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簡介
歷史的發展
南寧在古代屬於百越領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設立大興縣,今南寧為縣治所在地。從此,南寧建立至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將其命名為永州,南寧簡稱“永”。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14年),中央為了南疆的和平,命名“南寧”,故名南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被確定為廣西省省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58,南寧是自治區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
行政區劃和土地面積
南寧市轄興寧、江南、青秀、西鄉塘、永寧、良慶6個城區,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6個縣。全市總面積22112平方公裏,市區面積6559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150平方公裏。
人口和國籍
全市戶籍人口648.8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44.4438萬+0.000人。南寧市居住著壯族和漢族,其中壯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壹半。全市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歷史,也有著開放、包容、創新的文化氛圍。民間傳統節日除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外,主要有春節、糍粑節、年味節、中原節、寒衣節、竈王爺節等。南寧的民間舞蹈和戲劇豐富多彩,包括舞獅、春牛舞、雍戲、粵劇、石公戲和八音表演。壯族人民創造了刺繡、壯錦、竹編、木工、制陶、雕刻、繪畫、剪紙、紮染和蠟染服裝等傳統工藝。這些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是壯族獨特文化積澱的精華,流傳至今。
自然環境
南寧位於東經107?45—108 ?51?,北緯22?13—23 ?32?市區居住在廣西四大盆地之壹的南寧盆地,平均海拔74-79米,最高點496米。南寧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65438±0.7℃,年平均降雨量65438±0.300毫米,無霜期345-360天。有句話叫“冬去春來草不枯,春來花依舊無拘無束”。
位置條件
南寧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連接東南沿海和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是西南海上通道上最便捷的樞紐,是西部唯壹的近海省會(首府)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在南寧舉辦,使南寧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之壹。
南寧作為華南、西南、東南亞三大經濟圈的中心,沿海與腹地的結合部,擁有日益完善的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高速公路直達桂林、柳州、北海等地;內河水路直達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民航開通了多條國內外航線,通達國內主要城市,國際航班可直達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穿越南寧的鐵路有桂香線、南防線、南昆線、李湛線、李沁線,縱橫貫通的鐵路網直達國內各大城市。
自然資源
南寧擁有豐富的水資源、礦產資源、農副產品、動植物資源、中草藥資源和旅遊資源。南寧位於嶺南有色金屬區。錳、鋅、鉛、金、銀、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雲石、花崗巖等41種,占全國已知礦種的三分之壹。南寧是廣西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基地,盛產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豆類、麻類、茶葉、花卉等。,尤其是香蕉、菠蘿、芒果、荔枝、杏仁、桂圓等40多種亞熱帶水果,壹年四季芳香四溢。中草藥資源有砂仁、山藥、半夏、茯苓、金銀花、肉桂等300多種。
觀光勝地
南寧是廣西的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連接著北方風景最好的國家桂林和南方的國家旅遊度假區銀灘。市區有青秀山、涼峰江國家森林公園、鳳凰湖、楊梅古鎮、石門森林公園、人民公園、南湖公園等景點。郊縣的景點有夷陵巖、大明山自然保護區、九龍瀑布森林公園、金輪洞、大龍湖、李三楊度風景區、龍虎山自然保護區、昆侖關、抗日老戰場遺跡等。南寧旅遊突出“綠城美、鄉情濃、南國風”特色,開辟了“綠城風情遊、八桂風情遊、中越跨國遊、南疆遊”等經典旅遊線路。
當地特色飲食
南寧匯集了國內外許多地區的美食和小吃。南寧是廣西美食的主要展示地。作為具有濃郁廣西地方特色的菜系,桂菜和粵菜壹樣,是嶺南飲食文化的代表,講究鮮、淡、嫩、鮮、滑、營養科學,充滿季節變化。以粉食、糯米食品為代表的各種風味小吃更是美味。珍奇、異域、精致的飲食,加上深厚的民族風情,成為廣西的壹派,讓遊客大飽眼福,大開眼界。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飲食有八寶飯、稀飯、酸菜、田螺、繡球粉、卷粉、幹漁粉、老友粉、老友面、檸檬鴨等。
城市建設
2001年,南寧市提出城建管理“136”目標,即“壹年小變化,三年大變化,六年大變化”。現在,“五橫三縱四環”的交通網絡、日益完善的服務設施和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已基本建成。南寧是首批獲得中國城市建設最高獎,即中國人居環境獎的五個城市之壹。同時,南寧市還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城市衛生檢查評比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等稱號。
開發區和新區建設
南寧的開發區是國家級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自治區級南寧華僑投資區和自治區級南寧劉晶工業區,是南寧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位於市區西北部,規劃面積18平方公裏。擁有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和壹系列社會化服務機構,為入區企業提供“壹站式”服務。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行使市級管理權限。地處城南,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規劃面積110平方公裏,已開發土地已“五通壹平”。
南寧華僑投資區(中國-東盟經濟園區)位於北郊。高速公路距離市中心40多公裏,面積179平方公裏。充分利用了土地、文化、區位優勢,引進了新加坡工業園和印尼工業園,將成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新載體。
南寧劉晶工業區位於南寧市東部,高速公路距市中心60多公裏。貴海、南廣高速公路,桂香、李沁鐵路和邕江黃金水道在此交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城市功能,促進城市發展,近年來,南寧市按照合理利用城市空間、進壹步拓寬城市框架的思路,引入國際城市規劃新理念,以功能性、樞紐性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相思湖新區、鳳嶺街道、南湖街道發展。
投資軟環境
從65438年6月到0992年6月國務院批準南寧實施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南寧不斷改善投資環境,設立行政審批大廳,提供方便快捷的審批通道。外商在南寧投資辦企業,可享受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沿海開放城市和西部地區的優惠政策和南寧市各類開發區的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15%。新成立的企業享受“五免三減”,即所得稅前五年完全免除,後三年減半。目前,已有美國、德國、泰國、香港和臺灣省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南寧投資。
