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辯證地看待柏拉圖的文學思想

如何辯證地看待柏拉圖的文學思想

壹、文學藝術的本質

柏拉圖的文學本質論是建立在他的哲學思想《理念論》之上的。在柏拉圖的心目中,有兩個世界:壹個是由感官所感知的個體事物構成的“感覺世界”;壹個是由理性理解的壹般概念組成的“理性世界”。感覺世界在不斷流動變化,是壹個存在又不存在的虛幻實體;理性世界是不朽的、永恒的,是絕對的客觀實體。理性世界獨立於感官世界,是感官世界的原型或理想;而感覺世界是理性世界的模型或影子。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我們常常用壹個公式來支配名稱相同的雜項個體事物,每壹類雜項個體事物都有自己的公式。”其實所謂的“有理公式”只是從個別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壹個籠統的概念。然而,柏拉圖將個體與壹般分開,使壹般孤立於個體而存在;同時,個人與壹般的關系被顛倒了,以至於壹般成了個人的基礎。因此,壹般在柏拉圖手裏僵化了,也神化了。可見,柏拉圖的《理念論》是壹種客觀唯心主義理論。

古希臘的“理念”之前被翻譯為“觀念”和“概念”,這不符合柏拉圖的本意,因為“觀念”和“概念”壹般指人的意識和精神,依賴於物質存在。柏拉圖的“原理”不依賴於物質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識,而是壹種永恒的、非物質的、不朽的“本體”。它是由低級到高級組成的系統。最低級的公式是具體事物的公式,然後是數學和幾何的公式,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然後是藝術和道德的公式,比如正義和美德。越高,公式越完善,最高最完善的公式就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統壹,是神的化身。這樣的精神理性體系對應的是真實的自然界。比如,現實的“床”是理性的床的影子,是理性系統創造的具體而特殊的外在現象。

柏拉圖在理性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虛幻的“代表理論”,以論證文學與現實的關系,揭示文藝的本質。“代表理論”是古希臘的傳統觀點。最早出現在荷馬史詩中,是巫師在祭祀活動中的歌舞表演。它只用於舞蹈、音樂和詩歌演唱,後來用於美術和造型藝術。古希臘思想家大多持有代表性的理論,但其思想內涵卻大相徑庭:畢達哥拉斯認為音樂模仿了天體中呈現的數字的和諧;赫拉克利特認為,藝術模仿的是自然界中對立造成的和諧;德謨克裏特斯認為藝術是模仿自然現象的社會實踐;蘇格拉底認為,藝術模仿社會中人的精神生活,使模仿的對象從模仿自然現象轉向社會生活。

柏拉圖也認為文學藝術的本質是模仿;但模仿的對象只是感覺世界,而不是理性世界,但感覺世界並不是真正的實體。他以床為例,說床有三種:第壹種是上帝(即“自然的創造者”)創造的“自然的床”,即“床即床”的原理,即床的真正實體。第二種是木匠(也就是“制造者”)根據床原理制作“個人床”,這種床“不是真實的實體,而是接近真實實體的東西。”第三種是畫家(“模仿者”)在模仿個別床之後,畫出床的“形象”,只是模板的模板,影子的影子,和真實的實體隔了三層。既然模仿的對象“不是真實的實體,而是接近真實實體的東西”,那麽模仿作品就只能“與自然隔三層”,“與真理隔三層”。於是,盡管柏拉圖承認文藝的本質是模仿,但他只是簡單地否定了模仿對象的真實性,從而撤回了文藝是真實的前提。

