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陪著孩子,給孩子的作業簽字,甚至評改作業,買各種輔導書,甚至忍痛設計習題...
2.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被認為是父母文化水平高,家教好的結果。如果家長不能承擔這個責任,那麽他們就會花錢請壹個“家教”,甚至把孩子寄養在老師家裏...
3.孩子學習不好,班主任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評指責家長,家長認為應該批評。誰幫不了他們?……
這是壹種非常不正常的教育現象。這是壹種“種了別人的地,浪費了自己的壹天”的奇怪現象
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延續,幫助孩子學習課程也不是家長的主要責任。家庭教育是“做人”和“發現”的教育。父母的任務主要是“德育”,而不是“智育”;主要是熏陶,不是“培養”。
首先,家長要註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人的行為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些習慣大多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所以在童年時期要特別註意習慣的培養。”“好習慣會讓妳受益終生;不習慣,會累壹輩子的。”可見,習慣對人的壹生影響很大。
那麽,家長應該給小學生培養哪些好習慣呢?
小學以後,更重要的是養成生活、學習、待人接物的習慣。因為,這意味著孩子真的從家庭走向了學校,從單純的孩子走向了學生。
首先,要培養孩子健康有序的生活習慣。如果妳按時生活,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讓妳的孩子在使用他們的學校工具後按順序整理好,以便他們明天再次使用。久而久之,孩子會逐漸養成守時、整潔、嚴謹、有條理的好習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制定壹些必要的規則。從孩子“瑣碎”的手裏,從事情的苗頭上,不能等到問題形成。當孩子能很好地執行“規則”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孩子被表揚了,這種好行為下次還會重復。
第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智力,而取決於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適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包括:強烈的課後閱讀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當天做事”的習慣、凡事都要思考問“為什麽”的習慣、正確的學習姿勢等等。
習慣的養成不可能壹蹴而就,它需要家長有強烈的教育意願。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上取得了成效,這是壹以貫之、持之以恒的要求和耐心培養的結果。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需要家庭內部要求壹致,家庭和學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要求孩子有好的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有禮貌,所以家長不能罵人;要求孩子玩完後拿回玩具,家長要有條理,不要亂扔東西;要求孩子熱愛閱讀。無論父母有多忙,無論從事什麽職業,都要成為壹個有終身學習習慣的人。
其次,要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做人。所以家長要改變傳統的成功觀和教育觀。要把“做人”放在第壹位,“成才”放在第二位。要端正培養教育孩子的目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是自己未竟人生理想的實現者和繼承者,是過去孝敬祖先和上進的籌碼。孩子沒有考上大學,沒有成家,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我沒有意識到這個孩子是這個國家的公民。作為公民,不壹定要有高學歷,但要做壹個自立、健康、心態正常、思想高尚的人。
塑造孩子的性格主要有哪些內容?
孩子應該是壹個對他人對社會有壹顆善良的心的人。有了它,他就能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的其他人,對生活,對國家充滿責任感。只有理解和包容別人,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學會與人合作;對自己要樂觀自信,無論在什麽樣的困難情況下,妳都會憑借頑強的意誌和毅力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壹味關註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態的塑造,很可能培養出的是學習成績優秀、學歷高,但自私、冷漠、不寬容的人。
孩子壹時的失敗不代表壹輩子的失敗。“10現象”告訴人們,在校的尖子生走向社會後不壹定是最優秀的。在校成績壹般的,進入社會後後勁十足,成功人士也不少。
最後,要盡力觀察和發現孩子的性格特點,善於因材施教。
俗話說“壹個母親養九個孩子,九個孩子不壹般。”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壹模壹樣的樹葉,生活中很難看到兩個絕對壹模壹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它們既有遺傳功能,也有突變。既有自然影響,也有環境影響。有的天生柔弱,有的天生堅韌,有的遲鈍,有的急躁,有的喜歡自我表現,有的安於沈默。本質沒有好壞之分,往往各有優劣。五音不全的可能動手能力強,能歌善舞,邏輯思維不壹定敏捷...
誰最了解孩子的性格?毫無疑問,應該是父母。至少有兩個原因:第壹,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最長,有能力和條件去發現孩子的性格特點,有哪些優點和缺點。第二,父母最關心孩子,希望最大,當然也最有願望和興趣去發現孩子的特點。
教育是壹種“根雕”,只能順其自然,不能“泥塑”,讓家長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孩子。簡而言之,“不要給吃草的駱駝餵肉。”
如今,許多父母都渴望他們的孩子成功。不管孩子多有天賦,不管孩子的興趣是什麽,他們都願意設計孩子,把孩子當橡皮泥壹樣捏來捏去。今天學琴,明天練舞,後天畫畫。最後孩子很慘,家長很累很失望。不僅沒有成功的希望,還很可能扼殺孩子的天性,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現象在學前班和小學最為明顯。
成功的父母是不會勉強的。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誌忠先生在農家長大。在那個只求溫飽的年代,他的學習過程沒有壓力,功課總是很好。因為他很喜歡畫漫畫,在中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受雇投稿。作者簡歷裏沒有註明年齡,招生單位也不知道。他發通知讓他去臺北工作,於是在15歲的時候,他離開了家鄉,只身壹人去了臺北。
大概是因為這段經歷,蔡誌忠先生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反復強調自由和自然。自由就是給孩子充分的選擇自由;自然是根據孩子的天性來引導情境。
有壹次,當他的妻子去法國出差時,蔡誌忠先生送他的孩子去上鋼琴課。公交車還沒到目的地,女兒就說不想上鋼琴課,想學的其實是笛子。聽到這個,蔡誌忠先生沒有猶豫。他立即調轉車頭,壹路開車回家。孩子不安地問,“可是媽媽剛交了四千塊的學費。我該怎麽辦?”蔡誌忠先生回答說:“嗯,算了吧,因為人比錢更重要。”
蔡誌忠先生說,4000元對他來說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但他認為錢還可以再賺。但是,孩子的自由是用錢買不到的,童年壹去不復返。強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項目,會在孩子心裏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蔡誌忠先生認為,父母不僅要具體安排孩子的成長道路,還要在宏觀上順其自然。他說,臺北很多家長經常告訴孩子,“妳不是池塘裏的魚,而是人堆裏的龍。”催孩子成為龍鳳胎當然無可非議,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往往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孩子最終發現自己只是“池中魚”,沒有能力達到父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