節日活動
自2004年以來,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秋季在南寧舉行。博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東盟國家商務部(貿易部)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博覽會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洽談、高層論壇、文化交流於壹體,旨在加強中國與東盟的睦鄰友好和經貿聯系,配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展示自由貿易區的成就。2004年的第壹屆世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同時,每年秋季在南寧舉辦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南寧國際學習用品博覽會、南寧國際教育展、廣西投資貿易洽談會。
2004年經濟和社會發展
——經濟發展再創新高。
地區生產總值588.86億元,增長65.438+03.2%,是65.438+00年來增長最快、最好的壹年。其中,第壹產業10275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18497億元,增長18.2%;其中,行業為654.38+02.5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6%。第三產業301.1.4億元,增長1.3%。三次產業比例為17.45:31.41:51.14。財政收入74.63億元,增長2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0.76億元,增長36.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465438億元,增長65.438+05.438+02%。實際利用外資6543.8億美元。外貿出口5.25億美元,增長2.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增長9.1%。
——工業繼續加快發展。
行業實現了多年未見的高速度、好效益的良好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3.65億元,增長24.55%。工業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約3.54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213億元,增長73438+0%。
——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成效。
農業呈現增長加快、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例達到1:1.07;水產養殖發展勢頭良好,肉、奶、水產品產量分別增長7.26%、465、438+0.65、438+09%、6.77%。牛奶產量居該地區首位。農業產業化取得新成就,糧油、木薯澱粉、羅非魚、奶業等農產品產業鏈初步形成。
——消費市場活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創“九五”以來新高。房地產銷售持續火爆,汽車、通訊等消費熱點不斷。旅遊總收入73.07億元,增長17.5%。旅遊、會展、信息等新型服務業快速發展。首屆進博會吸引了18000名海內外參展商和采購商,接待海內外觀眾35萬人次。商品貿易總交易額6543.8+0033億美元。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內外資合同引進資金256.08億元,增長65.438+0.01倍;實際實收資本654.38+022.54億元,增長654.38+0.05倍。首屆進博會簽約項目72個,其中簽約項目47個,總投資6543.8+057.63億元。簽約金額創歷屆投資貿易洽談會新高,居地區首位。積極參與和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粵港澳合作實現歷史性突破,成功簽署廣東工業園、廣東商業街、香港街、澳門街合作協議。積極推進與東盟合作,中國-東盟經濟園區開發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壹步加強,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開發公益性崗位,加強失業人員培訓,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成效。新增就業5.3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43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2466元,增長10.53%。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 * *組織實施328科技項目;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進壹步完善。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教育品牌,優質高中資源已占高中教育資源的36%。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進壹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縣域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完成壹批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寄宿制學校和“兩基”改造工程。市縣疾控中心、傳染病病區、鄉鎮衛生院和重點醫療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市衛生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民歌藝術節品牌進壹步提升,文化產業持續發展。全民健身網點進壹步普及。
2005年主要工作
按照“當好東道主、服務世博、推進大開放、建設大南寧”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農業穩市”、“工業強市”、“城建美市”、“商貿興市”工程,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構建和諧南寧。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力加快發展步伐。
壹是以培育支柱產業為重點,實施“百億投資工業強市工程”,努力打造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進壹步培育壯大鋁加工、生物制藥、電子信息、食品、卷煙等支柱產業。繼續對開發區實行“封閉管理、開放經營”,做大做強。重點建設電廠、鋁加工兩大工業項目,中心城區重汙染企業改造搬遷。支持縣辦壹批產業集中區,發展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具有南寧特色的科技型、服務型、就業型都市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
二是以優化發展環境為目標,全面實施“美國城市建設100億投資項目”,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把城市建設作為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和優化發展環境的重點,堅定不移地推進城市建設管理“136”目標。堅持“以邕江為軸心,完善向西拓展,立誌東移,向南北兩翼拓展”的城市發展思路,進壹步拓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