柏拉圖認為,作為模仿對象的藝術家對他所模仿的東西沒有真正的了解。柏拉圖說:“絕對存在的東西是絕對可識別的,絕對不存在的東西是絕對不可識別的。”也就是說,理性世界是壹個可知的世界,對它的認識可以稱為“知識”;感覺世界是壹個“看得見的世界”,理解它可以稱之為“看法”。藝術家模仿的是感官世界,“只知形狀,不知實體”,所以他“既無知識,也無正確觀點”。柏拉圖進壹步論證說:“如果他對他所模仿的事物有真正的知識,他就不會去模仿,而寧願去制造它們,留下許多偉大的成就讓後人銘記。他寧願做壹個被詩人歌頌的英雄,也不願做壹個歌頌英雄的詩人。”即使是荷馬這樣的“悲劇詩人領袖”,也不過是“形象塑造者”,“與真理隔了三層”。他模仿醫學卻治不了病,模仿政治卻不懂立法,略有模仿卻不會指揮,模仿技能卻什麽都不會發明,如此而已。顯然,既然模仿主體沒有知識,就不能給人以真實。因此,柏拉圖在《菲德爾》壹章中將人分為九流,而“詩人或其他模仿的藝術家”排在第六位,其地位僅略高於在工農業中工作的奴隸和他的政治思想敵人。柏拉圖認為,模仿就像“全方位旋轉鏡子”,只能創造物體的形狀,無法觸及物體的本質;僅從觀察的角度,取事物的壹小部分,不能反映物體的全貌;我得到的只是壹個形象,“它可以欺騙孩子和傻瓜。”由此,他認為文藝的真實性及其認知功能是微不足道的。

柏拉圖還提出了“分離與記憶”的理論,解釋了在感覺的世界中對事物和美的理解,從而從審美的高度進壹步解釋了模仿的對象和模仿的主體。柏拉圖在斐多篇中回答蘇格拉底:“壹個事物之所以美麗,是因為美本身出現在它上面或被它分割,不管它是如何出現或被分割的。”。關於出現的方式或者說‘分離’,我現在不做正面的肯定。我想堅持的是,美的東西是由美本身變美的。“也就是說,美的原則是感性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看起來很美,是因為它“有”美的原則。據此,文藝作品只能間接“分享”美,所以它所展現的美是微乎其微的。柏拉圖在費德裏科和斐多篇集中闡述了“記憶論”:人的靈魂是不朽的。在來生之前,它已經觀察到了美的理論;而擁有之後,妳會忘記美的知識。只有那些上輩子有很深的哲學修養,這輩子沒有被世界影響的“少數人還能保持記憶的能力”。每當他們看到世間的美時,就會回憶起上層世界真正的美,從而陷入忘我的狀態,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於是產生了美感。也就是說,人之所以能用感官感受到美,是感性的東西引起了人的靈魂對美的理論的回憶。從這個角度來說,文藝作品是上界事物在下界的模型,造成了更多的模糊記憶和更弱的美感。總之,柏拉圖的“分憶”理論更深刻地揭示了代表性理論的客觀唯心主義本質,並為其塗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

二、創作的動力——靈感及其本質

柏拉圖認為文學創作主要依靠靈感,“靈感論”的核心是狂熱。在《費德裏科》中,柏拉圖列舉了四種狂熱:壹種是預言的狂熱,如女巫宣告神諭;二是宗教狂熱,如舉行贖罪消災時的祈禱者心理;三是詩趣的狂喜;第四是對美的瘋狂熱愛。在柏拉圖看來,理解最高的美和絕對的美,不是靠肉眼,而是靠直覺,或者說“直覺觀察”;要靠“瘋狂的心理”而不是“清醒的頭腦”。因此,這種狂熱不同於詩人和哲學家的狂熱。

詩趣的狂喜是詩神所附。她依戀著壹個溫柔貞潔的靈魂,感受著它,把它引向忘我的境界,在各種詩篇中揭示著它,歌頌著古代英雄的豐功偉績,並把它掛起來作為後人的教訓。如果沒有對詩人的這種迷戀,無論是誰來敲詩歌的門,他和他的作品都將永遠站在詩歌的門外,盡管他幻想自己只靠詩歌的藝術就能成為詩人。他的清醒詩遇到瘋狂的詩就黯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詩人是神的代言人。從本質上說,詩人代表上帝的陳述是在回憶上帝創造的公式,從而達到真正的實體。柏拉圖說:“詩人是壹個長著翅膀的東西,輕盈地漂浮著。沒有靈感和瘋狂,他將無法創作、寫詩或為上帝說話。”

