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解決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逆向選擇問題

如何解決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逆向選擇問題

結合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和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完善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建議。

(壹)培育信用風險管理文化

建立以“誠信審慎”為核心的文化保障機制。通過培育和建立信貸風險管理文化,將個人行為與企業發展、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使每壹位銀行員工都能以誠實守信的態度對待每壹筆信貸業務,以審慎務實的態度對待每壹次信貸審查,以對客戶負責、對全行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正確審批每壹筆業務。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可以建立起循規蹈矩、嚴謹的作風和精湛的技術。

強化信貸人員和銀行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壹是全面提升信貸人員的風險意識,強化全員的風險意識和合規文化。態度可以決定壹切。

樹立堅定的風險意識,可以從主觀上引導信貸人員進行規範操作。第二,解決商業銀行信貸質量低的問題,必須從提高信貸人員素質的基礎工作入手,加強信貸人員的專業培訓,防範操作風險。三是加快制度建設,用制度管人。

(二)加強信用風險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是防範風險的屏障。銀行要有序有效地開展業務,就必須有壹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來保證。通過制定信貸管理內控制度,使信貸人員明確自己的權利和責任,使所有信貸業務都有壹套規範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為了適應業務的創新和發展,要不斷修訂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時補充新的內容。

壹是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制度,強化約束機制。壹方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授權機制,在壹級法人體制下,按照分業經營、分類授權的原則,建立完善的經營授權機制。比如貸款的審批,信用證的開立,要明確各級審批權限。另壹方面,明確客戶經理的職責,加強內部控制。二是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崗位責任制。銀行的所有業務活動都可以分解成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崗位,由不同的人員辦理。三是加強內部審計,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審計部門不僅要及時發現問題,還要將檢查和評價的結果及時反饋給管理層,並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審查和完善,以增強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要逐步建立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後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和非現場監督相結合的審計模式,大大增強審計防範內部風險的功能。

(三)完善風險預警機制

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壹是建立嚴格的風險監控機制,從資質審查、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中審批、貸中發放、貸後管理等方面加強對各風險點的審核監督、內控約束和責任認定。建立逐戶分析、逐筆計算、定期分析的制度,為風險預警提供準確的早期信息。其次,建立分級預警預控機制。根據風險程度,將預控風險分為若幹等級,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設置相應的處置方案。第三,借助計算機網絡和分析軟件,提高風險預警能力。開發風險監測預警的系統平臺,對每壹個客戶、每壹筆貸款、每壹筆業務進行持續跟蹤、監測和預警,促使相關人員更加有效、及時地防範業務風險。

(4)引進和創新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

近年來,隨著金融工程理論的快速發展,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創新。西方銀行越來越重視定量分析,運用數學模型來識別、計量和監控風險。商業銀行應在深入分析和歷史統計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對這些模型進行修正和調整,按照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建立適合國情的企業信用風險評級模型、企業違約風險分析模型、企業破產失敗模型等信用風險分析量化模型,準確評估信用風險,便於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五)加強金融監管和協調。

推進制度創新,形成合理高效的銀行監管體系。首先,監管的重點應盡快從市場準入監管轉向銀行產品或銀行工具運作過程中的風險監管,並建立持續監管,建立退出機制,特別是加強對銀行交易的監管,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之間的交易。督促銀行采取有效措施防範和化解潛在金融風險,保持充足資本,提高抗風險能力。監管部門必須加強監管的長遠規劃,增強監管的連續性和預見性,全程跟蹤,實現持續監管。其次,中國的銀行監管必須盡快從傳統的合規監管轉向風險監管。基於風險的銀行監管理念是巴塞爾委員會的希望和要求,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所遵循和實踐的。而風險總是貫穿並伴隨著金融機構從市場準入到退出的全過程。因此,銀行監管的重點應放在金融機構經營全過程的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處置上,並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找出最有可能出現風險的業務領域和環節,予以特別關註。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壹些不壹致的現象。本來按照套路,降低商品價格會增加對該商品的需求;提高壹種商品的價格,這種商品的供應就會增加。但是,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有時,消費者不會做出通過降低商品價格來增加購買量的選擇,生產者也不會通過提高價格來增加供給。因此被稱為“逆向選擇”。

  • 上一篇:如何提高倉儲企業的管理效率?
  • 下一篇:婚禮致辭怎麽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