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忽視大學生人文精神和道德境界的培養。我們培養不出大量的技術官僚。未來的社會將更加註重以人為本,註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懷。我們應該避免經濟發展速度和人類發展水平之間的脫節。人文教育過於功利和工具化彭心宜(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人的素質教育是壹個多元的問題。現在大學遇到的問題:第壹,專業教育的問題。面對就業壓力等客觀因素,學校管理者和教育模式設計者必須考慮專業教育。第二,把人文課程等同於人文教育。現在很多人文課程都是意識形態化的,人文教育過於功利和工具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第壹,人文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可以考慮發揮各專業的優勢,舉辦全校性的講座。第二,涉及人文教育課程的專業要加強研究和專業性,從而更好地支持人文教育。所以學校要創造研究環境,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第三,註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人文教育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嚴澤賢(廣東省社科聯主席、華南師範大學原校長)科學與人文同根可容:科學與人文可容嗎?為此,人類經歷了三次學術戰爭。這三次學術大戰都是圍繞著科學和人文展開的,都不了了之,反而導致了人類知識的增加。第壹次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科玄論戰。第二次是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英國的斯諾命題──斯諾本人是壹個文理科兼備的人,他想知道人類是否能彌合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鴻溝。第三次是8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科學大辯論,科學家們不屑於人文科學工作者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從三次學術大戰來看,科學與人文的戰爭是壹場長期的戰爭。第二,科學和人文可以融合。從歷史的角度看,科學和人文在源頭上是統壹的。比如亞裏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文藝復興是科學與人文的美好聯姻。例如,達芬奇不僅是壹位著名的畫家,還是壹位科學發明家和建築師。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科學和人文才分開。現在,科學主義占了上風。我們的現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是等待人文主義在歷史浪潮中回歸,而是要積極培養人文精神。中國古代大學的目標和理念是非常明確的。五四運動後,提倡科學救國。然後直到新中國成立,教育的觀念發生了偏差,開始註重教育的工具性。現代教育更加工具化。孩子上學是為了以後找個好工作,而基礎教育為了孩子考個好大學已經開始文理分科了。人文除了求真,還要求向善。科學只回答做什麽和怎麽做,人文科學回答為什麽要這樣做的問題。人文與科學不可偏廢,壹個國家的振興離不開科學,但沒有人文精神就沒有主心骨。沒有人文精神的支撐,現代化很容易走回頭路。人文學科要正視科學被重視,人文被忽視的現實。我們說要搞好素質教育,但是只要高考不改革,素質教育就無法開展,現在素質教育只是花裏胡哨的東西。作為校長,我們應該:第壹,想清楚大學管理的理念;第二,不能停留在概念上,必須在現有體制下逐步實施。從“小循環”到“大循環”蔣易(南華工商學院院長):中國的強勢文化是人文精神被忽視的原因之壹。強勢文化是國家的主流價值觀。中國兩個世紀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形成了“落後就要挨打”的認識,所以我們強調救國,強調科學報國。大學的很多理念其實都是強勢文化的延伸,所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每壹個家長所接受,成為主流價值觀。正是這種主流價值觀導致了人文主義與科學精神的偏頗,忽視了人文活動的目的。人文活動的目的有小循環和大循環。小循環是我們壹直努力的目標,追求利潤,現實價值,財富,所以我們提出讓人們變得富有,走向小循環。於是就導致了人為的工具,人為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小周期裏,人的眼光是短淺的。有這樣壹個故事,陜北的壹個牧童被人問在幹什麽:“我在放羊。”“妳放羊幹什麽?”"養羊是為了賣錢。"“妳要錢做什麽?”“快起來。”“妳在房子裏幹什麽?”“娶妻。”“為什麽要娶媳婦?”“生個寶寶。”“孩子是幹什麽用的?”“放羊!”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人能否走出做自己掘墓人的死胡同,走向大循環。我們追求財富的最終目的是追求幸福。豐田的口號以前是“通過工業報效祖國”,現在是“通過汽車造福社會”。