2.詩人靠靈感創作。因為詩人代表上帝說話,所以他寫詩、朗誦詩不是靠技術規則,而是靠神力的感召。柏拉圖認為:“詩人寫詩不是靠技巧,而是靠靈感和天才”。他在《伊安》中說:“壹切輝煌的詩人,無論是史詩還是抒情詩,都不是靠技巧才成就了他們優美的詩篇,而是因為他們受到了神力的感召和依附。當科裏班巫師跳舞時,他們的心理被壹種瘋狂所支配;人寫詩的時候歌詞都壹樣。”

3.靈感是神靈附體的狂喜狀態。上帝把他的神力給了詩人,啟發了他。這種靈感使詩人失去了平時的理智,進入了忘我的狀態。柏拉圖認為詩人在清醒時寫的詩與狂熱分子寫的詩相比是暗淡的。因此,他把詩歌的創作視為壹種非理性的活動,壹種依靠神力的神秘活動。

4.詩歌的創作以上帝為基礎,詩人只是上帝與聽眾之間的中介環節。柏拉圖用磁鐵吸引鐵環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柏拉圖不僅論述了靈感的作用,還指出了藝術作品的巨大審美感染力,他在《伊安》中說:“磁鐵不僅能吸引鐵環本身,還能把吸引力轉移到那些鐵環上,使它們像磁鐵壹樣吸引其他鐵環。有時候妳會看到很多鐵環互相吸引,掛成壹條長鏈,都是從壹塊磁鐵上獲得掛在壹起的力量。詩神就像這塊磁鐵。她先啟發人,得到這種啟發的人再傳遞給別人,讓別人連接起來,掛成壹條鏈。”這生動地說明了文藝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柏拉圖的靈感理論觸及了靈感的興奮性、非理性、無意識、獨創性等特征。然而,他對靈感和魅力本質的理解是不科學的。他把詩人的靈感歸結於神靈的依附,為神靈說話,對靈感的本質作了唯心主義的解釋。靈感其實是人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中客觀存在的壹種心理現象。它是人們對某個問題思考了很久,在某個偶然的時刻受到外界刺激而豁然開朗,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心理活動。所謂瘋狂狀態,就是靈感出現後的壹種高度集中、敏捷、極度興奮和緊張的狀態。並不是真的瘋了、瘋了,而是作家廢寢忘食,全神貫註於藝術形象的創作,暫時沈浸在創作過程中,忘記周圍環境的壹切,從而徹底忘記自己的壹種心境。

第三,文藝的社會功能

柏拉圖的文藝功能理論與其政治倫理思想密切相關。柏拉圖在政治上堅持奴隸主最優的立場,反對奴隸主的民主,試圖建立他的“理想國”,即奴隸主貴族政權。根據他的國家學說,城邦的公民分為三個等級:最高的是“哲學之王”,即“理想國”的統治者;其次是士兵,即貴族政權的捍衛者;最底層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也就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柏拉圖認為國家是個人的放大,個人是國家的縮小。根據他的靈魂理論,個人的靈魂由三部分組成:最好的是理性,第二是信仰,最差的是情欲。在靈魂中,信仰和欲望只服從於理性。人才符合正義。國家公民的三個等級和個人靈魂的三個組成部分相互對應,形成了理想國家的四種美德:智慧、勇氣、節制和由這三種美德結合而成的正義。柏拉圖深知文藝對人心靈的深刻影響,十分重視文藝教育在培養理想國捍衛者方面的巨大作用。“好的”、“適合的”文藝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靈;二是可以培養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因此,柏拉圖要求文學藝術家“真正教育和造福人民”,並根據奴隸主optimates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標準,對古希臘文學作品進行了嚴格的審查,指出了文學藝術的三大罪狀。

