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這是必要的。

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時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設?重要的思想養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的精華,積極尋求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結合點,賦予其新的時代氣息,使之成為新時代青年思想道德規範的基礎。?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日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這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競爭的重要內容。

?基礎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是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化代代相傳的重要紐帶。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註重對學生傳統文化的熏陶,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推進語文教學改革,教師應肩負重任。

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傳統教育,家庭要發揮源頭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融入日常生活。青少年是人的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思想道德可塑性很強,辨別事物真假的能力還不夠。因此,我們應該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扶弱濟困、尊老愛幼等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來教育青少年,加強他們的道德修養。

?教育在引導青少年熱愛傳統文化、豐富歷史知識、拓展人文思想、塑造優秀行為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父母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會直接影響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家長還可以通過古典文學沙龍、傳統服飾美學研究、中國戲曲欣賞等方式,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和興趣。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親子學校和親子互動,可以進壹步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和親子關系的調整,從而增強家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

全社會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壹,傳統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壹個動態的概念,是壹個歷史的發展過程,既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又具有時代性。所謂傳統文化,就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習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生活方式等壹切物質和精神文化現象的有機復合體”(文化大辭典)。這裏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融合了中華民族各種思想,包含了各種思想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豐富的歷史遺產。她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和演變的歷史,並作為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中國每個人的血液中,制約著今天中國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

傳統文化是壹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感嘆:“壹個國家、壹個民族,重在文化的傳承。最可怕的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失去了根本文化,這將成為壹個永無翻身之日的局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總和。其精神內核如蓬勃進取、自強不息、重義輕利、誠實守信、兼容並包、強調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等,對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審美和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隨著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同化趨勢日益增強,信息技術對文化認同的消解日益嚴重,大眾文化對傳統文化精神的消解和侵蝕日益突出,作為民族根本文化的傳統文化也受到了巨大沖擊。因此,作為文化傳承的主陣地,高等教育在深入了解大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現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1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專業知識和能力對於人們在人生的幾十年中有效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創造壹些有意義的成就固然重要,但更具決定性的是擁有符合時代要求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今天的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他們是否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成功,而且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實現,關系到我們的國家向哪個方向發展。中國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如前所述,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從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豐富的歷史遺產。她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和演變的歷史,並作為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中國每個人的血液中,制約著今天中國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老子指出了“生而明日強”的概念,大學提出了“生而新鮮,生而新鮮,再而新鮮”。此外,還有無數代流傳下來的佳句,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我善養我廉”,這些無疑都是對人生及其價值的正確反思。只要我們正確引導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就能達到對他們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從而發揮傳統文化在大學生“三觀”教育中的作用。

2.有利於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反映。道德是以善惡、榮辱等觀念評價人的社會行為,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社會規範。中國作為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把“德”作為評價壹個人的首要標準。“以德為負”、“春秋定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有所為老有所不為,幼有所不為”等概念和事實,都說明了道德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尊老愛幼、兄弟和睦、孝順等傳統道德觀念仍然是人們信奉的美德。

然而,正是在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沈澱的中國,有著燦爛文明和瑰麗思想的中國,各種沒有道德底線的現象屢屢出現。捫心自問,我們的文化真的傳承了嗎?是糟粕還是精華?這不就是我們偏離教育初衷,忽視傳統文化教育的惡果嗎?

3.有利於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改革創新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中國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改革創新充分體現和吸收了時代的要求。中國只有全面改革創新,走創新型國家發展道路,全面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創新的民族,中國傳統文化也壹直是創新的文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還是近代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中國人豐富的改革思維和創新能力都展現在世人面前。他們的創新和改革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傳統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這種自強不息的能力,可以不斷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進行調整和融合。這使我們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開發新的文化資源,保持民族的旺盛實力,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保持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也為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整個中國文化發展史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提供了生動的案例描述。

“教”就是“上面施的,下面有效”,“教”就是“教孩子做好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向善救損”,而現在我們的教育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年輕壹代應該具備的“仁、禮、智、信”、“溫柔、禮貌、節儉”、“寬厚、信任、敏感”等優秀傳統品質正在悄然消失。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悲哀!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繼承中華民族的靈魂,不要失去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 上一篇:淺析好句子的摘抄和補充[三篇]
  • 下一篇:描述遊戲的有趣句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