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幼兒園藝術活動任務難度設計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對藝術活動難度的估計不足和判斷不準確,使活動整體難度過大或過小。我們試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幼兒園藝術活動難度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A)同壹活動中的操作步驟數量過多。
壹個美術活動涉及的操作步驟數量會影響完成活動的整體難度,操作步驟過多或過少都不合適。過多的步驟會超出孩子最近的發展區,使孩子無法按時完成任務;太少沒有挑戰性,孩子可能會失去參與熱情。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在實際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容易設置過多的步驟。比如壹個幼兒園班級的唐裝裁剪藝術活動,活動的最終任務就是希望孩子們通過小組合作,裁剪制作壹套唐裝。活動整體包括四個步驟:第壹步——團隊成員協商分配任務,畫出好的設計;第二步——用粉筆在布上畫出設計圖;第三步-畫出妳最喜歡的門襟;第四步——根據畫出的設計圖裁剪,將裁剪好的唐裝固定在紙板上;第五步——制作自己喜歡的搭扣,然後將搭扣固定在唐裝上。因為操作步驟太多,活動難度已經超過了孩子最近的開發區,孩子很難完成任務。
(二)單項任務難度太大或單項任務重復性太強
美術活動中單個任務太難或者太重復,對孩子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前者讓孩子難以完成任務,後者可能會造成孩子審美疲勞,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例如,上述案例中的任務2和4對兒童的動手能力提出了挑戰,因為兒童很難在光滑的布料上畫出適當比例的設計圖並進行裁剪。這壹步很難順利完成,必然會影響後續任務的質量。
藝術活動材料選擇不當
幼兒園藝術活動的特點決定了材料在藝術活動中的重要性。材料選擇不當會增加孩子完成活動的難度,影響活動的有效性和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案例中,老師用來做唐裝的布料是現實生活中使用的絲綢布料。這種布料雖然貼近現實,但是太光滑太輕薄,難免會讓大班孩子很難畫出設計圖,很難裁剪。這說明老師沒有充分意識到教材的特點與孩子發展水平的差距。
(四)教學組織形式選擇不當
教學組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班級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體學習。教師在組織幼兒園藝術活動時,往往需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已有的經驗、活動的內容和特點,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以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學組織不當會增加任務難度,減少孩子自主參與活動的機會,降低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美術活動中,為了追求教學效率,教師在所有活動中硬性采用集體教學的教學形式,讓孩子成為實現教師自己教育意圖的工具。這必然會降低孩子自主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不利於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活動和任務。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A)教師缺乏對藝術活動所包含的各種教育要求的詳細分析和思考。
藝術活動包含著壹定的分解步驟,每壹步都包含著對孩子具體的發展要求,這就需要教育者進行細致的分析判斷,從而思考相應的教學組織策略。美術教學活動的步驟太多,任務太艱巨。主要原因是教育者缺乏對活動內容的分段分析,不同活動步驟和任務所包含的對兒童發展的要求不明確。此外,他們對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缺乏了解,這使得藝術活動更難順利有效地開展。
教師沒有將藝術活動材料的選擇視為壹項重要的教育內容。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往往更多地關註活動內容和活動程序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而忽視了活動材料本身的教育功能。事實上,美術教材的特點和兒童動作發展的水平決定了教師對美術教材的選擇。兒童對活動材料的操縱和加工是兒童學習的重要途徑。材料本身的性質就包含了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各種要求。對材料本身的操縱不僅能鍛煉兒童相應的能力,還關系到兒童能否借助材料達到活動目標。在“做唐裝”的情況下,老師選用的絲綢材料已經明顯超出了幼兒現有運動能力的發展水平,不僅影響了幼兒相應操作技能的鍛煉,也對活動的順利完成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教師對不同教學組織的功能缺乏正確的認識
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為兒童提供不同的教學支持,從而有助於激發兒童自主發展的潛能。然而,許多教師對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組織給予孩子的學習支持不夠了解,或者采取過多的集體教學形式,從而剝奪了孩子通過合作協商解決問題的機會;或者壹味的讓孩子自主學習,未能通過集體教學讓孩子明確美術活動的具體目標,從而造成任務目標模糊,阻礙孩子的學習。
第三,針對藝術活動的難度設計相應的策略
(壹)任務設置策略的難度
1,部分任務策略。
