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嫦娥奔月的傳說與元宵節的起源有關嗎?

嫦娥奔月的傳說與元宵節的起源有關嗎?

嫦娥奔月的傳說與元宵節的起源無關,但與元宵節吃湯圓的起源有關。

首先,嫦娥奔月和元宵節吃餃子。

濟南的民俗專家張繼平說,中國的每壹種時令食物都有壹個傳說或故事來反映其主題。正月十五是又壹個團圓的節日,象征著團圓。吃元宵的習俗是嫦娥奔月後的神話故事。

這個傳說與嫦娥奔月有關。嫦娥先吃了長生不老藥,然後飛向月球。她的丈夫後羿因病在家,臥床不起。直到正月十四晚上,壹個男孩從天而降,對後羿說:

“嫦娥在月球上也很想妳,但是她回不來了。告訴妳壹個辦法,妳要用糯米做藥丸,用糯米粉做藥丸,叫做團團如月,就像滿月壹樣。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晚上,妳把它放在房子的西北角。如果妳叫嫦娥三次,嫦娥就會回來。"

第二天,後羿真的做了壹些元宵,放在屋子的西北角,喊了三聲“嫦娥”“嫦娥”“嫦娥”。嫦娥真的回到了人間,兩人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用這個故事來體現元宵節團圓的主題。另外元宵本身是圓的,也是元宵的諧音。所以我們在元宵節吃元宵。

原文——元代伊士禛引《三玉帖》雲:“嫦娥奔月後,伊日夜思病。正月十四夜,忽有壹少年來宮中求見,說:‘大臣,妳夫人的使者也在這裏。夫人知道妳在想,沒有辦法投降。明天是滿月,妳要用米線做成藥丸,圓圓的像月亮,放在房間的西北角,叫妳老婆的名字。三個晚上就能把耳朵放低。“果如期落,則夫妻同。”

《三玉帖》是宋人寫的,應該是最原始的吃元宵團圓的傳說記錄。

二、元宵節的由來

?1,紀念“平陸”

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漢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朝中老臣和劉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的殘忍,不敢聲張。

呂後死後,朱呂壹直處於焦慮狀態,害怕受到傷害和排擠。

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的國王劉向的耳中。為了保衛劉的江山,劉向決定與朱呂作戰,並與和開國元老取得聯系,圖謀舉。“朱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子劉恒為漢文帝。文帝深為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所折服,將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京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

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乙:掌管宇宙萬物的神)。

據說,當司馬遷創立“太初歷法”時,元宵節就被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2.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

據說元宵起源於古代,當時人們在農村田地裏舉著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3.明帝尊佛。

源於佛教。

這種說法主要在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比作佛祖的大能之神,《無量壽經》中有‘無量焰照無極’的說法。

在佛教教義中,燈壹直是佛前的供品之壹。而且佛教經典也反復宣傳:‘壹千光之懺悔’(《菩薩經》)‘世間最好的福報’(《無量壽經》)。每次佛教活動都需要明亮的燈光。在佛教傳說中,佛陀蛻變的故事與正月十五元宵有關。

據《僧人簡史》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於西歷65438年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顯神降魔。為了紀念佛祖換神,這壹天會舉行燃燈儀式。

漢明帝東來講經時,莫滕珠法蘭命令漢明帝在佛祖換屆的正月十五點燈籠,親自到廟裏張燈結彩,以示對佛祖的敬意。從那以後,元宵節放燈籠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

第三,元宵節的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

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

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皮、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

陜西餃子不是包的,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

?2.解開燈籠上的謎語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特有的壹種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民間娛樂形式。是自古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在農歷正月十五,傳統的民間掛燈籠,放煙花。後來,壹些好事者在紙上寫下謎語,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們猜。

因為猜燈謎可以啟迪智慧,迎合節日氣氛,所以很多人響應,後來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或缺的節目。燈謎增添了節日的氣氛,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大會慶典,人們總要來舞獅助興。這壹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

有記載的舞獅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舞獅在法會的行列,說明它最早是隨佛教進入中國,作為佛教儀式的壹部分而存在的。

“舞獅”始於魏晉,盛於唐代。又稱“舞獅”、“太平樂”。壹般是三個人完成。兩個人扮成獅子,壹個充當獅頭,壹個充當獅身和後腳,壹個充當獅頭。舞法分民用和軍用。舞蹈表現了獅子的溫柔,抖毛打滾。軍獅展現了獅子的兇殘。

以上是嫦娥奔月的後續故事,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習俗的分享。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全國各地過元宵節的習俗各不相同,其中吃元宵、賞燈、舞龍舞獅是幾個重要的民俗。今年吃元宵了嗎?

  • 上一篇:如何收集客戶信息
  • 下一篇:定制沙發的註意事項及尺寸介紹定制沙發需要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