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西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有12個土著民族,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彜族、水族、仡佬族等,還有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白族、藏族、仡佬族等。壯族是廣西最大的少數民族。
2.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彜族、水族、仡佬族等12個民族,其中廣西是中國瑤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約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60%。
3.廣西是中國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約占中國仫佬族人口的90%;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中國唯壹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中國最大的毛南族聚居區,有7萬多人。廣西是中國唯壹的京族聚居地,境內其他44個少數民族都居住在這裏。
4.11生活在廣西的少數民族,除回族聚居的漢語方言外,都有自己的語言,即壯、景、瑤、苗、侗、仫佬、毛南語、景、彜、水、仡佬語。使用水語,仡佬族語言人口在減少,已經成為瀕危語言。
漢語方言有六種:粵語、西南官話(桂柳官話)、客家話、平話、湖南話、福建話。
擴展數據:
1,壯族。
壯族,原名諸當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
壯族起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中記載的“Xi甌”和“駱越”,分布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1965 10 6月12日,根據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提議,並征得壯族人民的同意,國務院正式批準將“通”改為“壯”。
壯族的大多數節日和漢族的壹樣。漢族的傳統民間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春秋社交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等,也是壯族的節日。壯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有“三月三”歌會、“牛魂節”、“中原節”。
2.瑤族。
瑤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壹。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之壹,是中國南方分布最廣的民族,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壹。傳說姚是盤瓠和之女,三公主的後代。
瑤族傳統節日很多,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各地節日也不盡相同。大型節日包括春節,清明節,社會節,王磐節,“許願節”和“打希望節”。春節期間,瑤族人民舉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如唱歌、打銅鼓、賽陀螺、射弩、狩獵、拋繡球、鬥畫眉等。
3.苗族。
廣西苗族主要聚居在融水、隆林、三江、龍勝自治縣,其余散居在資源、西林、融安、南安、都安、環江、田林、來賓、那坡等縣(自治縣)。廣西苗族自稱“畝”、“孟”、“大吉”,他稱之為偏苗、白苗、紅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
除了自己的傳統節日——苗年,廣西的其他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只是活動方式不同。
4.侗族人。
侗族的祖先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千手”,壹般認為侗族是從古百越的壹個分支發展而來的。侗族以農業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種植歷史悠久,林業、農業和林業生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廣西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侗族的節日是春節,祭祀牛神(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年貨(農歷七月)。在壹些地區,人們在10月或11月慶祝董年。由於民族間的交流,侗族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5.姆洛(姆l∥)家族。
仫佬族,民族語言為仫佬族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侗水語支,無民族文字,常用漢字。在廣西,大部分仫佬族聚居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東門、四壩、黃金、隆安、天河和小長安。少數分散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江、河池、融水、融安等縣。
仫佬族有非常豐富的節日文化。壹年有很多節日,幾乎每個月都有。這是因為仫佬族除了春節、元宵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竈王爺節之外,還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在仫佬族,即使是各民族都享有的節日,也有著獨特的民族風味。
6.毛南族。
廣西毛南族自稱阿南或愛南(單名)、炯南(俗名),意為“此地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毛南族”。壯族人稱毛南族為布南、文毛南,也翻譯為毛南族。
“龍舟節”是廣西毛南族最大的民間節日,在農歷五月舉行。在20世紀初以前,人們每年都聚集在寺廟內外進行活動,因此也被稱為“廟會”或“五月廟會”。
7.布依族。
布依族由古遼人演變而來,以農業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開始種植水稻,享有“稻作民族”的稱號。
布依族有很多傳統節日,除了元旦,端午節,中秋節,和漢族差不多。“三月三”、“四月八日”、“六月六”等節日都各有特色。
8.京族。
京族主體在東南亞,廣西京族主要分布在防城港,主要集中在東興市江平鎮的舒威、山新、屋頭三島,被稱為“京族三島”。
京族的民族節日主要有“哈節”、“春節”、“中元節”、“吃新米節”等。“哈節”是京族20歲時的壹個盛大的民族節日。它舉行四項重要活動:祭祀神靈、祖先、娛樂和鄉村飲酒。“哈節”的日期因地而異。舒威島和屋頭島在農歷六月初十,山新島在八月初十,紅堪村在正月十五。
“哈節”在“哈亭”舉行,各地都建“哈亭”。每個村子裏的“恨”都是用上等木材制成,結構堅固,具有獨特的民族形式。屋頂中間有雙龍戲珠的喜慶形象裝飾。恨分左右殿和正殿;大雄寶殿內有敬家信仰的神龕。廟裏的柱子上雕刻著帶有民族風情的對聯或詩詞。
9.水族館。
水族是中國南方的壹個單壹民族,是從古代“百越”民族“洛越”的壹個分支發展而來的。水族古文字系統保留了圖畫、象形文字和抽象文字兼容的特點。桂北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都有水族村。
10,彜族。
彜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彜語。新中國成立前,彜族因地域、方言不同,分支眾多,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和自我描述。主要稱謂有彜、黑彜、白彜、紅彜、幹彜、花瑤、米茶。
節日是全國各地彜族生活方式和習俗的集中體現。有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節日;有主要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祭祀節日;有以緬懷英雄和重大事件為主的紀念性節日;有慶祝豐收和勝利的節日;有以唱歌、跳舞和歌劇為主要活動的社交娛樂節日。
11,老撾人。
仡佬族,其族源與古遼(Lm 40)人有親緣關系,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自己的書面語言,所以普遍使用漢語。仡佬語崇拜自己的祖先,崇拜竹王、蠻王的祖先和山神。廣西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隆林自治縣。
仡佬族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清明節、山節、端午節、吃年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鳥祭節和捕蟲節,其中最盛大的節日是春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壹個多民族聚居地,各種文化交織在壹起。久而久之,少數民族也部分漢化了。當然,在民間的料場或者少數民族聚居地,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族風情,我們希望各民族團結壹致,完整地傳承民族特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