首先,柏拉圖指責模仿藝術和真理被如上所述的三層隔開。詩人沒有真知識,文藝不能給人帶來真知識,只能欺騙傻子和小孩子,為文藝列出了第壹大罪狀。

其次,柏拉圖認為古希臘文學藝術對英雄進行了褻瀆和醜化。“最嚴重的問題是撒謊,撒謊是不好的。”在柏拉圖心目中,上帝是他理想國中“哲學之王”的化身,神權是奴隸主貴族專制的象征。他為詩人描繪神靈制定了兩條“定律”。第壹,上帝本質上是好的。但大多數古希臘詩人違反了這壹規律。荷馬在《伊利昂》中寫道:宙斯宮殿前有兩個甕,壹個裝著祝福,壹個裝著災難;宙斯既是祝福也是詛咒。埃斯庫羅斯曾說:“如果上帝想滅絕壹個家庭,他首先應該在那個家庭中種下詛咒。”柏拉圖認為這些褻瀆神明的話是不被允許的。第二,上帝在本質上是真實的。古希臘詩人並沒有遵守這壹法則。荷馬在《敖德薩》中寫道,眾神偽裝成來自不同國家的遊客,以各種形式在城市中穿梭。埃斯庫羅斯寫的《阿波羅》也預言了忒提斯的觀眾會得到上帝的保佑,壹生幸福。她會有壹屋子的孩子,他們都很安全。但是阿波羅親手殺了她的兒子。柏拉圖認為這些褻瀆神明的描述應該引起憤慨。柏拉圖認為,文藝作品中的英雄應該是烏托邦捍衛者崇拜的偶像,必須具備勇氣、節制等“正義”的品質。所謂“勇氣”,就是“不怕死”、“寧死不屈”;妳既不能在災難來臨時“痛哭流涕”,也不能動不動就“笑個不停”。所謂“中庸”,應該是不貪不驕;不要“愛財”、“受賄”,不要放縱吃喝,不要犯錯誤,不尊重父母。然而,荷馬史詩描述了阿洛留斯的貪婪、殘忍和傲慢。柏拉圖說:“所以我們必須禁止這種故事,免得年輕人聽了,容易做壞事。”

第三,柏拉圖認為古希臘文學藝術摧毀了理性,滋養了情欲,是“對觀眾心靈的毒害。”人性中最好的部分是理性的,次等的部分是非理性的。理性的部分是無法模仿或欣賞的;非理性的部分最容易模仿。所以,為了取悅大眾,獲得名利,文藝家必須迎合人性中劣等的部分。悲劇作品滋養“多愁善感”,看到悲劇表演就取笑別人哭,以獲得悲劇快感;但是別人的悲傷會導致自己的悲傷,所以會養成女人的習慣。漫畫作品滿足“幽默欲望”。當妳看到壹場喜劇表演時,妳參加偶然的娛樂,並試圖滿足這種欲望。這樣壹來,妳必然會養成小醜的習慣。所以柏拉圖給模仿者下了壹道行軍令:必須嚴禁壹切模仿的詩歌進入烏托邦。他說:“記住,妳心裏要肯定,除了贊美上帝和好人的詩,所有的詩都不準入境。如果妳屈服,允許甜美的歌詞或史詩進來,妳國家的皇帝就是快感和痛苦;而不是古今公認的法律和最好的真理。”

這樣,柏拉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壹方面強調藝術的美育功能,另壹方面又堅決否定藝術.但他所否定的只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模仿藝術,以及在現實中起了不道德作用的劣等藝術;相反,他提倡壹種新的藝術,壹種符合建立理想國需要的藝術,壹種能夠肩負起培養人們美好高尚心靈責任的藝術。

  • 上一篇:如何將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有效結合
  • 下一篇:學農業其他專業沒前途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