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大家來談談新幹青銅器中的虎紋吧。

大家來談談新幹青銅器中的虎紋吧。

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出土青銅兵器223件,占此批青銅器數量近壹半,有鉞、矛、鐓、戈、鱒、勾戟、劍、刀、匕首、鏃和胄等。它們鑄造精致、形制美觀、造型奇特、種類齊全,而且還有壹批新穎兵器。這些銳利、奇形的青銅兵器展現時,仿佛壹支氣宇昂揚、雄壯英武的軍隊就浮現在我們的面前,也給我們勾勒出壹幅氣勢恢弘的商代戰爭場景。 鉞是壹種長柄的劈砍兵器。其首寬闊扁平,近似於橫置的梯形,弧刃,平肩,內呈長方條插入柄中。鉞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石斧,晚期演變為石鉞、玉鉞,商周有了青銅鉞。商代流行大型的方內青銅鉞,它已不適用實戰,主要作為儀仗之器,為軍事統:,巾的象征物,帶有王權意義,主征伐和刑斬。 商代大型青銅鉞通長約在30厘米以上,現存者屈指可數。新幹大洋洲壹次出土大小青銅鉞6件,大型者有2件。 目雷紋青銅鉞,通高35.2厘米、刃寬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體扁近長方,長略大於寬,上厚下漸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內,其中有壹穿,兩旁肩上亦各有壹穿。兩側漸張,弧刃最寬。上邊和兩側飾目雷紋,側脊浮凸魚形幾何紋。鉞中央鏤出大口,上角翹,下角圓,上下各布1排利齒,口圍壹周魚形幾何紋。鏤空大口為獸面簡省,僅取呲嘴咧牙形狀。 另壹件嵌紅銅雲紋青銅鉞,通高36.5厘米,刃寬36.3厘米,肩厚1厘米,重11.4千克,是目前所見最重的青銅鉞。形體與目雷紋青銅鉞基本相同,但身厚體重。鏤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雙行利齒,口周壹圈魚形幾何紋。上邊和兩側飾雲紋,紋飾寬凹線中嵌滿紅銅(現大部腐蝕喪失)。在紅銅襯托之下白亮的青銅紋飾十分漂亮、耀眼,增添了華美和貴重之感,營造出莊嚴、肅穆的儀仗氛圍。它足我國現存最早采用錯金屬工藝的商代器物之壹。 雙系帶銎青銅鉞,通長14.2厘米,刃寬8.7厘米,肩厚0.5厘米,重205克。其上為扁圓管狀銎,延至體上部,口周沿加厚。體扁近長方,兩側漸外張,下弧刃最寬,若折肩小鏟。側上左右各突出壹耳,耳中鏤空作系。體大部裝飾雲紋圖案,下方省體獸面,有目、鼻和角,上方獸面簡略,目可辨,以銎代鼻。銎管兩面飾蕉葉形紋,內有卷雲紋,中軸為魚形幾何紋。器表烏黑光亮,刃銳如故。這種直銎鉞極為少見,形體很小,紋飾精美,用作禮器。 青銅矛出現於商代前期,矛身如葉狀,兩側為刃,前聚為鋒,葉脊下延為膠,內空作銎,用於安柄。今日我們所見青銅矛幾乎只存矛頭,柄早已腐爛殆盡。大洋洲青銅矛(矛頭),樣式多變,個性鮮明。 葉槽菱形長骹青銅矛,通長30.5厘米,膠寬2.7厘米,重270克。體近柳葉,葉邊刃微弧,後刃圓弧。膠約與葉等長,截面菱形。正中隆脊,葉後有柳葉形淺槽。 短膠長葉形青銅矛,通長25.2厘米,膠寬4.1厘米,重260克。葉扁長,尖形,脊明顯,邊刃直,前鋒銳。膠端處起始的兩條縱向狹深槽延至葉後尖狀聚攏,內為淺槽。槽下段有兩穿,其旁膠上仍然殘留捆綁成寬帶的線痕。 四棱錐形青銅矛,通長16厘米,膠徑1.8厘米,重100克。體作細長的四棱錐形,四面平直,匯成尖銳前鋒。膠圓內空,端加厚壹匝。膠端截面呈正六邊形。 青銅矛是商代使用最為普遍的壹種兵器,大洋洲的情況亦是如此,數量最多,這充分說明矛的重要地位。盡管商代南北方都將矛用作主要兵器,且與戈配合使用,但矛在南方更為重要。新幹大洋洲青銅矛通過尺寸長短的不等,葉體形狀的不同,血槽形式的變化,雙系位置的安排,裝飾風格的差異,膠銎截面的多樣,構成了大洋洲青銅矛豐富的樣式,有的符合實戰的需要,有的滿足儀仗的形式。