”。
雖然總的來說,29軍在長城抗戰中的戰績並不盡如人意,但29軍大刀隊英勇殺敵、重創敵軍土匪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了全國。從此,日軍“戰無不勝”的神話被打破,壹掃九壹八事變以來“喪權失地”論調盛行的陰霾,極大地激發了全國軍民的抗日熱情。年僅23歲、在上海從事抗日救亡運動的孫默新(麥欣飾),聞訊後熱血沸騰,當即寫下壹曲《大刀進行曲》:“大刀斬鬼子頭,29軍兄弟,抗戰的日子來了,抗戰的日子來了!前面有東北的誌願軍,後面有全國各地的人,所以29軍不是壹個人。盯住敵人,消滅它!摧毀它!走吧。大刀砍向鬼子的腦袋,殺!”當時歌詞還配有副標題“獻給29軍大刀隊”。他的作品立即在全國傳唱,成為抗戰時期最鼓舞人心的戰歌。從此,29軍大刀隊和大刀隊成為全國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奮起反抗外來侵略的象征。何香凝曾寫詩贊美:“殺敵不用渡海,數萬日奴等妳。鋼腳夜眼龍刀,劫音前來助威。29軍的國威讓妳對日本軍閥抓狂。等民族大敵那麽重,我就忘了它,發誓在東京喝甘露。”
喜峰口大捷樹立了大刀的名聲,甚至奇跡般地“逼退”了占領青島的侵華日軍。1937年3月,1500日本海軍陸戰隊以保護日本華僑為名登陸青島,膠東局勢緊張。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的直接入侵可能會引起更多的騷亂。於是,經山東主席韓復舉同意,國民政府軍委以緝私為由,調遣稅務警察總隊第3、第5分團向青島增派兵力。4月初,稅警總隊進駐郊區。雖然他們是當時中國裝備最好的部隊之壹,但考慮到日軍對中國軍隊的大刀印象深刻,他們故意在公開演練中增加大刀演練,加深日軍的恐懼感。“七七事變”爆發後,稅警總隊立即進入青島市區,迅速占領了城市的戰略要點。士兵們背著大刀在街上巡邏。看到日本人後,故意脫下腰刀,聲明“如遇戰事,先取二等刀”,並宣稱“華北上海交戰,稅警總隊決心堅守此地,誓與青島生死與共”。駐紮在青島的日軍考慮到成千上萬的僑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