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理解農村中心社區在鄉村治理中的性質、地位和發展趨勢

如何理解農村中心社區在鄉村治理中的性質、地位和發展趨勢

農村社區的狀況和發展對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與傳統的農村社區相比,我們今天討論的農村社區在內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對農村社區的定義,就是要反映農村社區的基本功能,必須揭示城市和農村社區的區別和聯系,反映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要求。因此,農村社區應定義為:在壹定的地理範圍內,以小城鎮為中心,以自身為腹地,具有壹定互動關系和文化凝聚力的人口群體,開展社會活動的某壹類型的社區。這更符合中國農村社區的實際。但值得註意的是,現階段的中國農村社區除了具有壹般的社區特征外,還具有以下特征,即中國農村社區基本上與行政機構對立,自然社區很少。行政社區是農業社區的主要類型,它有利於各種政府行為協調執行壹項國家政策,並能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但是,自治性弱、凝聚力弱、居民認同心理、權利義務觀念淡薄、傳統道德和風俗習慣是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我國農村社區難以克服的弱點。

所謂農村社區發展,就是農村社區居民和政府機構共同努力,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福利條件,逐步實現社區內部人口、資源和各種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從而促進農村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進步。改革開放後,我國逐步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使得農村社區充滿活力,在社區發展中呈現出壹些新的特點和功能。

1.社區結構系統從封閉走向開放。改革開放前,農村社區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社會結構簡單。血緣關系的結合是鄉村關系的中心。社會化與階層分化分化程度低,所以階層少,初級群體多,社會組織之間的結構關系相對松散,與分化分化程度高的城市社區不同,次級群體是社會群體的主流。具體表現為:第壹,農村社區沒有城市社區隨處可見的官僚組織,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單位主要是家庭;二是職業結構比較單壹,大部分以農業為主,只有少數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第三,農村社區的社會關系多以社區為基礎而非以社區為基礎。我國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制約著農村社區結構的調整。農村經濟改革後,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了千百年來形成的以血緣關系和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社會關系。傳統封閉的鄉村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田園農耕村落社區結構開始分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農村,形成了工業、農業、商業、建築、交通、服務業齊全的獨特產業結構,以及獨特的開放社區結構。

2.工作人口群體往往因同質化而異。改革開放前,農村社區居民無論是內在心理還是外在表現都趨於同質,而城市居民則趨於異質。此外,農村經濟落後,教育資源匱乏,社區居民與城市居民教育機會不平等,導致農村社區居民文化素質普遍低於城市居民。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促進了農村家庭經營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使社區勞動組織、農民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分配、社區居民思想觀念、文化素質、家庭功能、產業結構等發生了巨大變化。於是,農民開始分化,出現了多樣化的職業類型。長期以來,隨著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遷,農村社區的同質勞動人口逐漸分化為各行各業的異質勞動人口。隨著勞動人口的流動和分化,許多農民成為不依附於土地的相對自由的社會流動群體,從而改變了原有的剛性社會關系結構,使農村社會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有利於整個社會結構的調整。

3.社區經濟活動往往由簡單走向復雜。農村改革帶來了兩個直接結果。壹個是農村社區生產力的大發展,具體表現為糧棉油等農產品的大幅增長。壹個是農村社區人口擺脫了千百年來對土地的依賴,農業勞動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具體表現為農業剩余勞動力大量湧現,勞動力要素相對自由流動,加速了農民向城鄉二三產業轉移。商品經濟逐漸取代了傳統的自然經濟,帶來了農村經濟的非農化趨勢和鄉鎮企業的發展,突破了舊農村經濟封閉的生產格局。在市場經濟中,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每種產品的生產都需要由專門的部門來完成。分工越細,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高,越能體現產品的規模效益,社區內外的經濟聯系也越來越頻繁。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業的城市發展為離開土地的農民提供了新的載體,從而使農民從單純的種植經濟活動中解放出來,走向更廣闊的農工商貿易生產生活空間。

4.社區組織傾向於從行政所有權中獲得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原來計劃經濟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組織在利益的驅動下,在功能上日益分化和專業化,開始重組與行政組織的結構關系,包括鄉村組織的變化,即壹級關系(如血緣關系或地域集團)的重要性在下降,而二級關系(如正式組織、政府機構和利益相同的商業公司)的重要性在逐漸上升。社區組織並不完全依附於行政部門,由於利益的分化和具體化,形成了不同組織和層次之間的利益關系網絡。村民自治在農村社區管理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明顯。社會關系趨向於從農村向城市定向,社會組織從簡單的行政隸屬向復雜的利益歸屬運動成為農村社區組織的基本趨勢。

目前值得註意的是,小城鎮作為介於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之間的特殊社區,在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過渡的城市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小城鎮社區,是指在壹定的地理位置上,以鄉鎮工業、商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要社會活動的人口聚集區。在地域結構、人口分布、組織形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它既有不同於農村社區和城市社區的存在方式,又有自身與周邊農村和城市保持密切聯系的特點。小城鎮社區作為城鄉社區的紐帶和橋梁,對我國城鄉社區發展和城鄉壹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 上一篇:大數據時代,如何應用數據?
  • 下一篇:宣傳方案策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