那種扁菱形狀膠部、葉作柳葉形的短膠矛,還有那種半環形雙系的特短膠矛均不見於北方地區,其上嵌綠松石的幾何魚紋更突顯出其獨特的地方色彩;那種異形的棱錐體的矛,更是大洋洲所獨有,因為此型青銅矛在北方地區要晚到春秋戰國時期才開始流行。盡管大洋洲部分青銅矛與北方地區相同,但大多數具有自己的特點。這既是繼承了本地區傳統兵器的形制,又為了適合南方地區山嶺連綿、江河密布的特殊地理條件創造出的新式的青銅矛,出收自如,可以充分發揮刺殺的威力。 橫刃長柄的青銅戈最早見於二裏頭文化時期,壹直延用到戰國、秦。先秦時期戈列為五種車戰兵器之首。戈因橫刃有鋒,垂直裝柄,故其可用內刃鉤割,可用外刃推杵,可用前鋒啄擊,有較強的搏殺效果。青銅戈依其安柄的形式,可分為直內戈、曲內戈和銎內戈。大洋洲出土青銅戈25件,只有前兩類,沒有銎內戈。 虎首曲內青銅戈,通長26.5厘米,援寬4.8厘米,重270克。扁長直條形。援體向上微弧,下刃明顯。中隆為脊,前折成鋒,上下短闌。援後兩面飾三角形的陽線省體獸面紋。內端首彎曲,雕刻成虎首形狀,圓眼,口張齒利。獸面紋與虎首的眼處均鑲嵌綠松石,有的已經脫失。 魚首曲內青銅戈,通長25.3厘米,援寬5.4厘米,重240克。援邊刃近直,向前漸窄,弧收成鋒,隆突為脊。援中有箭形淺平凹槽,後有壹圓穿。穿之兩面旁側各飾壹變體卷尾龍紋。上闌短,下闌長。內部狹窄,中有圓穿,末端簡略獸首,目中央,周雲紋,端口開,上頜卷。 雙首紋直內青銅戈,通長26.1厘米,援寬6.0厘米,重330克。援中隆起成脊,三角狀前鋒,後段漸闊,下緣曲出微帶胡。上闌存,下闌殘。內窄於援,圓穿後兩面刻劃粗陰線圖案。方框之內並排雙人首,大開嘴,橢圓目,出耳廓,開額面。頭頂豎立四根飾物,向外彎曲。 魚紋短胡直內青銅戈,通長26.5厘米,援寬5厘米,重160克。長援,短胡,三角鋒。援體兩面凹下的血槽外形呈魚形幾何紋,以陽線勾勒,槽的前半包含壹小的魚形幾何紋,後半又勾勒成壹簡略的完整魚形。內上有內扁圓環、外半圓的凹下的淺槽,原嵌綠松石片全部脫落。 四穿長胡青銅戈,殘長22.5厘米,援寬5.5厘米,重310克。橫“蔔”形扁平體。援長寬闊,向前漸窄,前端折成三角形鋒。援體兩面有似長箭形凹槽,前尖,後分尾,內有三道細凸弦紋向前會聚,實則為變形的魚形幾何紋。援本部壹圓穿。胡長窄,細突棱側闌,闌前有四個長方形的小穿孔。末端殘。 大洋洲青銅戈樣式也較為豐富,內有曲、直和磬折的不同。曲內並非如北方戈倨句形的曲內,其前段大部近直,只是末端造型彎曲。曲內造型有虎首和魚首兩種,而虎和魚恰是新幹大洋洲青銅器上表現特別多的兩種動物,但戈上虎首和魚首與其他器物的虎與魚首形象相比,既有***性,也有個性,以等寬的線條構成平面圖案,邊緣清晰,口嘴卻有立體的效果。直內青銅戈上也有不少特別之處,壹半以上的援體上有壹條凸起明的中脊窄線,有的援體如葉形,這些都是對北方中原戈式的改造。 帶穿長條青銅刀,通長25.7厘米,身寬3厘米,重150克。窄長扁平體。口刃中段微弧,上首卷勾,下段弧曲。卷首之外背側平直。後背明顯有木柄夾持痕跡,背上的二方穿是用於穿繩固刀。這種青銅刀非短兵器,插綁於長柄之上可以長距離砍殺,以往多見於晉陜相鄰地區,具有先周的風格。 青銅勾戟,通長27.4厘米,內長6.6厘米,援寬7厘米,重630克。近“十”字形扁平體。援下勾,體後寬,前收窄,三角鋒。兩面援中有魚形幾何紋的淺平凹槽。本處向上伸出,頂端朝後卷曲如鉤狀的銳薄彎刀;下延的胡直長窄。刀背、援本和胡後有減薄的窄邊,其上兩長方穿孔,方便固其於秘。這種形狀的勾戟是壹種直內戈和長條帶穿刀合體的兵器,兼具兩種兵器的功能。它與多穿長胡戈、帶穿長條刀壹樣不見於中原地區,而偶見於商之周邊的先周文化地區。這些兵器為研究商代贛地吳城文化與先周文化間的交流提供了材料。專家進壹步研究發現早在商代,江西地區就通過長江和漢水可到達陜西南部的漢中地區,與陜西先周地區有通暢的交流渠道。 