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實現減碳和增長的雙贏?

如何實現減碳和增長的雙贏?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2022(第十壹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表示,解決碳減排與增長的兩難問題,實現碳減排與增長的雙贏,關鍵是創新驅動的綠色技術替代和碳減排成本降低。綠色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是由綠色技術驅動的,並大規模、系統地“改變技術”以實現綠色技術的替代。

黨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強調,要積極穩妥地推進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包括鋼鐵工業在內的能源和經濟的綠色轉型,中國該走什麽路?劉世錦給出的答案是:我們必須走壹條“增量優先、新舊交替、鼓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

創新驅動的技術替代和降低成本是加快轉型的主要推力。“作為傳統高碳能源的存量,減碳空間是遞減的,越往後空間越小,難度越大,成本上升越快;作為增量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隨著技術的提高和產量的擴大,成本下降加快,部分產品綠色溢價由正轉負。增加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減碳成本優勢,從而加快新舊能源比例轉換進度。”劉世錦說。

劉世錦闡述了現實中可以觀察到的三種不同類型的碳減排。第壹種是遞減減碳,即通過少生產甚至不生產來減少和停止碳排放。二是協同減碳。通過提高碳的生產率,可以在同等碳排放量的情況下實現更多的產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節能減排。三是創新減碳,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和方法,實現同等產出的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排放,比如清潔能源發電。

綠色轉型的核心是綠色技術創新。他認為綠色技術應該達到三個目標:壹是高技術含量和生產力;二是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第三,與傳統行業相比,具有競爭性的低成本。

綠色技術創新引出了壹個重要概念:創新性的“碳替代”。什麽是創新的“碳替代”?即依靠綠色技術替代和相對減少碳排放,也可以稱為替代性減碳。

劉世錦說,創新的“碳替代”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實現了增長,並將二者之間的沖突轉化為協同作用。增量碳替代可以降低全球碳排放強度,而存量碳替代可以降低全球碳排放,這是實現碳排放“雙控”的重要抓手。

他建議,要加快制定以碳排放“雙控”和碳減排與增長雙贏為目標的五年規劃和長期規劃。具體到各地區,要加快制定新技術、新產業在增量和存量上的有序替代,充分發揮現有產業的競爭優勢,推動充分釋放增長潛力的短期和長期規劃,引導經濟社會積極平穩實現綠色轉型。

為了實施積極的碳減排戰略,劉世錦建議建立壹個“三支柱”體系。第壹個支柱是建立壹個創新的“碳替代”市場,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這個市場包括綠色電力等綠色能源產品,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業能夠產生碳替代的產品,以及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交易。

第二支柱是形成區域自主減排責任制。劉世錦說,長期減排目標可以量化和分解。地區和企業完成減排任務有三種方式。第壹種是直接減排,第二種是生產“碳替代”產品,第三種是通過市場交易購買創新的“碳替代”產品。

第三支柱是加快構建以碳核算和碳賬戶為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體系。加快建立各類企業碳賬戶,有條件的地區也可建立個人碳賬戶,推動企業ESG考核。同時,金融體系也可以借助創新的“碳替代”發展各類金融產品。

劉世錦認為,鋼鐵企業集中的地區在綠色轉型中有很大的壓力和挑戰,也有很多有利條件。他們可以先行先試,給更多的試錯空間,獲得成功經驗後再推廣到更大範圍甚至全國。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樊鐵軍在論壇上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是實施碳減排的重要領域。碳中和是壹項復雜、長期、系統的工程,不是簡單的節能環保問題,而是發展方向的新變化。需要在冶煉技術、原料、配套設施等方面對原有生產模式進行創新。

範鐵軍認為,對於鋼鐵企業來說,每個企業的生產方式、裝備水平、工藝結構、區域能源供應條件都不壹樣,發展階段也不盡相同。因此,建議鋼鐵企業正確認識和把握雙碳過程中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客觀評價能效水平並制定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措施,為企業應對能耗雙控的不利影響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提前布局氫能。

  • 上一篇:如何做好我單位危險廢物的規範化管理
  • 下一篇: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和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