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廣泛宣傳,提高認識。改變農民長期的不良習慣不是壹朝壹夕的事,需要長期持久的宣傳、教育、引導和管理。壹是通過上午、下午、晚上的廣播、電視等媒體,利用報紙、展板、宣傳標語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衛生知識深入人心,廣為人知;二是把農村環境衛生宣傳與“改陋習、樹新風”活動和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努力培養農民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組織村民參加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環境,努力營造人人動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四是建立環境衛生文明戶激勵機制,發揮示範作用;第五,在中小學開設環保健康教育課程,加強青少年衛生意識的培養,通過“小手牽著大手”帶動家長改變落後的生活習慣。
第二,結合實際,科學規劃。科學的村莊規劃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實效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不合理的規劃必然會影響農村的後續建設和發展,甚至可能破壞農村的環境衛生。壹是高度重視鄉村規劃,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大盤子,實行統壹規劃、統壹建設、統壹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壹體化。二是規劃要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既要具有可行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在新村建設規劃中,應提前考慮排水、汙水排放、綠化、雜物堆放、牲畜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綜合考慮道路、溝渠、公廁、公共場所、公益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美觀。
第三,加大投入,完善機制。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瓶頸,關系到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長遠成敗。地方政府要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加大投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政府拿壹點,群眾湊壹點,集體湊壹點”的方法,多渠道籌集整治資金。第壹種是政府主導。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政策,爭取農村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項目資金,落實地方配套資金。逐年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和技術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飲用水水源保護、農村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土壤汙染治理、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等項目。二是財政傾斜。提高新農村建設和環境建設資金財政投入傾斜比例,安排量化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以物代補等有效形式,保障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正常有序運行。對經濟薄弱村,要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資金補助力度。三是部門幫建。市、區(縣)部門要積極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提供資金、項目、技術等支持,為聯系村解決環境“臟、亂”問題。第四是農村投資。註重鄉鎮和行政村在農村環境整治投入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整合農村各類資源,抓住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機遇,進壹步加大項目申報力度,整合資源,捆綁集中實施,增加整治效果;並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壯大鄉(鎮)級財政和村集體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籌集建設資金,逐步改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
第四,加強領導,嚴格考核。農村環境衛生的改善關系到農民幸福指數的提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此,各地市委、市政府要成立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市衛生局、發改委、財政局、建委、規劃局、國土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務局等單位組成。下設辦公室,市衛生局負責日常事務,安排各項工作。重大問題由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各區縣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為這項工作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在此基礎上,區縣要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明確目標,分解任務,細化指標,使這項工作有安排、有檢查、有考核,使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