部分任務策略是指先呈現部分任務,然後依次呈現其余任務,最後呈現整個任務。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任務本身的負載。catrambone提出的子目標法。Mayer的切分技術和預訓練技術都屬於這種策略。幼兒園藝術活動的任務難度設置主要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技巧和創造性表達兩個方面。基本功和技法的難度壹般小於創意表達的難度。在第壹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技能和技巧往往是主要的。第二或第三類可以在基本技術的基礎上增加技術難度或增加創造性表達,或增加小組合作。比如在“縫制唐裝”的活動中,可以通過子目標分解設計壹系列活動。首先,讓孩子自己畫設計圖,在強調設計的新穎性和獨特性的基礎上,讓孩子選出自己小組中最好的設計圖;其次,讓孩子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討論如何把小組選出的設計圖片放在壹張大紙上,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要求孩子欣賞搭扣並學習制作,將搭扣與設計圖進行匹配;最後團隊齊心協力完成了壹件唐裝。彩排主要是關於活動前的活動。
相關知識作為鋪墊,提前呈現,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讓孩子更好地完成老師預設的任務。
2.自由目標策略。
由於兒童的認知負荷存在個體差異,美術學習中的任務設置應分層次,以滿足不同兒童的需求。Sweller等人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發現,使用自由目標策略,避免任務過度定向,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遷移成績。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應適當考慮設計不明確的任務或設計多個任務難度序列,同時避免任務目標的過度定向或漫無目的。由於同年齡班兒童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教師可以設置不同水平的任務。比如在制作唐裝的美術活動中,老師可以給能力強、任務完成早的孩子增加創意表達或裝飾任務;對於能力弱的孩子,要求完成基礎建模。應該註意的是,教師應該允許孩子以個性化和創造性的方式表達自己。
(B)任務的視覺呈現
不恰當的活動、任務或材料呈現方式會增加兒童的外部認知負荷,因此改變任務和材料的呈現方式可以減輕兒童所承受的外部負荷。美術是視覺藝術,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來豐富幼兒的審美表象,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幼兒的審美想象力和審美創造力。另外,兒童思維的具象化也決定了美術活動要采用視覺呈現方式。常用的任務呈現方式主要有圖片、動畫以及各種呈現方式的綜合運用。以圖片為代表的視覺呈現包含豐富的內容,可以激活兒童大腦中的認知圖式,減少兒童工作記憶中的“冗余”信息,從而減輕兒童的外部認知負荷。但是,當圖片不能很好地呈現“動態”的教學內容時,就需要用動畫來展現任務。比如大班美術課的“趣味沙畫”,老師先讓孩子欣賞沙畫大師創作的沙畫DVD視頻,然後讓孩子自己自由創作。由於任務的復雜性和教學過程的互動性,簡單的視覺呈現有時並不能很好地降低兒童的認知負荷。這時,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圖片和動畫來呈現任務。另外需要註意的是,在呈現任務時,如果單壹的信息呈現方式能夠傳達完整清晰的意思,可以獨立呈現,避免增加兒童認知的外部負荷。面對復雜任務時,兒童可以同時使用不同的感覺通道,實現對任務的多重表征,但最好是在接近的空間和時間內呈現多重任務,否則會導致兒童註意力分散,增加兒童不必要的外界負荷。
(3)評估活動和任務的難度。
無論是事前判斷教學活動的難度,還是事後評估難度,對教學活動的改進和完善乃至教師的專業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前面提到的很多美術活動難度設計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缺乏對活動難度的評估能力。Winne指出,完成壹項任務所需的認知過程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認知加工過程中操作步驟的數量;完成這些步驟所需的時間;認知過程的結果達到預定標準的可能性。這三個因素與任務的難度有關。因此,通過操縱這三個因素,我們不僅可以控制任務的難度,還可以將其作為評價活動難度的標準。比如在“做唐裝”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影響任務難度的三個維度提前評估活動難度,即通過判斷步驟是否過多、時間是否過長、兒童發展水平與活動標準是否有較大差距來確定任務難度的適宜性。同時,這種評價過程也將有助於教師反思活動中所涉及的各項任務的具體要求,從而促使教師選擇更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或者刪除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步驟,從而促進活動的有效順利開展。
慶祝建軍95周年活動計劃1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壹建軍節”即將到來。結合建軍周年紀念活動,做好節日期間擁軍工作,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區各族人民的國防意識和擁軍意識。體現黨和政府對練兵部隊官兵的關愛,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同呼吸、* *同命運、心連心的大好局面。經區委研究,決定在“八壹建軍節”前夕,為駐訓官兵開展慰問活動。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八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