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人們並不容易區分無奈的貧窮和幸福的貧窮,難免把所有的貧窮都當成壹回事。富人的行為——當然是少部分富人的行為——之所以在當今社會受到厭惡,原因有三:壹是對金錢的迷戀,二是厭倦,三是傲慢。關於這些富人為什麽會這樣,有很多理論。其中壹個有影響的理論是,中國沒有宗教傳統,但實際上也沒有基督教傳統。我本人不是宗教人士,對中世紀天主教的種種惡行心存芥蒂。但隨著閱歷和閱讀量的增加,我覺得過去對宗教的批判有些簡單化了。宗教其實有很多功能。基督教徒組成社交圈,教會提供公共服務,不強制征稅。說靈魂由上帝照顧是誇張的說法,但教會文化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從童年開始的。十誡之類的教義不會改變人性,但是讓人們知道三尺之內有神,怕得罪教條。有思想家說,基督教使人積累財富,卻使人控制欲望,這是西方近代工業革命興起的重要原因。這種說法也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中國的思想家也提倡戒欲,傳播了“過窮日子,享受幸福”壹詞,有陶冶性情的作用。但如果冒險做壹個中西比較,我感覺中國的窮開心精神似乎不如西方人。中國的佛教誕生了,它很少幹涉人們的世俗生活。庸人利用佛教多出於功利目的,社會精英更願意對佛教進行哲學思考。簡單來說,中國缺乏宗教支持。其實,崇尚貧窮和幸福只是人類文化對人們狂熱追求財富的矯正。追求生活的富足是人的天性。這是由人類的進化史決定的。可以假設,早期人類中存在壹種厭惡財富,對貧窮漠不關心的基因,這種基因也會在後來的種族變遷過程中產生。但在生存競爭中,有這種基因的人不容易繼承自己,那些爭強好勝、追求財富的基因有更多的機會復制自己。從長遠來看,人類社會的主要居民是以財富為導向的。在這個基本方面,中西文化沒有本質的區別。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難免有人膽大心細,陷入負和博弈的僵局。消除這種僵局的方法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但合作需要權威,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權威依賴於暴力。學者喜歡把人類歷史分為不同的階段,但我認為過去其實有兩個歷史階段,壹個是300萬年,稱為軍事和社會階段;壹個是300年,叫民主社會階段。後壹階段尚未整體完成。在軍事時代,安慰人要窮要樂,是虛偽的。那時候人民普遍貧窮,貧窮不是因為幸福,而是無奈。談論幸福和貧窮的往往是富人,或者是想改變生活方式的富人。其實人們已經看清楚了其中的玄機,但還是願意崇尚和平與幸福。這是為什麽呢?仔細想想,有些人的貧窮給另壹些人提供了安全感,後者可以從貧窮和幸福的提升中獲益。有安全感的富人自然不可能對窮人有真正的尊重。但總有例外。大多數人不會因為幸福而貧窮,但少數人還是擁有了幸福。後壹種人需要仔細篩選。他們能夠變得富有,但是他們選擇了貧窮的生活。這些人對生活的態度才是人們談論的對象。用經濟學的行話來說,這些人的消費偏好或效用函數與其他人有顯著差異。他們因為快樂而貧窮,當人們知道這壹點時,他們就會受到尊重。歷史上,因文人的記述,樂極生悲的典故廣為人知,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並不容易區分無奈的貧窮和樂極生悲,難免把所有的貧窮都當成壹回事。過著幸福貧窮生活的人,如果需要別人的尊重,可能會把自己的人生想法告訴別人,結果會被認為是虛假的貧窮生活方式。既然看破紅塵,何必傾吐心聲?就像有人批評曹雪芹,既然他開悟了,為什麽還要寫那個紅樓夢?所以,鼓吹平安幸福,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雖然人們對壹些富人的惡習很反感,但總體上還是向往富人和他們的財富。所謂仇富,不是中國人的普遍心理,也不是全世界人的普遍心理。為了幫助壹部分有錢人逐漸克服沈迷金錢、無聊自大的不良行為,社會精英和意識形態操縱者確實有必要刻意創造積極的價值觀。讓這種努力卓有成效,倡導對人權的普遍尊重,比倡導減貧和幸福更有意義。富人可以隨意花錢,但前提是不侵犯他人的權利,包括人們的環境保護權。普通人可以選擇貧窮的生活方式,但社會不能剝奪他們的發展權,不能眼睜睜地“壹貧如洗”。只要權利平等得到基本保障,人們就會真正尊重窮人。
上一篇:孫欽山:如何閱讀Confucius–Guoxue.com的論語?下一篇:客戶開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