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1.提高認識,激發動力,引導孩子對養成壹種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

童年最好的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壹個好習慣可能會導致成功。

國際奧委會中國事務首席顧問李洪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的成績源於他在清華養成的良好習慣。

李紅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後赴美留學,獲得哈佛大學MBA學位。2003年受聘於國際奧委會,擔任國際奧委會駐華首席代表,成為第壹位進入國際奧委會高層管理的中國公民。

清華壹直倡導體育,每天下午四點喇叭都會播——為祖國的健康工作五十年,每個清華人都會出去鍛煉。李紅也不例外。每天下午4點,她壹定會出現在清華的操場上,壹圈壹圈的跑,直到今天依然堅持鍛煉的習慣。

在壹次采訪中,她曾說,“體育鍛煉讓人有意誌力。意誌力不僅僅是坐在那裏想壹想。對我來說,當我參加壹個比賽的時候,比如當我的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腦子裏的聲音告訴我要堅持住。這個聲音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動力支撐。當妳遇到重大打擊,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還是腦海裏的那個聲音。有人說,運動中嬌氣的女生,工作中也可能有點嬌氣。對我來說,當我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我的第壹反應和我在運動場上的第壹反應是壹樣的。”

壹個好習慣讓壹個女生成就那麽大,壹個壞習慣可能危害更大。2008年震驚全國的4.28事故,最終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傷。悲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鐵路工作人員缺乏檢查確認的習慣,導致兩列火車相撞。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首先大人要提高對好習慣意義的認識,激發孩子培養好習慣的動力,引導孩子對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沒有這壹點,再多的工作也沒有用。

2.明確行為準則,讓孩子清楚地了解養成壹個好習慣的具體標準。

我們壹直強調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但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麽是好習慣。這就需要大人給孩子講清楚壹個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或者給孩子壹個好的示範。

這在《弟子規》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比如出門就告,但是要面對。這句話的直接含義是:孩子出門,至少要跟父母說壹聲,跟他們打個招呼;回來的時候也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回來了,讓他們知道。這是壹個非常明確的標準。告訴孩子行為準則是大人的責任,大人要做好。

我有壹個朋友,孫普元,她在北京時嘉小學教書,她做得很好。壹個男孩在課堂上調皮搗蛋,這讓老師很生氣。下課後,全班同學都在抱怨他。小男孩很苦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孫樸園老師。

孫老師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10多年,經驗豐富,國家特級教師。她聽了小男孩的話後說:“犯了錯還能認錯,還是個好孩子。那妳打算怎麽認錯?”小男孩說:“我會向老師道歉,向老師鞠躬。”孫老師說:“鞠躬好,會讓對方知道妳是真心的。但是妳會鞠躬嗎?試試我看。”

小男孩僵硬地點點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只是點頭而已。點頭道歉是沒有誠意的。”男孩楞住了,因為他太大了,他從來不知道鞠躬和點頭的區別。

這時,孫老師站了起來,給小男孩示範如何鞠躬:挺胸,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與地面平行90度下蹲。這是弓。然後,男孩虔誠地練習了多次,去給老師道歉的時候,被老師接受了。

孩子的養成離不開細致的引導,習慣的養成首先要明確行為準則。

3.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壹個好習慣產生親切和向往的感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現,榜樣的力量在小學五年級達到頂峰,偶像的力量在初中二年級達到頂峰。所以,家長壹定不要嘲笑孩子的偶像。

我們調查發現,大多數孩子的第壹偶像都是明星,所以家長不要在沒有壹些了解的情況下貶低孩子的偶像。家長最好能根據偶像的壹些好習慣進行引導,讓他們成為榜樣。

壹位母親曾寫道,她的孩子喜歡周傑倫。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不明白,周傑倫有什麽好?他不是主流,聽不懂他在唱什麽。

但是當我有壹天靜下心來讀歌詞的時候,當我讀到優美的歌詞的時候,我驚呆了,真的開始對周傑倫刮目相看了。他的歌詞太美太深刻,透露著深刻的思考和力量,《蝸牛》裏“我要壹步壹步往上爬”的堅毅,龍拳裏“我是龍”的豪邁青春。用自己喜歡的偶像激勵孩子,難道不是壹種有效的方式嗎?在我看來,這甚至是最好的方法之壹。

4.持之以恒的行為訓練,讓孩子養成從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好習慣。

21天初步形成好習慣,90天可以形成穩定的習慣。習慣培養是壹個從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化的過程,90天的好習慣是可以完全內化的。

比如讓孩子飯前洗手。如果他們不洗手,就不會給他們食物。只要他們吃飯,他們就必須洗手。問孩子“妳洗手了嗎?”每次吃飯的時候。孩子會慢慢習慣的。吃飯前壹定要記得洗手。孩子養成好習慣,大人堅持也很重要。

5.及時的評價和獎懲,讓孩子在壹次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家長對孩子說:“這個假期妳要練練寫字握筆,開學前我來檢查。”這種要求恐怕不行。孩子往往控制不了自己,壹般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很難奏效。所以家長要把大計劃分成很多小計劃,不斷和孩子壹起總結評估。

比如家長給孩子做壹個評估表。如果他們今天表現好,他們將被獎勵壹朵小紅花。如果他們連續壹周每天都得到壹朵小紅花,就可以得到1朵大紅花。如果他們連續獲得三朵大紅花,他們將獲得更高的獎勵。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每天的進步,期待明天的進步。

對於壹些壞習慣也可以這麽做。子豪是壹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有壹個壞習慣:作業拖拖拉拉。明明是半個小時的作業,壹個小時的作業。他每天要寫三個多小時。媽媽很緊張。為此,媽媽想出了各種辦法,從陪寫作業到陪看書,但是子豪的問題壹直沒有改善。

母親咨詢了壹位心理學老師,老師給了她壹個主意。之後我媽和子豪約法三章。如果子豪做作業時能把離開座位的次數減少到每小時三次以下,就可以讓他看電視。否則禁止他看6點的動畫片(因為6點的動畫片對子豪很有吸引力,是子豪每天的必修項目)。結果第壹周三天就達標了,三周後完全可以達標。

當子豪完全可以達到每小時離開座位不超過三次的標準時,這個標準就會提高到兩次和壹次輪流。就這樣,三個月後,子豪終於改掉了作業拖沓的習慣。

6.讓家庭生活、學校環境乃至社會氛圍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撐力量。

壹位教育家曾說過,“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名校,父母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孩子的教育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家風是壹個家庭乃至壹個家族的道德觀,是壹種穩定的呈現。也可以說家風是壹種習慣。

比如江南為什麽人才那麽多?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穆,錢鐘書...因為他們家的精神基礎是錢家訓,這是無價之寶,是錢家的祖先——後唐吳越王錢六留下的精神遺產。錢氏家族將錢氏家訓代代相傳,成為壹代人才輩出的不竭動力。錢家的後人很了不起,有現代的眼光和胸懷。1925,錢年家訓大修訂。家訓在繼承古代家訓傳統的基礎上,改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部分。這次改版不僅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融入了鮮明的現代意識。

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要培養孩子善良、負責、尊重、學習、自理五大好習慣。這些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對於社會的發展進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是人類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明最基本的要求。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氛圍。也許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壹時難以根本好轉,但每個家庭和學校都可以營造壹個更好的環境。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外部環境。當學校環境和學校氛圍建設好了,孩子就更容易建立良好的習慣。我們家長老師任重道遠!

  • 上一篇:涼皮怎麽做
  • 下一篇:如何檢驗壹個風水先生是否有真才實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