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科學技術。未來的農業將是壹個擁有現代科學技術及其應用技術的全新產業。
(1)綜合應用高新技術發展智能農業人們意識到,時代越先進,科學越發達,農業生產就越需要智能來運作。農業未來學家預測,目前太幹、太堿、太薄、太濕的土地,未來可以通過特殊的先進技術改造成良田。以色列利用滴灌技術在壹些過去無法耕種的土地上種植了柑橘等各種作物,就是證明。
當前,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必須註意我國農業技術結構的現狀和農村經濟的條件,技術路線的實施要促進技術結構的優化。在技術結構方面,要建立多元復合的農業技術結構;在技術路線上,應選擇以生物技術和有機技術為主導,以工程技術為補充的綜合性農業技術路線。著眼於綜合開發,抓住高新技術方向的農業技術創新突破點,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產業化。
(2)大力發展精細農業,采用精細生產方式的原因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日益稀缺。為了經濟地利用各種有限的資源,我們只能采取四種集約手段: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生態密集型。其次,利用精細的生產方式,我們可以在過去農業生產不可能或困難的土地或空間進行生產。比如幹旱缺水、陡峭的山坡、鹽堿地甚至沼澤荒漠地區,都可以通過水培改造成生產基地。水培不使用土地,而是在控制環境的條件下,利用營養液進行生產。這樣不僅延長了生產季節,而且擴大了生產空間。在中東壹些炎熱、幹旱、缺水的地區,過去無法生產新鮮蔬菜,但現在已經通過水培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三,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如果采用精細的農業生產方式,創造高科技、高收入的農業,壹定會吸引年輕人紮根農村,讓農村成為真正有前途的廣闊天地。第四,精細農業在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的地區,只需要壹點設備和管理,就可以成為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的中心。這樣既能增加收入,促進農產品銷售,又能讓城市居民領略田園風光和田園意境。
(3)信息農業方興未艾。當代世界正從工業化時期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光纖和通信衛星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樣,現代信息技術也正在滲透到農業領域,形成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農業基礎裝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全自動化、農業管理信息網絡化。信息農業包括兩個內容:壹是農業信息化,二是農業信息產業化。
電子技術、遙感技術和其他技術在農業中廣泛和系統應用的過程。農業信息化是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再到信息農業的過程,表現為農業工具從手工操作或半機械化操作向知識技術和信息控制設備的轉變。
農業信息化有三個明顯的特點:(1)農業信息技術在其他技術序列中優先;(2)信息資源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農民更加註重利用信息指導生產和銷售;(3)信息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發展,優化了農業內部結構。根據壹些預測標準,當壹個國家信息產業在農業中的增加值達到或超過農業總產值的50%時,就認為農業實現了信息化。
所謂農業信息產業化,就是把農業信息的采集、加工、傳遞、反饋、服務形成壹個綜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以信息咨詢為主。它是農村社會服務中新興的獨立的第三產業,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信息產業化是發展優質農業的需要,是農民進入市場的需要,是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是農業信息部門轉變職能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計算機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及時準確地預測病蟲害的發生期和發生量,做到及時防治,既節約了農藥,又減少了糧食損失。計算機可以在飼料準備、施肥優化、作物產量預測、捕魚和農業經濟結構優化等方面發揮作用。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農業資源調查和自然災害預測也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準確的氣象預報在農業生產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氣象衛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是壹個農業大國,將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於農業領域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發達國家農業信息化的影響下,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開展了系統工程、數據庫與信息系統、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在農業、資源、環境、災害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部1994啟動的“中國農業信息網”初具規模,已有1000多個縣聯網。目前,中國大部分省份都建立了農業信息中心,大部分縣都配備了微機進行信息管理。全國已建成壹些大型農業信息資源庫、優化模擬模型、宏觀決策支持系統、農業專家系統和計算機生產管理系統。遙感技術在災害預測和農業估產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如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的“小麥管理計算機專家決策系統”,可使小麥增產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應用現代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建立了“中國北方草原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使中國草原資源管理從過去10年幾百人的工作量,僅用7天就完成了。運營三年,節約1669萬元。中國
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研發的“農業專家系統”可以指導農民進行科學育種、栽培、施肥、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等。已在20多個省市推廣使用,增產糧食654.38+0.35億公斤,增產棉花35萬噸,節肥34萬噸。南京經濟學院開發的“糧食預警預測系統”可以顯示1959-2020期間我國糧食生產和消費的中長期趨勢,可以為平衡產銷缺口提供多種方案。
