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以四個“壹”改革集體備課] 數學集體備課研討記錄

[以四個“壹”改革集體備課] 數學集體備課研討記錄

進入課程改革實驗以來,教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育教學行為,以研究者的身份行進在課改路上。但在實際的備課環節中,有些學校的集體備課出現形式主義擡頭的現象。難道集體備課是壹座翻不過去的“山”?學校要不要保留集體備課活動?又該如何組織才能落到實處呢?筆者認為,要做到四個“壹”,改革集體備課,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

 1.加強壹個陣地——中心備課組,由求同轉向求異。傳統集體備課的思維指向是求同,對集體備課的基本要求是實現“五統壹”,即統壹內容、統壹目標、統壹重難點、統壹進度、統壹練習。顯然,這種求同的思維模式與課程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新課程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註重個性化和多樣化,以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和學生對教材,對知識的理解受到自身知識經驗、生活閱歷、文化基礎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對文本和知識有著標準化的理解,因此也就不需要統壹的備課模式。教師在備課中要避免格式化,依據班級學情設計教案,突出個性化的風格特色,以適應學生個性化的要求,滿足不同需要。中心組備課,是指把分布在各年級組同學科的教師統壹集中,根據學科特點開展集體備課研討。要求做到定時間、定人員、定地點、定內容。活動內容應豐富多彩,如發布教改信息、鉆研教材教法、觀看優秀課例、交流實驗成果、探討課改問題、加強業務修養等。活動形式可以是講座,可以是研討,還可以是沙龍。這些活動既能發揮集體優勢,實現資源***享,又能形成“壹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格局。

 2.培養壹支縱隊——青年教師培訓,由重個人引領轉向重平等交流。教師是強校之本,青年教師更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為了增強生力軍的戰鬥力,在集體備課活動時,可以開展“菜單式”校本培訓,即學校列出培訓課程單,供教師挑選。課程單有規定課目,也有自選課目。選定時間由骨幹教師擔任“導師”,在學科中心組或集中或分散培訓。其次,加強教學“實戰”督查,可以由校行政領導分學科聽課、評課,全校教師例會時再由校長把聽課結果向全體教師公布。同時,歡迎青年教師聽行政領導上課,大家互相切磋,***同提高。與此同時,由工會、團支部繼續組織“師徒結對”,以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青年教師這支生力軍的加入,集體備課中的互助合作是“重個人引領,還是重平等交流”的問題將迎刃而解,真正實現了新老教師的同伴互助、資源***享和***同發展,推動了課程改革的進程,將集體備課的功效落到實處。

 3.接受壹次洗禮——合作教學競賽,由形成教案轉向解決問題。合作教學競賽是指凝聚年級組的力量,在各年級組之間打“擂臺賽”,以“壹課兩上,課例對比”的形式呈現,由教導處選定並公布課題。課前,各年級組的教師先依據所定課題自行熟悉教材,再在組內就 教學設計 發表見解。執教者將本組教師的發言整理、歸納後設計教法並實施教學。這樣,壹節好課的“出爐”經過了多個教師思考、討論,是集體研究的“薈萃”。賽課後,當堂給學生發放“合作教學競賽”課堂問卷調查,從學生的角度評價教師,看教學是否有實效,是否真正促進了師生的和諧發展。同時要求聽課教師將“課堂片段回顧”和“聽課評議”寫入手中的評分表中,在課堂上及時分析總結,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以此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又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飛躍,促使每位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4.增進壹項部署——備課模式x+1,由設計教案轉向教學研究。 備課模式“x+1”是指依據發揮團隊精神,群策群力、資源***享的原則,在教師中開展“人人是作者”的合作備課活動。由組長分配任務,每壹位教師集中精力設計壹組教材的教學設想,交予全體教師討論交流,經論證通過後再投入課堂使用。學校把這些精品教案結集成冊,後續循環使用。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教師將自我反思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在教師備課本上,增設“課後反思”壹欄,即“x+1”的備課模式。“x”代表集體備課,“1”表示施教教師個人補充,可以是學情分析,可以是課堂生成,可以是另辟蹊徑……“x+1”的備課模式,體現了“以學論教”,既能發展***性又能凸顯個性,使個性和***性得到有機統壹。

 只要學校靜心鉆研,紮紮實實落實以學科中心組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就能形成“在培訓中成長,在互助中發展,在反思中提升”的教研新局面,使之成為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的園地與沃土,成為教師發展騰飛的跳板與平臺。(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

  • 上一篇:vivo手機有哪些型號?
  • 下一篇:如何創新和加強中國傳統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