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大學生應該如何弘揚民族音樂

大學生應該如何弘揚民族音樂

摘要:在高校推廣民族音樂,必須緊緊圍繞音樂實踐,通過“聽、唱、學、看”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民族審美、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民族音樂方法音樂實踐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它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民族音樂作為壹種傳統文化藝術,正吸引著我們社會各方面的關註。

普通高校是培養未來高級知識分子的搖籃。如何在青年大學生中更好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提高大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改變當代大學生忽視民族文化的現象,是每壹個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目前,我們的壹些年輕學生,包括壹些著名的非藝術類大學,會唱壹些流行歌曲,有些學生會演奏壹種或兩種樂器。他們的音樂素養基本可以算是壹張白紙。從某種意義上說,忽視音樂教育必然導致人才綜合素質的缺陷,影響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非藝術院校的學生應該補上音樂藝術教育。

音樂課程是壹門實踐性、活動性很強的課程,是高校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音樂形象的過程就是音樂實踐、音樂學習和音樂創作的過程。沒有音樂藝術的實踐就沒有音樂,沒有音樂藝術的實踐,對音樂美的感知和理解就無法落實。只有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參與到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中,才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表達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

對於非藝術類高校來說,音樂藝術教育在實踐中的應用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音樂藝術教育本身也有其特殊性。音樂教學必須讓學生親身參與,積極主動,有直接的音樂體驗。在聽、唱、學、看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民族民間音樂,發現和感知音樂的內涵和意境,從中既能欣賞音樂,又能學習到中國音樂知識的愉悅體驗,讓藝術的熏陶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壹部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練習音樂最有效的方法是聽和模仿。

1.通過“聽”感受民族音樂

音樂藝術被稱為流動的建築,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感知是欣賞音樂的必要途徑。只有通過聽音樂,人們才能欣賞和理解音樂。Lunacharski曾經說過,“聽,聽,再聽。只有不斷地聽,才能感知音樂,認識音樂,理解音樂,進而產生* * *音,誘發聯想,進入藝術審美的最高境界。”音樂美育活動的中心是“聽”。有興趣才能“聽”。只有“聽”了,才能知道它的美,才會更感興趣。只有妳“聽”得多了,妳才能學會“聽”。音樂欣賞不同於壹般的認知活動,音樂欣賞的基本性質是感性的,因為在這種活動中,欣賞者的首要目的是通過聽覺獲得經驗而不是通過理性獲得知識。高校音樂課要引導學生欣賞大量的民族音樂作品,培養學生聽民族音樂的習慣,教給學生聽民族音樂的方法,提高學生聽民族音樂的能力。了解祖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審美、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聽多了,他們自然想學唱,想多唱,所以越來越喜歡民樂。這是壹個循環的過程,學生可以準確的唱出高難度的流行歌曲。原因是因為他們聽得多了,熟悉了,所以才能唱得自然。

2.通過“模仿”體驗民族音樂

任何壹個教孩子說話的媽媽,都可以由淺入深,從最簡單、最重要、最實用的詞語開始,循序漸進。那麽,民族音樂的教育就要由淺入深,由淺入深,由淺入深,由淺入深,由淺入深,慢慢推進。先通過欣賞創造感性認識,再通過學唱進壹步體驗民族音樂的精髓,不要急於求成。學生在反復欣賞民樂的同時,逐漸喜歡上民樂,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唱歌。他們可以從地域風格強烈的民歌開始,進行模特演唱。比如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江蘇民歌《茉莉花》等。、在演唱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民歌的特點、形成、不同地域風格的特點和演唱技巧,可以采用多媒體視聽技術,通過欣賞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民歌,結合教師自己的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演唱。不要壹開始就學唱高難度復雜的作品。學生只有循序漸進地學習,才能積累民族音樂作品,在積極探索、積極操作、親身參與音樂的實踐中,充分投入身心,自由表現個性。

3.通過深入系統的音樂理論學習,探索民族音樂。

舒曼說:“只有理解形式,才能理解內容。”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必須學會區分旋律、節奏、和聲、調式、曲式、織體等音樂要素,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形式,有意識地加強樂理知識。音樂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呈現的只是壹種聲音的表象。只有系統地學習樂理知識,積累相關的音樂知識,才能在聽者的頭腦中形成聯想和想象,從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高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相關樂理知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想象、創新。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讓欣賞者去感受、體驗、理解聲音節奏中所蘊含的意境,以及歌詞文本中的含義或寓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音樂技能,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更有效地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正如科普蘭所說:“聽者必須有意識地聽旋律、節奏、和聲和音色。更重要的是,為了遵循作曲家的想法,我們必須了解壹些音樂形式的原理。”只有掌握了相應的樂理知識,欣賞音樂的過程才不是膚淺的、有限的、片面的,音樂的真正內涵才能得到詮釋。

4.借助現代視聽手段,深入了解民族音樂。

為了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意蘊,開闊思維,開拓視野,發展創新思維,它體現了音樂的直觀性、參與性、豐富性、趣味性、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多媒體視聽技術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受到了廣泛重視。教師運用影視投影、攝影照片、圖表投影等視覺形象的方法,讓學生直觀、生動地感受音樂的形象,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民歌、民樂、曲藝等民族音樂的海洋中欣賞、感受和表達美,從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國民族音樂。

中國的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壹朵奇葩,是中華民族的氣質和情懷。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高校音樂教育應將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放在首位,使中國音樂在學生中確立主導地位,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親身體驗,在“聽、唱、學、看”的音樂實踐中培養民族審美、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以適應高校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資料:

[1],謝,田正田。學生的音樂修養。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

[2]楊紅。新世紀中國傳統音樂的構想。中國音樂,2001,1。

[3]齊壹,張文川。音樂和藝術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

[4]杜衛主編。美育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墊江雨季旅遊景點介紹重慶墊江風景區
  • 下一篇:【壹個【DDoS攻擊如何對妳說“不”】我就直接說歡迎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