節約農業資源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壹和核心內容。土壤、氣候、植物和水等農業資源廣泛分布在地球表面,是不斷變化的自然資源。為了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必須掌握其分布、性質和利用變化,並獲得當前信息,這是常規技術無法做到的。科學實驗證明,只有綜合運用包括衛星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空間分析技術、仿真模型技術、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內的現代信息技術,才有可能及時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當前的環境信息,為領導或經營者提供決策咨詢方案,提高領導農業生產的主動性。據預測,通過使用GPS、變量播種機和變量施肥機,將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和控制重大農業災害的程度,每畝土地的農業勞動量有望從目前的65,438+00下降到l-2,種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將減少30%-50%,但產量將增加65,438+00%-30%,其結果必然是農民在。(四)生態農業的大發展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生態科學和原理的指導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培育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汙染,形成農林牧副漁的良性循環,保持大農業的穩定發展。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生態環境問題。人口的增長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加劇了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芭芭拉·沃德(1914-1981)很久以前就認為美國的現代農業之路是行不通的。他贊賞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種植水稻、飼養牲畜和養魚,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資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做法,並提出了壹個非常有價值的觀點:“只有在所有適於耕種的土地上實行壹年兩熟和三熟,才能生產出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要。”由此可見,我國長期實行的間作、套種、混作、輪作、施用糞肥、糞肥和綠肥、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細作等做法,看似落後,但保證農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實際上是壹種先進的生產方式,應作為未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方針。為了創造壹個生態平衡的農業,我們必須放棄以大量石油、化肥和化學農藥為代表的原始農業現代化模式,代之以基於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的高科技方法。如今,由於分子生物學和細胞遺傳學工程的迅速發展,在分子水平上找出生物功能成為可能。因此,人們不得不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術的研究成果來解決農業生產領域的許多問題。
題目大有希望。
基因工程開始於人類第壹次涉足動植物的內部活動。通過改變基因結構,植物可以長得更好,產量更高,具有內在的抗蟲、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花受精的能力。還能使作物更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在動物方面,應用基因工程可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縮短生長期、妊娠和改善家畜的各種性狀。比如把美洲駝和駱駝的基因互相移植,讓新物種兼具兩者的優點。
基因工程還可以產生壹些特殊的品質(風味、顏色、酸甜度、營養價值等)。根據需要提供農業和牲畜產品。科學家們已經預見到,未來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超級瘦肉豬和具有鹿肉風味的牛肉(鹿肉在西方被視為野味之王)。
目前人類的主食只有六種。科學家預測,到2025年,由於基因工程的應用,可以增加到37種。這對豐富人類食物來源,解決人口增長和耕地減少的嚴峻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五)城市工廠化養殖越來越成熟。自然農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靠天吃飯,生產情況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21世紀,由於工業化的實現,農業生產將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擺脫或部分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所謂工廠化養殖,是指在“農業生產作坊”(塑料薄膜大棚、玻璃大棚等)中不間斷地進行農業生產。)通過使用陽光或人工照明。有人認為這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重要方向。
工廠化養殖以現代科學技術為裝備,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先進農學於壹體,其中農作物的播種、生長、施肥、灌溉、環境控制全過程自動化,堪稱高水平的“種植工廠”。“種植工廠”通過控制生物和環境,可以充分發揮農業生產中的各種潛力。首先,在自然或開放條件下,水、肥、土、熱難以控制的“種植工廠”可以充分發揮農業環境的相關潛力。其次,良好的“工廠環境”為生物潛能的發揮創造了條件,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有機合成、轉化和儲存效率,具有良好的形、味、色。此外,“種植工廠”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挖掘農作物生產的時空潛力:壹方面可以延長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提高復種指數,部分農作物可以常年均衡供應,部分或完全不受季節限制;另壹方面,對溫度、光照、供水和營養的有效控制,可以拓展作物的平面和垂直生產空間,壹些直立栽培技術可以使產量提高數倍。
由於未來人們保健意識的加強,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會提高。未來對食品的要求首先要達到“潔凈”和“營養”的標準。所謂“幹凈”,就是食品的生產不使用化肥農藥,不使用人工防腐劑和染料,不經過輻射處理。所謂“營養”,就是食物不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營養價值,而且
沒有長途運輸,必須成熟後采收,保持壹流的新鮮度。為了滿足上述壹系列嚴格的要求,農產品必須在本地生產,在本地消費。
農產品長途運輸不僅降低質量,還消耗大量能源,造成空氣甚至海洋汙染。許多用於農產品長途運輸的包裝材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這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根據美國環保局的數據,從1963到1971,美國消費的食品僅增加了2.3%的重量,但食品運輸過程中的大小包裝材料增加了33%和39%的重量,這是增加長途運輸的結果。
目前,美國出現了所謂的“社區支持農業”,即企業在區域內將生產和消費結合起來,逐步實現農產品的區域自給。
工廠化養殖壹般適合在城市周邊布局,所以也叫“都市農業”,因為“智能農業工廠”不僅包括蔬菜、園藝花卉,還包括畜禽、特色水產、微生物生產等。因為城市有發達的信息、交通和完備的基礎設備,城市巨大的消費需求,未來的智能農業工廠壹定會聚集在城市周圍,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根據西方的統計,“都市農業”主要是指“健康農業”和“食糧農業”。健康農業是指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健康、新鮮、優質的食品,為市民提供休息、體育活動和農業體驗的產業。食農業是指盒飯、熟食、配菜、餐館、小吃等行業。,這是專門為居民家庭在沒有創業的情況下外出就餐而設置的。
與發達國家加工農產品產值相比,農業產值已達到1: 2以上,而我國僅為1: 0.4。因此,發展都市農業必須打破傳統的農業觀念,發展規模化農業,將農業向二、三產業拓展和延伸。
綜上所述,中國是壹個農業大國。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們必須研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揚長避短,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前提下,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智力農業、精準農業、信息農業和生態農業,使我國農業盡快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所謂農業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壹部分。首先,它是壹種社會經濟形態,是農業經濟發展到特定過程的概念性描述。它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