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古代剛柔韜略的背景由來
以柔克剛最先為老子韜略思想的精華和核心。老子從自然界的大量現象觀察到了這些結論:“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老子·七十六章》)“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堅強處下, 柔弱處上。 ”(《老子。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柔弱勝剛強 。”(《老子》三十六章)
《老子》曰: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所以,堅強剛硬,只是壹時解決了問題,卻不是長久之計,柔弱才可以長久。《淮南子·繆稱》載“ 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守柔矣 ”,民間也有類似的故事。遲暮之年的大賢商容問老子:“妳看看我的牙齒還有嗎?”老子回答:“沒有了。”商容又道:“妳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恍然大悟,在身體上,牙齒最硬,可謂“剛”,而舌頭則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紀大了,牙齒都脫落,而舌頭完好,柔弱的原來比堅硬的更厲害,自此明白了為什麽要“守柔”。這個傳說或是從《呂氏春秋》、《淮南子》等著述演繹而來,卻間接詮釋了老子的心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就像是水。水有利於萬物卻不爭搶,處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更接近道。在卑下的地方,把心態放低,似水之親、似水之真、似水之無為、似水之能,自在逐流。因為不爭,就不招惹怨尤。“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第八十壹章)。“不爭”並非消極,“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二十二章)。“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魚堅強好動,卻離不開柔弱的河水。因為離開了水,魚即成死魚。所謂國之利器,是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征,是剛強的代表。不可示於人,即隱藏起來,將象征自己軍事力量強大的國之重器隱藏起來,就是以柔弱以示人,而不是以剛強示人。這是通過魚不可脫於淵而得到的推論。
道家強調“柔中見剛”,“至柔”,雖然儒家也有溫柔敦厚的壹面,儒家的“柔”不是柔弱,而是對他人人格的壹種尊重。孔子總是用最美的動機去揣測他人,這才有“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這樣的自信,強調“人性本善”“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儒家更強調“剛毅”,“剛中見柔”,是壹種剛毅的哲學。孔子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孟子言:“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儒家的剛毅不屈,體現在對家國的擔當,儒家可以以身殉道,是特別動人的。與“明哲保身”的道家哲學相比,儒家文化氣度更恢弘,格局更宏大,這種家國情懷、胸懷天下,是道家文化無可比擬的。儒家文化不僅想到了保全自己,還想到了民族和國家(忠君其實就是忠於民族國家的表現)。“獨善其身”比起“兼濟天下”來,相對而言,要容易得多。如果每個人都想“獨善其身”,那麽國家民族的大廈由誰來支撐?儒家文化的剛毅不屈,哺育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誌士,報國、救國、開拓祖國的疆土,加強祖國與世界的聯系,將祖國的文化推出去,將世界的文化引進來。屈原、蘇武、嶽飛、文天祥、於謙、袁崇煥、史可法、秋瑾.......,都是彪炳千秋的仁人誌士。也正因為有了這樣壹批誌士仁人,心懷祖國和人民,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才能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無論什麽樣的敵人,也打不垮。道家的“以柔克剛”和儒家的“剛毅不屈”***同成就了華夏文明,延綿不絕!
三國以前,人們對剛柔的認識已形成壹些重要的觀點。《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系辭下》言:“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淮南子·兵略訓》指出:“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柔能制剛,弱能制強。”(《三略·上略》)
三國時代,人們對剛柔的認識更進壹步,諸葛亮《將苑》:“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以柔克剛,成為弱小集團或勢力尋求勝利的有力武器。
