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積澱、凝聚著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沈澱、凝聚著千百年的傳統文化。而春節更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集中地體現了農耕社會生活中人們所需求的基本祈盼,如豐收、團聚、平安、興旺、親情與和諧等。顯然,這也是現代人的***同祈盼。由於春節特殊的時間意義,它天生就帶有除舊布新的含義。從春節的眾多習俗來看,其核心意義有兩條:壹是祈求吉祥、辟除災禍,這其實是中國傳統節日***生的意義,只是在春節時分顯得尤其突出;二是增進人際感情,對於家人親族而言,是團圓、和睦,重溫血緣之間的倫理關系,對於鄰裏同事而言,是通過互相拜賀,消除隔閡,增進感情。由此可見,春節在傳承民族文化中起到了壹種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中國文化以倫理為基本核心,需要在各種文化事項上有所表達,不斷確認。春節正是其中壹個典型的場景,在此,許多倫理關系得到了重新確認,也增加了血緣、鄰裏、同事乃至家國、民族的凝聚力。
社會轉型催生節日情結異化因素
今天,人們對春節的傳承,不僅是中國過年情結的傳承,更是中國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的傳遞。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商業文化的沖擊,以及中國社會快速轉型,中國已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社會結構的變遷,也給社會的價值體系造成了多方沖擊。從傳統農業社會多子多孫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孝順”文化,到當今城市社會獨生子女為核心家庭的“自我”文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家庭結構、消費能力和消費行為出現了巨變,不同時代人群的社會境遇、價值觀念和文化偏好,也隨著社會的轉型,正在家庭、社會、文化各領域呈現出差異與多元化趨勢,特別是代際之間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沖突更是催生了節日情結異化因素。
現代化的條件擴展了春節文化的傳播平臺,成為推動傳統文化進步和創新的無形之手
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人們會對生活意義進行重新審視和確認。古代的春節最初被人們廣泛認同的功能,主要是驅鬼、祭祖、慶豐收,那是春天的主調。而在今天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休閑型、娛樂性消費成為人們的內在需求,這種需求必然會轉化為社會生活的時尚。傳統春節的意義雖然在目前來說還占主要地位,但並不等於說傳統春節的習俗我們都要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有些已經失去群眾基礎的喜好(比如廁神的習俗)就會逐漸被淘汰;有些形式新穎符合春節意義的過節方式,就有可能被民眾接受並推廣。現代人過年,在履行團圓、拜年、走親訪友等傳統風俗之外,還出現了種種新潮的形式,使得過年有了新的創意、新的情趣。比如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電話賀年、手機短訊賀年等。網絡的普及,也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流行網上過年,只要登錄互聯網,大紅燈籠、鞭炮、鮮花、新春套餐、網上賀卡等等,壹幕幕喜慶的場景映入人們的眼簾;還有網友將自己過年的情景拍成視頻傳給外地的親朋,利用現代科技的發達來演繹新的拜年方式。可以說,現代化的條件擴展了春節文化的傳播平臺,產生了春節文化新的表現形式。民眾對春節習俗的重視、選擇和改進,成為推動傳統文化進步和創新的無形之手。
努力打造春節文化品牌
春節習俗的變遷,體現了文化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使中華民族的春節傳統文化繼續綿延不斷地傳承下去,需要對春節文化的內涵和形式在壹定意義和程度上進行創新,這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壹個重要課題。
——與時俱進地豐富傳統春節的文化內涵。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所以綿延至今從未間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承續傳載功不可沒。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許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卻日益萎縮——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三大節”已被輿論批評簡單化為“粽子節”、“月餅節”、“餃子節”,其他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更是蹤跡杳然。端午、清明、中秋、重陽、除夕……我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其中存留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內涵博大精深。如果忽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就會導致部分民族文化的枯萎失傳。民族民間文化是承載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也是維系國家統壹、民族團結、保持自身獨特魅力以及競爭力的根基。傳統文化生態不僅要保護,更要與時俱進地豐富其文化內涵。對於春節,要有弘揚知識、藝術的廣泛載體和盡情娛樂的健康載體,為春節註入新的活力元素。應突破近年來落套的“電視春節”形式,回歸原生態春節精神——倡導充滿歡愉情懷活力的快樂節目。
——註重文化的代際傳遞。使兒童、青少年在早期社會化過程中,就能接受到社會提供的對春節文化內涵的傳遞信息,形成對春節節日情結的社會價值認同。
——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文化發展需要自醒,要挖掘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和精華,盡可能將傳統和時尚結合起來、民族化和國際化結合起來,爭取把春節等傳統節日變成多國時尚,而不是坐在傳統的板凳上,享受“古老”、“優良”的優越感。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的春節正越來越受到外國人士的關註,從中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帶來良機。
——推進春節文化應具有現代市場意識。文化繁衍可能不需要市場,可文化推進卻不能缺乏市場意識。比如,時下各種商業產品憑借代言人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創造商業奇跡,節日文化也同樣可以借鑒這種方式。西方聖誕文化中的聖誕老人形象,就頗能喚起人們的文化認同和符號認同。我們的春節,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作者系中***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