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廣東精神本質上是什麽精神?

廣東精神本質上是什麽精神?

壹個是做世界第壹。這是壹種勇於奮鬥的精神,壹種創新的精神,壹種不畏艱難,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廣東人和大陸人最顯著的區別之壹。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就在其名著《中國人》中寫道:“在廣東,就在中國的南方,我們遇到了另壹種中國人。他們充滿了民族活力,每個人都是男人,吃飯幹活都是男人的風格。他們有事業心,無憂無慮,浪費,好鬥,愛冒險,有事業心,沒有耐心。在中國文化的表層之下,是原住民吃蛇的傳統,這顯然是古代中國南方粵語血統的強烈混合。”(林語堂:中國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4頁)譚先生在《嶺南文化與藝術》壹書中也指出,“兩千多年的海上絲綢之路給這個發源地帶來了壹種與中原明顯不同的精神面貌或形成了壹種觀念形態。是海洋激發了他們冒險的勇氣和探索彼岸的雄心以及自由的精神。”(譚:《嶺南文化與藝術》,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頁)近代廣東人繼承和發揚了傳統廣東人敢於冒險、勇於奮鬥的精神,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率先垂範,奮勇殺出壹條血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這個前沿陣地,正是現代廣東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書寫了壹個又壹個令人振奮的“第壹”,“第壹”如建立“第壹個”經濟特區,“第壹個”開辟“集資招商修路架橋”的新途徑,“第壹個”取消各種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門票”,“第壹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成立了中國第壹個報業集團,成立了第壹個省級精神文明學會,探索了第壹個“三分治”的政治體制等。,這也使廣東省取得了壹系列輝煌的成就,如“率先”突破兩個“萬億”大關——2002年廣東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6778。

二是求真務實的精神。這種精神本質上是求是精神、實幹精神、講求實效精神、辦實事精神;即它是壹種從根本上反對空談、浮誇、形式主義、虛名、排場等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無疑是中國人的普遍精神。幾千年來,傳統中國的生活是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農耕經濟培養了傳統中國人樸實、崇高、務實的精神。因此,林語堂先生補充說,“在中國,壹個人不需要學習如何成為壹個現實主義者,因為他生來就是這樣的。”(林語堂:中國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38頁)然而,現代廣東人卻突出了這種精神,並使之更加現代。改革開放前,廣東是壹個相對落後的地方,工業基礎薄弱。但是,發展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必須走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廣東人民要闖出壹條路來,就必須依靠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依靠求真務實的精神,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為廣東人面對的是壹條沒有人走過的路,他們既不能從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也不能從前人的經驗中找到固有的模式,更不能靠幻想和論證來解決出路,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靠自己的實踐去探索。事實上,正是憑借這種可貴的實事求是精神,現代廣東人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探索出了壹系列成功的經驗,不僅改變了廣東原本落後的面貌,也為推動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三是開放兼容的精神。這是壹種自覺向外學習,兼容並蓄,寬容大度,學習眾家之長,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而不是閉關自守,自大,盲目排外,沾沾自喜。正如李全世先生在其主編的《嶺南文化》中所說:“嶺南位於東亞大陸的邊緣,南海的海岸。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形成的嶺南文化,必然是‘窗欞之下,不堪風霜’,必然與其他外來文化發生碰撞和交匯,形成開放的文化心態,與相對封閉的內陸文化明顯不同。”(嶺南文化,李全世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第23頁)壹個開放的文化必然是兼容的。因此,嶺南文化壹直處於與不同文化相互對流和交流的狀態,並不存在嚴重的沖突和對抗。生活在這種文化土壤中的廣東人,必須具備這種開放兼容的精神。毫無疑問,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優越的自然和社會條件進壹步強化了現代廣東人的精神。也正是現代廣東人的這種精神,在“汙染不排外”的方針指導下,批判改造和吸收其他外來文化的精華,結合廣東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形成和發展了壹系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新思想、新觀念,有力地促進了廣東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

第四,獨立精神。這是壹種自主發展、自強不息的精神。壹方面,歷史上廣東商貿比較發達,基於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獨立主體的存在成為必然,個體觀念和獨立意識壹直比較強烈;另壹方面,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中國傳統文化分南北,以孔子為北派之首,老子為南派之首,孔子的意見排在南方,就像老子的意見排在北方壹樣。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屬於同壹文化體系中的核心文化和邊緣文化。在這種隸屬關系和母子關系的制約下,嶺南文化憑借其地理位置,明清以來嶺南發達的手工業和對外貿易,以及外來文化的歉收,使得中原傳統文化的影響逐漸消退,變得更加自由包容,從而使得中原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整體主義無法對廣東人形成強大的影響,也為嶺南文化自主自由精神的生長提供了重要條件。隨著廣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誕生和形成,為弘揚現代廣東人的獨立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弘揚現代廣東人的獨立精神也成為廣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文化條件,賦予了廣東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大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廣東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

五是求財敢富。這是壹種勇於追求財富,勤於致富的精神。廣東商業經濟發展歷史悠久,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根本區別在於自然經濟的自給自足性和商品經濟的無限逐利性。在商業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獲得最大的交換價值。通俗地說,人們希望通過商業和經濟活動致富。所以,求富心態是商品經濟發展中必然存在的壹種普遍心態。這種心態,由於嶺南文化的邊緣性,並沒有被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中原傳統文化中的窮開心精神嚴重壓制,而是長期保存了下來。雖然,在解放後的幾十年裏,左派意識形態占主導地位,雖然這種求富的心態受到了極大的壓制,但並沒有被撲滅。於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強大春風下,它又迅速成長起來,在黨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形成了壹種新的求富、敢富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過去長期被壓抑的社會生產力像火山壹樣爆發出來,形成壹股勤勞致富的巨大力量,推動廣東人民特別是珠三角人民擺脫貧困,告別落後,奔向小康和繁榮。當然,現代廣東人的求富、敢富精神,也是壹種* * *共富精神。因此,先富起來的廣東人壹直在為支持和幫助欠發達地區的人們而不懈努力。無論是扶貧工作還是慈善活動,廣東人壹直走在前列。

第六,科學理性精神。這是科學精神,也是理性精神。雖然,就中國的傳統文化而言,由於其經濟基礎——以農耕為主體的自然經濟的制約,這種科學理性的精神壹直是最缺乏的。嶺南文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壹定影響,其科學理性精神相對薄弱。但由於廣東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廣東悠久的商業和經濟傳統,嶺南文化與其他外來文化的長期交流,以及嶺南文化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嶺南文化比中原傳統文化更早、更具有壹些科學理性精神。特別是廣東毗鄰港澳,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先行壹步,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有更早、更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都為廣東人形成現代科學理性精神奠定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和環境。因此,相對而言,現代廣東人具有越來越鮮明的科學理性精神,這使得廣東人更加務實求實,更加尊重市場經濟的客觀經濟規律,也更容易接受和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等壹系列新思想、新觀念。正是廣東人的這些適應當代世界發展潮流的新精神、新思想、新觀念,有力地推動了廣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發展。

  • 上一篇:幼兒園敬老優秀教案設計
  • 下一篇:建信人壽團體保險主要通過直銷和兼業代理以及個險代理銷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