刀,是我國古代壹種砍殺的兵器,在原始社會,各種材料制成的刀既是勞動的工具,也是自衛的武器。商代青銅刀形體大小相差很大,大約30厘米以上者作為兵器,適用於近戰的砍殺,小型者則為工具。刀的形式主要根據脊的曲直可分為:直脊、曲脊和直脊翹首三種。新幹大洋洲有作為兵器用的大刀13把,均為短柄翹首形,脊上或飾有鋸齒,或飾浮凸的魚形幾何紋,刀刃近直,與北方中原殷墟刀脊上多鏤空成片狀的扉棱、刀刃多凹不同。大洋洲有4把刀柄仍帶有環,可見當年是莖包木把,外套青銅環箍。商代各地出土的青銅刀中,新幹大洋洲的數量最多,形體最大,鑄制最精,保存最好。 曲脊翹首青銅刀,通長43.4厘米,本寬7厘米,重460克。刀體後寬前窄,背厚曲,刃薄直。首翹鋒尖,體凹深長,如新月狀。本脊稍隆,與柄順直。脊飾鋸齒紋,兩側素面。 劍足壹種帶尖鋒雙刃的可刺可殺的兵器,由柄(莖)、劍身兩部分組成。據目前的資料,青銅劍大概起源於商末周初。商代晚期北方地區劍尚不流行,偶見有如矛樣短劍,劍體為窄長的三角形,斜肩,扁莖,或有鈴首。 新幹大洋洲的寬體青銅劍,通長35.7厘米,體寬8.4厘米,重490克。扁平長體。體扁闊,前寬後收,兩刃平直,前端弧刃相接成鋒。體壹面中線凸起成脊,另壹面平,前中部淺平槽,如壹條束頸的尖尾魚狀。其寬體單面刃,無格無首,扁莖可安裝木柄。南方地區多山近水,步兵交戰為主,近戰需要輕巧短小的兵器。此劍有雙刃,為砍殺兵器,應屬劍類,不見於其他地區,這說明南方地區扁莖劍出現早於中原地區。 匕首是壹種以刺為主的短兵器,適用於近戰防身之用,形制基本與劍壹樣。只是比劍短小。大洋洲的卷雲紋青銅匕首,通長19.5厘米,寬1.2厘米,厚0.15厘米,重45克。扁薄長條。壹面平,壹面微弧出,兩側刃平行,三角形鋒尖銳。兩面體後飾三角形的陽線卷雲紋。商代其他地區出土的匕首各有特點,晉陜交界處的多呈脊柱狀,成都地區的為柳葉形,大洋洲的匕首形狀與它們有很大的不同。 胄是在作戰時防護頭頸部的帽子,戰國以後稱兜鍪,宋代名頭鍪,宋以後則稱盔。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開始有了青銅胄。其圓頂,深腔,兩側可下遮及耳和頸上部,可以有效地保護頭頸。商代青銅胄主要集中出土於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陽),1935年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大墓壹次出土140多頂青銅胄,其他地方較少發現。這些商代的青銅胄大都銹蝕嚴重,不甚完整。大洋洲出土者則表面光滑,完整如新。 獸面紋青銅胄,通高18.7厘米,口徑21×18.6厘米,重2.21克。其形圓帽,中空,緣平。高浮雕獸面紋,粗大單角外卷,長方圓目橫置,卷雲狀耳豎立,內卷鼻口居中。邊沿增厚壹周,前面開口收進,如獸面之橫口。自前至後正中凸脊,頂上伸出壹截小圓管,用以安插纓飾。側邊各有壹小孔,以穿繩系胄固於頜下。頂側獸角旁各有壹小洞,用作透氣。胄的設計既要考慮防護功用,特別是戰鬥中兵器的種類和殺傷的方式,也要兼顧外表美觀和適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輕便舒適,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銅胄,乃兵器珍品。 青銅兵器是新幹大洋洲青銅器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數量眾多,鑄制先進,種類繁多,精美實用,再現了商代江南壹個方國強大的軍力和國力,這是青銅時代方國生存發展的堅實基礎。

  • 上一篇:外貿傭金的支付財務如何處理?
  • 下一篇:天津傳統美食推薦作文片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