三是以建設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為目標,全面實施“商貿城百億投資工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目標是建成面向華南、西南和東盟國家的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證券、會展經濟、電子商務等支撐經濟高效運行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信息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中介服務和旅遊、文化、體育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優化服務業產業布局,合理規劃商業網點,形成新的商業中心。
四是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攻堅戰”為突破口,深入開展“農穩工程”,推進農業產業化,確保農民增收。堅持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思路來規劃“三農”問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建設壹批農村交通、水利和生態文明村項目。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促進糧食生產。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集中扶持優質糧食、蔗糖、木薯、果蔬、花卉、畜牧、水產等特色優勢農產品。積極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
第五,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繼續做好“重大技術標準研究”專項試點工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提高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高等教育、黨校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做大做強優質教育資源,把南寧建設成為求職、求學的理想之地。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學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水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抓好基層文化建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繼續辦好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和“東南亞”晚會,進壹步提升南寧文化交流能力。
——利用大平臺,實施大招商,推進大開放。
進壹步擴大博覽會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響力,促進南寧與東盟乃至世界各國更加緊密的合作。主動融入粵港澳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積極參與中越商定的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建設。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進壹步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實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企業擴大外貿出口創造條件。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建設和諧南寧。
把促進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將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通過發展解決就業問題,逐步建立有利於擴大就業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強政府就業指導和服務,搞好就業培訓,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就業。完善公共就業服務機制和勞動力市場,大力發展社區就業和農村就業。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壹步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面。進壹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加強農村“五保村”建設。
關於本世紀頭二十年發展的思考
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建設目標分為三步走:
第壹步,到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8億元(按2000年不變價格計算,下同),比2000年翻壹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1.400元;
第二,到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1516億元,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300元,比國家目標提前6年。
第三步,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76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5萬元。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00平方公裏,人口達到300萬,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根據上述目標,若幹戰略構想如下:
——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區域樞紐。構建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邕江和主要交通幹線為主軸,由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點鎮和小城鎮組成的大南寧城鎮體系,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鎮化,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優化經濟布局,建設大型工業發展基地。增加工業投資,建設現代制造業基地。優化服務業布局,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縣域、小城鎮和農村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的拓展型、外向型服務業新格局。
——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建設大區域市場。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區域性集散地,增強城市集聚和輻射能力。
——服務世博,搭建對外開放平臺。規劃建設中國-東盟經濟園區和國際商貿城,建設完善會展中心、中高端酒店等基礎設施。全面拓展與東盟國家乃至世界的合作,擴大雙向投資,發展商品和服務貿易,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和文化交流。
——建設“中國綠城”,營造可持續發展環境。發展綠色經濟,創造綠色環境,建設綠色通道,培育綠色城市文化,創建綠色城市文明,努力實現“人居榮譽獎卷軸”目標。按照“136”的目標,全面加大投入,突出基礎設施,以路橋建設為重點,推進新區開發,加快舊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建設標誌性工程,加強城市管理,改善環境質量,發展社會事業。
——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城市。抓住機遇,著眼未來,建設國際現代化城市。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南寧已經建設成為開放城市、樞紐城市、活力城市、魅力城市、和平城市、和諧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