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來,中國連續第三次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壹號文件”,顯示了中央領導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作為規劃師,責無旁貸,但城鎮規劃不同於城市規劃,平湖地區的城鎮規劃也不同於山區丘陵地區的城鎮規劃。通過對望城縣平湖地區村鎮規劃建設的實地調研。以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規劃建設中有大量的政績工程。村鎮建設的壹個原則就是反對形式主義,堅持節約,反對大拆大建,提倡生態建設。但規劃者仍然用過時的城市規劃方法來規劃村鎮,在村鎮建設生活安置小區、大廣場、寬馬路、小房子,導致規劃建設中出現許多形式主義建設和政績工程。
其次,湖南城鎮規劃的壹些編制方法和手段還不完善。長沙雖然有自己的編制方法和成果要求,但對具體的村莊給予具體的指導,村莊建設的時間和經濟要求使得規劃者對平湖地區的村鎮了解有限,也導致後期工作投入不足,助長了村鎮的破壞性建設。平湖地區的村鎮建設需要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使當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條件和諧發展,而不是簡單地改變形式。
這些問題的出現,要求我們的規劃師從不同的角度來規劃平湖地區的村鎮。該文以望城縣井崗鎮為例,探討了"反規劃"理念在村鎮規劃中的應用。
2“反規劃”理論
2.1解讀“反規劃”理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壹方面,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另壹方面,城市也面臨著壹些新的問題,如城市生態環境惡化,城市人居環境適宜性逐漸下降。為了尋找解決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余教授提出了“反規劃”的規劃設計理念。
“反規劃”壹詞最早出現在《論反規劃與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於、李迪華,2002)壹文中。它是城市規劃設計的壹種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規劃設計應從規劃設計非建設用地入手,而不是傳統的建設用地規劃。
“反規劃”不等於不規劃,也不等於反對規劃。“反規劃”強調的是壹個逆向的規劃過程,負面的規劃結果是對傳統規劃的修正,而不是對傳統規劃的反對。其規劃思維是辯證思維、反思思維和可逆思維。
“反規劃”方式試圖通過建立保障自然和人文過程安全健康的景觀安全格局,綜合解決國家生態安全、鄉村道路、鄉村特色和鄉村功能形態等問題。
2.2“反規劃”的工作方法
“反規劃”的方法應從村鎮非建設用地入手,優先進行農村生態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包括保持和加強整體景觀格局的連續性,保護和建立多樣化的局部生態系統,保持和恢復河流系統的自然形態,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也就是說,它是壹個建立鄉村生態和人文景觀安全格局,確保國家生態安全、民族文化認同、宗教信仰、土地信仰和民間基層信仰安全,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的過程。
3平湖地區城鎮規劃中的“反規劃”理念
傳統的城鎮規劃總是先預測人口規模,再根據國家相關規範確定用地規模。從城鎮建設用地入手,劃定城鎮建設用地紅線,確定居民點位置和規模。鄉鎮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只是被動的點綴,是後續的、次要的。這個規劃有望從另壹個角度入手。經過反復思考,我們認為“反規劃論”是壹個值得嘗試的新思路。
3.1項目簡介
靖港鎮屬於熱門地區,大部分是平湖地區。根據《望城縣井崗鎮總體規劃(2006 -2020)》,鎮內現有人口33570人,鎮內現有人口6600人(其中老城區2900人,新老城區距離約6km)。規劃城市人口近期為9000人,遠期為1.55萬人。全鎮總面積約45.8平方公裏,現有建成區面積40.6平方公裏,規劃建成區面積143.9平方公裏
3.1.1城鎮的性質和功能
根據對井崗鎮自然特征、發展目標和功能的綜合分析,井崗鎮的性質確定為:鎮的政治、經濟、文化服務中心;輻射鎮內各村,服務三農的旅遊服務農貿集鎮。新城緊鄰古鎮旅遊區,主要服務於旅遊接待和旅遊產品加工,是城鎮旅遊服務的物流基地。
3.1.2城市生態基礎設施構成
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要素主要包括:山、水、鄉村綠地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農田系統和自然保護區系統。對於井崗鎮來說,建立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就是建立“壹江壹湖(湘江、渭水、團頭湖)及其周邊生態控制區為生態鏈,農田、林地、濕地為生命體”的良性循環生態系統。是實現靖港鎮發展戰略目標的空間安全保障。
3.2規劃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2.1中心鎮、古鎮、村莊規模和功能分區的確定;
3.2.2城鎮發展與居民點選址和基本農田保護的關系;
3.2.3村鎮各類生態基礎設施的合理配置;
3.2.4古鎮風貌的保護和合理開發;
3.2.5構建園林風光和生態景觀的安全格局,樹立田園城市特色。
3.3“反規劃”理論的具體應用
3.3.1“反規劃”在村鎮性質和功能區劃中的應用
由於全鎮地處公堤中心腹地,耕地面積較廣,因此也被納入長沙百裏水上長廊範圍。壹方面,老城區歷史悠久,新城區交通區位好。另壹方面,該鎮不得不面對輻射強度低的問題。