這種變化已經超越了“人造工具”,跳到了“人造目的”,在企業文化上走了壹個大循環。其實大學也要培養會追求幸福的大學生,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標。幸福是意義和興趣的結合。中國的教育理念是追求有意義的理念。小學寫的往往是“記住壹件有意義的事”,很少是“記住壹件有趣的事”,“有意義的事”導致了我們的意識形態。我們曾經把我們對幸福的看法建立在意義上,而不是意義上。我覺得“務實勤奮”是有意義的。而“優雅自尊,健康和諧”是有意思的,兩者結合構成了大學的幸福觀。因此,大學應該進行落後的課程設計。首先要確定大學的目的,比如快樂;同時要務實,照顧就業率。我們在搞大學建設的時候,要思考如何設置課程,檢查效果。檢驗有兩個方面:壹是對理性真理體系的檢驗;第二,對自由價值體系的考察。如果這個考察沒有做好,那麽我們所有的人文建設只能是壹個要求,而不能成為現實。蔣樹卓(暨南大學黨委書記):在現代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並不系統,也沒有得到認真的思考。在我們大學,最初提倡的是文化素質教育。華東理工大學校長楊教授率先提出人文素質教育,並在華東理工大學實施。最初的想法是彌補缺失的東西。雖然多年來取得了壹些成績,但人文精神教育並沒有得到突出,更談不上成為壹種制度。目前,人文精神教育在“兩課”教學中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哲學、政治經濟學等仍然掛在嘴上,沒有考慮將人文精神帶入“兩課”教學。目前,我們缺乏對學生進行文化啟蒙並使他們具有文化意識的過程。換句話說,使他們對中西傳統文化和優秀文化有清醒理性的認識,有文化選擇的能力,有文化擔當的精神,有文化傳承和創造的責任。否則,學生可能會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現在很多學生讀書找工作,考公務員,甚至入黨找工作,都是功利的,務實的。在現代社會條件下,有必要培養新的人文精神。這種新的人文精神是指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公平、正義、公正等,並探討如何在交易和競爭中踐行這些理念。現在學生中的嫉妒心理等等都是新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現。我們學校在學生宿舍成立了學生違紀委員會,學生自己管理。有大陸學生,也有香港學生。學生違反紀律後,委員會討論了這壹事件。討論過程很有意思——香港學生堅持嚴格按規矩辦事,大陸學生卻講求人情。處理完後會把結果發給學生,學生可以在半個月內申訴,找專家復議。通過這樣壹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樹立壹些自覺、自尊、公平、正義、守法的意識。雖然是形式,但是這些形式也很重要。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人的博愛精神的培養,我們經常通過誌願者的組織來培養。掌握了人文知識並不壹定意味著具有人文精神。梁世平(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現代教育應註重人文精神的培養,這已成為各界有識之士的知識。然而,高等教育是註重科學精神的培養還是人文精神的培養,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爭議。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在實踐中創造的兩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之間存在著互補的關系。缺少任何壹種精神都會造成人類實踐的不平衡。現代人文精神應該是融合了科學精神的人文精神。在實踐中掌握了人文知識的人,並不意味著具有相應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識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人類社會的經驗總結,可以通過課堂和書本獲得。人文精神是學科中人文知識內化的精神成果,不能簡單地通過課堂和書本獲得,而必須通過人文知識的內化和整合,由人們在實踐中轉化為人的意識和行為。只有掌握了科學精神的人,才能客觀觀察、獨立思考、明智判斷,形成具有內在價值和普遍社會正義的人文精神。現代本科教育除了傳授基本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增加和更新。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僅需要系統的人文知識課堂教育,還需要形成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濃郁的人文氛圍的環境,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者的榜樣和受教育者之間人文精神的相互影響,從而培養出壹代又壹代具有人文精神的專業人才。科學精神比人文精神更重要?吳家清(廣東商學院院長):現代大學精神應該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應該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壹。人文精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是人文主義,以人為本。