二、三國時代剛柔韜略的運用概況及“剛”與“柔”的含義
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更多的是以剛克剛,實力碰撞,但那些掌握剛柔韜略的勢力,則發展迅速,所向無敵。壹旦敵對的雙方旗鼓相當,不相上下,那麽剛柔韜略的運用則更為重要。因為剛強而無柔韌,部隊的戰鬥力勢必喪失殆盡。當然,純柔純弱,則其勢必削。只有能柔能剛,不柔不剛,剛不可折,柔不可卷,才能真正達到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何為“剛”與何為“柔”?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從壹般事物來看,剛為硬,柔為軟。
其次,從人的性格來看,剛為火,柔為水;剛為燥,柔為溫;剛為開朗,柔為矜持;剛為率性、果斷、殺伐決斷,柔為持重、老成、謹小慎微;剛為堅強,不服輸,樂觀向上,柔為平和,易滿足,適可而止;剛為春雷驚夢不留痕,柔為細雨潤物悄無聲;剛為秋風掃落葉,風風火火闖九州,柔為冬雪潤山河,揮灑淡淡清新,剛為原則立場問題堅持己見、毫不退讓,柔為非原則性問題,靈活變通、擇善而從。
第三,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指文學藝術作品中所體現的兩種不同的藝術格調。剛,即陽剛、剛勁,泛指雄渾的筆觸,明快的節奏,鮮明的色彩,以及所描繪事件之磅礴浩大,塑造人物的粗獷豪烈、錚錚鐵骨等;柔,即陰柔、柔美,泛指細膩的筆觸,娓婉悠揚的節奏,清新淡雅的色彩,以及含蓄深沈的韻味等。
最後,結合本文從爭霸戰爭的角度來看,剛為軍事抗衡,實力碰撞,攻城略地,激烈爭奪。柔的內涵理解為軟性的、妥協的、和平的方式,如聯盟的思想、統壹戰線的思想。
三、三國韜略家運用剛柔韜略的核心精髓:
1、剛柔相濟,優勢互補。
曹操迎接漢獻帝,進而以此為政治資本,是剛中帶柔,柔中藏剛。網羅群英,任其所長,不為個人喜怒為斷,是藏剛露柔;而賞罰分明,禦之以道,是柔中寓剛。諸葛亮說服孫權抗擊曹操,言辭中剛柔相雜,促使孫權下定決心主戰。南征孟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剛柔並重,實效顯著。孫權對曹魏的政策,內強則剛,內弱則柔,作為調節器,用於同蜀漢的外交鬥爭。司馬懿對付曹爽集團,外柔內剛,先柔後剛,剛以柔為用,柔以剛為體,終於取得權力鬥爭的勝利。
2、以柔克剛,取勝之道。
三國韜略家所輔佐的集團,大都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寡到眾的發展過程。在這壹過程中,往往面對極其險惡的形勢、強大的對手、難以逾越的障礙。從而,如何戰勝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人,就成了當務之急。嚴峻的形勢,促使了對剛柔韜略的研究,促進了對以柔克剛原則的探索。
三國韜略家們積極尋求軍事實力以外的途徑,發展自己,並逐步將其轉化為實力,從而將以柔克剛的原理轉化為可操作性的法則。克剛之柔的內涵,被三國韜略家們詮釋為傳統觀念,如王權至高無上的思想,仁義道德的理想等。柔的內涵被賦於新的政治模式,如太平道、五鬥米道的政治綱領。柔的內涵被理解為軟性的、妥協的、和平的方式,如聯盟的思想、統壹戰線的思想。柔的內涵被確認為壹種文化內核,如以漢族文化吸引周邊少數民族的思想等等。從形式上觀察,與軍事抗衡相對的政治、外交、經濟、貿易活動的頻繁開展,也可以認為是對柔的內涵的壹種拓展,總之,三國時代的韜略家們以其卓有成效的實踐活動,將古代難以實際運用的以柔克剛韜略理論上升到壹個新的高度。
3、取之以剛,守之以柔。
韜略家們認為,攻城掠地、克敵制勝,無不以剛為主,以柔為輔。而壹旦結束激烈的爭奪,則剛退柔進,柔主剛副。董卓以剛繼剛,劉彰柔而又柔,袁紹剛柔錯位,劉表剛柔無適……最後均遭失敗,不能成就霸業。曹魏篡漢,司馬氏代魏,均取之以剛、守之以柔。民眾並不呼嘯反對,社會並不因此而亂,關鍵即在於其所制定的政策、方針不是以暴代暴,而是以柔克剛。孫權的繼承者們,尤其是孫皓,守之以剛,守之以暴,從而加速了滅亡。
四、剛柔韜略的現代借鑒意義:
1、人成立家庭,必須具備剛柔相濟的良好性格。壹個人的性格剛柔相濟最好,但現實中往往不是剛毅有余、柔韌不足,就是柔韌有余、剛毅不足。壹個家庭夫妻二人中最好有壹人性格剛柔相濟,否則要麽都過於剛強則爭吵不斷、危機四伏,要麽都過於柔韌則死氣沈沈、毫無生機活力。
2、人立身處世與建功立業,必須具備剛柔相濟的胸襟韜略。切忌太“剛”,鋒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為“柔”者所敗,壹意孤行、匹夫之勇並不可取。柔,並非怯懦,而是壹種以退為進的權變,壹種驕敵之誌而暗蓄力量的極高計謀。自己示弱,可以俠敵人不註意,而得保全。“柔”在保全自己,以期未來有所作為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常說:“身在屋檐下,哪有不低頭?”壹個人,要有服輸的氣量。此時低頭,正是為了他日擡頭。特別是理想抱負越是遠大,越是要學會低頭。有時候,小的方面屈服,正是為了大的方面伸展。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當初韓信不能忍受“胯下之辱”,何以後來建立不世之功?隱忍以行,將以有為!隱忍以行,厚積薄發!
感謝大家支持,歡迎關註、點贊、收藏、轉發、留言,後續將分享更多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