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淺談工程招投標立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工程招投標立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以下是仲達咨詢帶來的工程招投標立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作為我國建築業管理體制改革和建築產品交易方式改革的壹個突破口,實行招投標制度是在政府的強制下建立起來的。從1981開始,經歷了試點、實施、逐步完善三個階段。經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它已經成為規範建築市場的壹項重要制度和主要交易方式。由於舊制度的功能和慣性沒有消失,新制度的功能沒有完善,建築市場交易成本過高,交易秩序混亂,影響了招投標制度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招投標立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1.我國招投標立法存在的問題

1.1法律規範中不壹致的招標投標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以下簡稱《招標投標法》),廣義是指包括《招標投標法》等法律法規在內的規章之上的與招標投標相關的規範性文件。目前,我國關於招標投標的法律規範性文件有400多部,地方性法規等規範性文件數量更多。目前,我國招標投標法律和規範性文件之間的不壹致或沖突較為嚴重。根據2002年有關部門對322件招標投標法律規範性文件的初步調查,發現有1100多條條款[1]不符合《招標投標法》的有關規定。招投標制度不統壹的問題給招投標當事人包括監督機關在遵守和適用招投標法的過程中帶來了困惑。例如,關於招標公告,《招標投標法》第16條規定:“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公告,應當通過國家指定的報紙、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發布”。在其他法律法規中,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依法必須進行公開招標的項目,應當在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指定的報刊、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發布招標公告,同時在中國工程建設和建築業信息網上發布招標公告。”

1.2法律法規不完善。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逐步實行招標制度,在利用國外貸款、承包建設工程、進口機電設備、分配出口配額、分配科研課題等領域實行招標。1999年8月30日,《招標投標法》通過,2000年10月30日起施行。此後,各部門、各地方也頒布了壹系列配套規章制度。確實促進了招投標市場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作為國家上層建築的法律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法律應該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比如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我國《招標投標法》第10條規定,招標分為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第17條規定:招標人采用邀請招標方式的,應當向三個以上資信良好、具備承擔招標項目能力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出投標邀請書。而《招標投標法》沒有規定評標時有效投標(排除無效投標後)少於三個,無法達到公開招標、邀請投標的目的。針對這種情況,僅在《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辦法》第四十八條中規定,評標委員會否決不合格投標或者確定為無效投標後,因有效投標不足三個,評標委員會決定否決全部投標的,應當依照本法重新招標。這壹規定雖然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但顯然缺乏法律依據。因此,招投標法律法規本身也需要完善。

2.我國招投標立法存在問題的原因。

壹是我國法制不夠完善,政府管理體制存在問題。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招投標法,但是各地的配套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直接導致很多項目沒有按照法律法規辦事。此外,我國改革開放時間不長,建築市場改革剛剛開始,計劃經濟影響較深。中國大部分項目的投資主體仍然是國家。在項目建設中,“四位壹體”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壹方面,“三超”(超概算、超概算、超概算結算)現象大量存在,造成大量浪費;另壹方面,也給管理者提供了利用職權腐敗的機會,擾亂了建築市場秩序。建設項目的投資管理、組織實施管理和建設監理集成為壹個管理體系。這無異於運動員同時又是裁判員。期間很難保證規則制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有些法律法規對政府沒有約束力,很多承包商也無能為力。

第二,中國的經濟體制正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從許多國家的發展過程來看,當壹個國家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時,

變革階段往往是腐敗的高發期。因為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法律法規作為上層建築不時與經濟發展脫鉤。

第三,中國整體國民素質不夠高。因為經濟不夠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加上傳統文化滯後的影響,人民素質不高。有的人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走歪門邪道,有的人為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不惜冒著觸犯法律的風險,與真正的業主、評委或相關監管部門勾結,操縱招投標結果。

3.我國招投標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法律沖突法的適用原則應當遵循法律適用規則的基本原則。①優法優於劣法;(2)同壹位階的法律規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並在各自權限範圍內實施;③特別法優於壹般法。壹般而言,該原則僅針對同壹機關就同壹事項制定的不同規範性文件所引起的沖突;④新方法優於舊方法。由於法律的修改和更新,原法律發生了變化,新規定與舊規定相抵觸時適用此原則。⑤不溯及既往原則。

雖然上述原則適用於法律沖突的解決,但仍然不能解決所有沖突。當這些原則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適用於同壹沖突時,應該如何選擇這些原則?有兩種解決機制:壹種是裁決機制,這意味著當這些法律規範的沖突不能根據適用的規則適用時,有關當局就如何適用作出決定;二是變更和撤銷機制。所謂變更和撤銷機制,是指有權實施法律規範的監督部門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變更和撤銷違法法律規範的監督機制。

3.2清理法律法規中相互沖突的規範為了避免法律法規之間的沖突或法律法規本身之間的矛盾,應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對招投標中相應的法律規範進行清理,及時發現相互沖突的規範,解決以下問題:是否超越制定權限;是否有行業或地方保護法規;是否存在違規增設審批環節;是否存在發布招標公告的非法媒體;資格審查的規定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組建評標委員會的方式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標底的規定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評標標準和方法的規定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確定中標人的規定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關於期限的規定是否違反招標投標法。

3.3加快制定我國招標投標配套法規。自20世紀80年代招標投標制度實施以來,頒布了相當數量的招標投標法律法規,但招標投標立法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快制定招投標的配套法律法規。首先,招投標制度的實施有賴於保持招投標規則的壹致性,即能與招投標市場相統壹。其次,要提高地方配套法規的質量。地方政府在立法時不需要重復上位法的內容,既節約了立法資源,又有利於相對人執行和遵守。第三,加大司法機關審理招投標合同的司法解釋力度。通過招標訂立的合同的履行和修改更為復雜,招標合同多為建設工程,技術性更強,加劇了問題的復雜性。因此,建議就審理招投標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制定專門的司法解釋。

3.4質疑程序應貫穿整個投標過程。首先,招投標法律法規的完善還有壹個過程。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總會出現壹些關於法律適用和招投標活動的問題。如果投標方對這些有疑問,他們可以立即向獨立的上訴機構提出質疑程序。為了彌補這種監管的缺失,發達國家在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標活動中建立了招標投訴機制,即當投標人發現投標人或其他投標人有違規行為時,可以向相應的機構投訴,以便這些機構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違規行為。世貿組織的《政府采購協議》詳細規定了質疑程序,即只要當事人發現有違反法律或不利於其利益的情況,就可以書面形式提出質疑,這些機構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制止違反行為。

其次,質疑應由公正獨立的審查機構審理,其成員在任職期間應不受外界影響,同時應接受司法審查。由於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裁決提問者的問題,因此審查機構必須保持中立,與投標當事人和投訴的標的沒有直接利害關系,這樣才能在受理和處理投訴時保持公平公正的立場。同時,由於招標方壹般代表政府,投訴受理機構壹般應相對獨立於負責招標的政府部門,從而有效防止政府行政權力的濫用。

最後,質疑程序應規定快速的臨時措施,以糾正違反法律和法規的行為並維持商業機會。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八卦掌基礎知識
  • 下一篇:文章註釋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