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壹直在嘗試從遊戲的角度來實踐和研究師生關系的互動模式和策略。通過在遊戲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生成互動模式,讓孩子健康發展,快樂學習,充分玩耍。
第壹,新型師生關系對兒童遊戲的積極影響
1,相等關系:
在幼兒教育中,壹個很重要的觀念是,要把孩子看成是具有自覺的主體意識和獨立人格的主體。在遊戲中,要求教師在與孩子交流時,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尊重和依賴孩子,充分發揮孩子自主的作用。首先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成為遊戲的主人。比如內容的選擇、環境的創設、策劃、角色的選擇,都不是教師對兒童的個體約束,而是兒童意願的行動;其次,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鼓勵孩子對遊戲環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倡導民主氛圍,培養平等觀念。再次,鼓勵孩子在遊戲中大膽向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意見和建議做出積極的回應,鼓勵和肯定這種行為,拉近師生距離,形成坦誠寬容的師生關系。
2.支持關系
在遊戲中,老師要引導、支持、鼓勵孩子循序漸進地發展,從幼稚走向成熟。在具體做法上,首先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根據不同年齡段和孩子自身的個體差異,設定每個孩子的發展目標。其次,在遊戲活動中,要尋找孩子的長處作為突破口,鼓勵每個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期望,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增進師生關系。
3.情感關系:
師生之間的親密,就像孩子和父母之間情感關系的風帆。如果孩子意識到老師能及時關註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那麽孩子就會產生對父母依戀之類的感情,良好的感情就像師生溝通的潤滑劑。因此,教師要善於向孩子揭示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在孩子面前充分揭示自己的情緒體驗,這樣就達到了溝通的目的。老師也要克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免影響師生之間的正常交流。同時,教師要多觀察和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少壹些孩子坦誠的感情,讓師生之間互相傳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進壹步加強情感聯系。
二,幼兒園遊戲中的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發生在幼兒園,並貫穿於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相互影響的行為和過程。遊戲中有四種師生互動模式:
1.師幼互動:由教師發起的互動,而兒童根據教師事先設計的活動處於被動地位,屬於機械式互動。
2.教師型互動:兒童向教師尋求指導和幫助而發起的互動是自發的,但離不開對教師的依賴。
3.幼兒之間的互動:由老師或幼兒發起的互動是相互合作的體現,但也離不開對老師的依賴。
4.幼兒與環境和材料的互動:由教師和幼兒發起的互動行為,由幼兒自己決定的方式方法,活動的方向或方法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而改變,但容易受到活動材料的影響。
可見,師生互動的過程不是老師為所欲為的過程,也不是孩子為所欲為的過程,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有:
壹、太多的老師支配、幹涉和限制孩子的活動和自由,以致
孩子處於被動的互動狀態。b,對個別孩子分析不足。老師傾向於關註性格開朗、外向、活躍的孩子,而對性格內向、不喜歡表現的“灰色孩子”關註少、反饋少,導致個別孩子往往處於消極狀態。
c、老師不參與孩子的遊戲活動,只是單純的“發號施令”。
d、受兒童生活經驗影響,遊戲間活動內容狹窄,影響互動頻率。
e、素材投入不足、環境創設不當影響互動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與兒童、兒童與教師、兒童與兒童、兒童與材料的互動是壹個相互影響、碰撞、調適的過程。只有排除不良因素,以積極的狀態進入遊戲活動,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產生互動,從而達到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的教育目的。
第三,遊戲中互動模式的生成策略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互動模式是壹個非常艱難的實踐過程。要培養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互動模式,必須註意以下策略:
1,情感策略:
遊戲中的師生關系多以情感交流和動機為基礎。柔和的語言和友好的觸摸會對幼兒產生巨大的鼓勵和影響。兒童在遊戲活動中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情緒,以歡快舒適的情緒開展活動有利於提高遊戲效果,這也是師生互動的前提。在遊戲過程中,老師可以用飽滿的情感和富有啟發性的語言來啟發和感染孩子從事活動。我們要用平和、理解、信任、真誠的態度去引導“情緒化”的孩子,加強他們的情感聯系,產生互動。老師要避免忽冷忽熱,喜怒無常。
2.調整策略
師幼互動並不意味著師幼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壹般來說,教師仍然是師幼互動的主導者,但幼兒在師幼互動中並不是完全被動的。師幼互動的過程不是自始至終不變的,而是師幼之間不斷碰撞和調適的動態過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師幼互動的過程總是變化很大。老師永遠是遊戲中的促進者、鼓勵者和支持者,也是孩子真誠可靠的朋友和夥伴。很多時候,師幼互動中的“變”是微調,師幼之間的變化是壹個漸進的過程。老師可以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夥伴,用自己的孩子的心和感情陪伴孩子。因此,在遊戲活動中,更適合隨時轉換自己的角色,讓老師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進行互動。同樣,結合具體情況,孩子會不斷調整自己在遊戲中的位置,拋開“束縛”,把老師當成朋友、夥伴、聽眾,和他們壹起玩。
3.主動性和創造性策略
運用積極的、創造性的策略,可以鼓勵孩子在遊戲中敢想、敢說、敢做,形成獨特新穎的行為。首先,教師要有創新的教育理念,自覺改革傳統教育中制約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做法,營造寬松、平等、自由的遊戲環境。其次,以討論和討論的口吻來引導幼兒的活動,使幼兒的思維處於壹種輕松活躍的狀態,從而提高其探索和創新的可能性。最後,放手讓孩子獨立活動,支持孩子求異探索,接受孩子的失敗,幫助孩子積極克服困難。
4.個性策略
在遊戲活動中,壹個很重要的觀念是,不要把孩子看成是有自覺主體意識的主體,而是人格的主體。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深入分析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如果妳仔細觀察,妳會發現每個孩子都以他獨特的表現為代表:有的語言表達不太好,但手藝相當精湛,有的畫畫很差,但體力活動很強,等等。不難發現,每個孩子都是美好的,都是可以培養的。所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老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各類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展示自己的才華。
以上是我多年在幼兒園遊戲中總結出來的壹些教育對策和方法。但遠遠不能滿足交互方式的進壹步要求。我相信,通過我們進壹步的仔細觀察和全面了解,我們將有效地促進幼兒園的全面發展。
參考資料:
1.劉景波師幼互動的總體特征和功能。
2.秦遠東對師幼互動的分析及其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