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從孔子開始,中國的政治思想進入了壹個完整系統的時代。孔子對中國政治思想的貢獻在於,他系統地整理、繼承和豐富了過去的歷史遺產,創立了以仁、禮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中,這是他和他的弟子們所做的演講的集合。此外,孔子編撰的六經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包括哲學、倫理、政治、教育、經濟、歷史、文學、美學等各個方面。他是通過“敘述”和“寫作”的工作形成的。而“述”則是他系統整理了周前的古籍文獻,輯刪了《詩》、《書》、《禮》、《樂》、《易經》、《春秋》六大經典。《左》是孔子自己的著作,主要是《論語》。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體是仁義禮學,而仁義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孔子之前就有仁的概念。春秋初期,人們把尊卑尊長、愛民忠君、禮賢下士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發展成為系統的仁學。
什麽是仁?孔子在《論語》中有100多個地方提到了仁,含義很廣,但它的基本含義有兩個:壹個是愛。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麽是仁,孔子回答說:“愛”。《說文》有解釋:“仁、親和、順從”,符合孔子的思想。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友好並互相幫助。愛情是有區別的。按孟子的說法,“親親和民,與民為善,與物為愛”。先愛妳的親人,再蔓延到人民,再蔓延到事物;是第壹代,內第壹外第二,既有第二又有厚度。這是壹種脫離人類“自然本性”的“仁異”。
2.關於儀式
仁的第二層含義是克己。孔子在回答弟子顏淵時說:“克己為仁”(顏淵)。“克己”就是自我克制。“酬禮”就是壹切言行都要接受儀式。這裏強調的是人的道德意識。通過克制自己,人們可以達到有意識的禮儀的境界,並達到非禮勿視。不聽邪言,不說邪言,邪不動則已。“聽、說、做,都與禮和諧,這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壹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制定了《周禮》。但是,孔子是第壹個從多方面討論的人。什麽是禮物?禮的意義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的規定。《左傳》藏於大眾十壹年:“禮,報國,定國,令民,益後嗣。”也就是說,禮是為了治國安邦,鞏固國家制度,維護社會所需的秩序。孔子還說,禮是“王者之大經”(《左傳》已為大眾所知十五年),是根本之規,是治國之要。所以“壞國失家必失禮”(
孔子認為禮與禮是統壹的,禮是根本,禮是從屬,禮是“節”或禮的形式,或者說禮是以行為規範和禮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秩序和制度。因此,儀式的實現既取決於強制的力量,也取決於習俗的力量,這是壹種內外結合的力量,所以儀式與音樂是聯系在壹起的。孔子所說的“還禮於人”的觀念,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壹個像周朝那樣的“禮儀社會”,即“有秩序、有制度的社會”。
孔子主張禮與仁相結合,在禮中接受仁,在仁中豐富禮。這是孔子的壹個創新。“關於禮與仁的關系,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與禮的本質而言,仁,說到底,體現的是根植於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慈關系;禮主要是規範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註重仁與禮的結合,實質上是註重仁與政的結合,從而對《周禮》進行了重大的修正。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是壹種制度完善。
3.論以德治國的理念
與孔子的仁義禮學相聯系,在治國方略中,他主張“以德治國”,以德治國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被稱為“德治”或“禮治”。事實上,這壹策略打破了禮數不亞於庶人的傳統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平民之間原有的重要界限。
實施德治的具體措施:
1)重教育輕處罰。孔子認為,要治理好壹個國家,必須在滿足人民富裕生活的基礎上加強教育。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倫理是根本,必要時必須慎用刑。相信只有寬嚴相濟,政治事務才會和諧。寬嚴相濟,就是文武雙全,德治與刑罰並用。
2)反對過度提取,主張“使人正直”。義正合適,就是為人民服務不要太多,要合適。
孔子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的現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動蕩、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於是提出了平均主義的經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庭的人,不因寡而受不平等之苦,不因窮而受焦慮之苦。”(《季氏》)
3)為了政治需要修正自己。孔子認為,治理國家,做人要正直,首先要正直,然後才能正直。他說:“他的身體是直立的,他沒有命令:他的身體不是直立的,雖然他不服從命令。”(《魯茲》)因此,孔子主張統治者必須是德高望重、講求實際的“君子”。這樣,他為當政者起到了示範作用,就從上到下得到提升,自然就治理人民,治理國家了。孔子對政治家提出了壹定的道德標準。
4)培養人才。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系,他認為君主要統治天下,必須提拔人才,發現和提拔優秀人才,參與國家事務。關於人才的標準,孔子認為應該是“以道為旨,以德為據,以仁為據,以藝為遊”(《述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目標,要以仁愛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為基礎,要善於運用業務知識和技能。總之,壹個有才能的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治國才能。這是壹個德才兼備的標準。
孔子的仁學體現的是人性精神,孔子的禮學體現的是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文主義是人類永恒的主題,適用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政府,而秩序和制度社會是建立文明人類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髓。
來源:摘自張永棟《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論》。
第二,孔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無類”。
孔子之前“學在官”,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權利。所以只有貴族子弟才有資格做官。但在孔子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都在下移,這就給私塾提供了機會。孔子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了他創辦私塾的生涯,希望通過教育培養“人才”和官員,實現他的政治思想。在教育對象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7]。“有教無類”的本意是不分貴族平民,不分國界洋人,只要有心學習,都可以入學受教。孔子的弟子來自山東、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家,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國”的楚人、公孫龍、秦商,想住在“九夷”教書,說明了後壹點。孔子的弟子有壹部分來自貴族階層,如景叔、司馬牛、孟,但大多數來自平民家庭,如顏回、曾參、閔子騫、仲弓、魯茲、、、公冶長、子貢。而平民教育更能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他提出的“人性相近,但學而遠之”的人性論[8]。“性的相似”說明每個人都有成功和美德的可能性,“互相學習”說明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於“人人都可以通過教育成為有德之人”的認識,孔子做出了“有教無類”的決定。
“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無疑對提升全體社會成員的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