基於這些因素,在規劃中考慮“反規劃”理論,建立鄉村生態和人文景觀的安全格局,保護現有的生態資源和旅遊資源。從城鎮性質和功能劃分上提出總體發展框架,利用京港現有資源優勢,依托古鎮旅遊和“百裏水上走廊”等產業進行經濟發展,形成開放的結構體系。實現點帶軸,軸帶面,全面提升井崗鎮經濟。
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壹方面,重點加強中心集鎮建設,增強中心集鎮的聚集和輻射功能;另壹方面,積極發展古鎮旅遊基地,著力打造“百裏水上長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都市農業。完善農村居民點配套服務設施。各村分工協作,發展重點突出特色,形成了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環境優美的村莊體系。
本規劃以井崗鎮村鎮發展的總體要求為基礎,堅持以自然條件和現狀為前提,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化資源配置和區域發展的整體和長遠利益為目標,在當地比較優勢和城市經濟區劃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確定鎮的村莊和主體功能。
本規劃將井崗鎮的村鎮分為三個功能層次:中心集鎮(井崗新城和古鎮旅遊基地)、中心村(傅生村和弄溪村)和基層村(金星村、唐宓村、前浜村、新豐村和石昊村)。
3.3.2“反規劃”在土地利用中的運用
靖港鎮總面積45.8km2,其中耕地24.8km2,漁業養殖基地6.5km2。可見,耕地占全鎮面積的壹半以上,所有耕地都是高產優質的水稻農田。
中國土地資源短缺,迫切需要建立土地生態安全格局。在規劃設計土地利用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劃定生態敏感控制區,特別是生態農田區,禁止非農建設;
(2)城市建設用地的選擇,本著尊重立地因素的原則,整合原有村落,采用與生態農田相結合的組團結構布局模式;
(3)嚴格控制居民點建設用地,組織部分地區退耕還林,集中建設分散住宅,將低窪地區的小自然村遷出,遷入中心村或集鎮,將退出的土地重新改造為耕地;
(4)建立土地資源綜合評價體系,對區域內各類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為土地規劃和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3.3.3利用“反規劃”建設村鎮生態基礎設施。
生態基礎設施是維持土地安全和健康、城鎮和居民獲得可持續自然服務(生態服務)的基本保障,是賤民城市擴張和土地開發利用的剛性限制。
地處民心大堤的靖港鎮是典型的平湖地區,更需要建立生態基礎設施安全格局。在我們的規劃中,廊道被視為生態基礎設施的主要結構框架。景觀生態學中的廊道是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主要由植被、水體等生態結構要素構成。
由於特殊的地形條件,井崗鎮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勢非常明顯。公路、運河和農田防護林在鎮內縱橫交錯,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基礎。
(1)交通走廊:沿高橋大道、京葛線、中葛線發展的道路交通綠道,不僅可以減少和緩沖交通對城鎮的不利影響,也為生態城鎮的創建創造了有利條件。
(2)河水廊道:井崗鎮水資源豐富,水面廣闊。規劃提出沿湘江、渭水涯、團頭湖、百裏水上長廊和灌溉渠建立生態防護綠帶和休閑綠道。
(3)農田保護綠化帶廊道:靖港鎮是長沙市優質水稻和糧食生產基地。農田防風林的建立旨在保護土地和糧食生產的生態安全,也是營造井崗鎮景觀特色的重要因素。
(4)其他基礎設施兩側設置綠道,如燃氣管道、供水、供電等。通過生態設計和改造人工基礎設施,維護當地自然生態,恢復生態功能。
3.3.4“反規劃”在古鎮風貌保護中的應用。
靖港古鎮位於湘江和老圩水的交匯處,距離新城僅6公裏。它屬於壹個千年古鎮。2004年被確定為長沙歷史文化名鎮,2005年被列入全市十大旅遊經典景區(點)進行開發。
靖港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包括:
(1)唐、孝賢、曾國藩大敗太平軍。
(2)繁榮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京港湘贛、火培魚、八大碗、廟會小吃、南芬等。傳統手工藝品:紙傘、木屐、剪紙、棕編、湘繡等。傳統藝術:皮影戲、舞龍、竹馬燈、地花鼓、漁鼓、彈詞、彈唱花鼓、花燈等。
(3)“八街四巷七碼頭”的傳統建築布局。
(4)京港老街、紫雲宮、楊斯廟、觀音堂、八音堂何琳戲臺、寧鄉會館、紅泰坊、康德梁紙傘廠舊址、江西會館、育嬰堂等現有傳統建築。
古鎮保護規劃是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反規劃”理論的古鎮保護有利於地方文化安全格局的建立。為了達到合理的保護和開發效果,有必要建立古鎮歷史文化生態安全區,禁止新建民居,改建部分古建築,保持傳統街區和地域特色。其次,要加強周邊生態環境的建設,通過自然和人文景觀要素將歷史景觀與文化遺產連接起來,實現文化遺產及其環境的整體保護,使其具有生態功能、遊憩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和智力功能相結合。
4結論
通過"反規劃"理論在平湖地區規劃中的應用,可以充分保證平湖地區廣大農村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系統在實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得到很好的保護。這些措施將有利於平湖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兩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