第二個是人性,從倫理的角度來看,就是尊重和理解人。第三是人權,即權利公平。只有把人道主義、人性和人權結合起來,才能建構完整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哪個更重要?我個人認為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前提下,談壹談如何培養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壹元的還是多元的?我們知道科學精神是壹元論的。然而,人文精神與意識形態密切相關。如果過分強調意識形態,我們的人文精神就會變成政治主導的人文精神。綜合性大學與單科性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的人文精神培養也應該有所區別。要考慮大學人文精神的表達方式,是壹般的還是特殊的,以及不同大學的理念、思路和特色。人文精神的培養也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但學校只占壹部分,家庭和社會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具有兩重性:壹方面,它屬於情商的範疇,如思想道德、倫理情操等;另壹個是對素質的要求,比如人文素質。大學主要從質的方面培養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非質”方面需要大學、社會和家庭共同培養。張鐵明(廣東教育學院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壹個沒有文化的學校是無法重建下壹代的人文精神的。在大學階段,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文精神,我們應該直面幾個矛盾:比如大學生教育投資收益的逐漸下降與社會對大學生素質的高要求之間的矛盾;信仰缺失與我國市場經濟道德文化碎片化的矛盾;青少年躁動的長期壓抑與大學對科學、民主、自由的松散追求之間的矛盾;良好傳統道德的喪失與大學人文服務精神的缺失和學術浮躁之間的矛盾。等壹下。我們的大學德育沒有體系,但是形式化、工具化、隨意性、因人而異,沒有完整的體系。比如參觀圖片展,是壹種道德教育;這種教育根本沒用。如果不是每個大學的老師都能成為人文精神的老師,這個大學的人文教育壹定會失敗。進入大學是壹個人格重建的過程,大學應該起到引導人格重建的作用。以符號為核心的教育的必然結果是教育不再以人為本,不再考慮人的精神需求。這種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的教育真的要把人文精神落實到教育中去,不直面這些矛盾是不可能做好的。大學生要克服狹隘性和片面性。何大金(廣州大學副校長):大學教育的核心任務是人文精神的培養。大學的主要任務有三:壹是傳授知識;第二,技能培訓;第三,人格培養。前兩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後者應該是核心。大學之所以不同於壹般的培訓機構,是因為它培養的是人格,否則大學就和壹般的培訓機構沒什麽區別了。人文素質還包括素質、技能、精神三個方面。精神是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素質教育討論了20多年,但20多年來壹直沒有大的提高。原因很多,大學教育只是壹方面。在這個歷史階段,我們仍然可以在人文精神建設上有所作為。特別要強調兩點:第壹,在大學倡導壹種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習自由的原則。從管理體制上,要逐步從行政管理向學術管理過渡。第二,要註重學生健康全面的思維方式。現在的大學生思維方式比較狹隘,或者說不獨立,不批判。只有克服思維的片面性,才有利於現代人文精神的建構。王培霖(廣東工業師範大學副校長):人文精神的培養有三個瓶頸:壹是領導力的問題,包括黨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領導力。在中國目前的體制下,校長的理念很重要。第二,師資的問題。很多教人文知識的人不壹定有人文精神。我們大部分老師都是為了職稱和工資而專心發表論文,很多甚至為了發表論文不擇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他們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如何提高大學教師的人文精神也值得探討。第三,機制和制度。如果體制和機制沒有變化,所有的變化都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比如高考制度、職稱評審考試制度等都存在很多問題,但目前沒有比它們更好的制度。所以,對此我們應該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們現在正處於壹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期。在這種情況下,制度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應該先於技術創新。我們應該制定壹個標準,讓教師知道如何培養人文精神。按照現代文化四個層次的理論,觀念是最深的,然後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