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彜族的民間比賽是在婚禮、葬禮、祭祀或慶祝豐收等禮儀場合舉行的。競爭是力量和技巧的競爭。在這種比賽中,彜族民間形成了各種風格獨特的競技項目,如跳火繩、爬油桿、打陀螺、賽馬、鬥牛、摔跤、蹲坑、磨秋、藤秋、射箭等,是彜族民間節日競技活動的主要內容。
跳繩
跳繩是彜族特有的競技活動,經常在節日晚上舉行。先用藤條擰壹根三米左右長的火柴繩,繩子的長度也可以根據人的身高來定。然後,綁布條,棉紗等。並在繩子中浸泡植物油、桐油或煤油。在體育場畫壹條起跑線和終點線。比賽時,先點燃火柴繩,壹聲令下,參賽者雙手握住火柴繩兩端,像跳繩壹樣向前跳躍。燃燒的火繩像龍壹樣上下舞動,最先到達終點的運動員獲勝。比賽的距離因地而異,通常在30到50米之間。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選手帶著消防繩奔跑或行走都被視為犯規。
攀登桿
爬油桿是雲南省姚安彜族鄉的壹項民間競技活動。每次男女結婚,男方都會提前裝壹根又高又滑的松木桿,剝掉樹皮,在桿上綁幾張油紙。如果女方的兄弟或表親中有壹人能爬上桿子,男方的婚禮上就會有壹杯清酒祝賀他。如果女方代表達不到目的,就選男方的兄弟或表兄弟中的壹個去爬,方法也壹樣。爬油桿後來被接受為民間運動,勝利就是爬上桿頂,點燃鞭炮。
陀螺
打陀螺是彜族民間流行的壹項競技活動。滇南彜族地區以正月十六為陀螺節,賽前會舉行祭祀陀螺神的儀式,即把我隊最後壹個陀螺放在地上,參賽者輪流敲打,以祈求比賽勝利。彜族的陀螺是木頭平頂的。它是由堅硬而精致的木頭制成的。用牛糞覆蓋壹個月左右,洗凈晾幹,然後雕刻。上衣大到壹斤,小至二兩,兒童上衣精致小巧。比賽中碾壓陀螺(稱陀螺神)尤為重要。比賽分為兩個相關的項目,即抽簽和打。抽轉比賽:甲乙雙方各派壹名選手為壹個比賽組,各自的回轉儀根據裁判發出的口令同時旋轉落地,時間長的獲勝,獲勝次數多且回轉儀戰勝對方回轉儀的獲勝。旋轉比賽結束後,進行配套比賽,輸的壹方旋轉陀螺給贏的壹方玩。具體玩法是:在地上畫壹條線,贏的人必須從這條線開始玩,如果過線就要受罰。壹個五六個人的陀螺隊,只要打中了,轉身贏了另壹輪,哪怕贏壹次,也要繼續打。最後的勝利就是陀螺神能打中,贏到對方。如果陀螺神只是擦過對方的陀螺,讓對方的陀螺神轉得更快,自己的陀螺先停了,那就成了輸家。
賽馬
壹般在壩上開辟橢圓形的小路,用於賽馬。比賽分為小跑和跑步兩種形式,實行淘汰制。即騎手們同時進入馬場開始比賽,誰堅持到最後誰就贏。有的騎手要跑100圈以上(相當於20公裏以上)才能贏。屆時,騎手們將全部穿上節日盛裝,披上絲綢紅色披風,騎上繪有精美圖案的馬鞍和馬韁,十分搶眼。彜族比賽中還有壹種騎馬表演叫“向前遊”。也就是騎手仰面躺在馬背上,慢慢揮舞著馬鞭。那匹馬低著脖子慢慢地走著,嘴幾乎貼著地面。表演結束時,騎手宣布了馬的名字,馬的主人的名字和他自己的名字,觀眾大聲呼喊表示欽佩。
鬥牛
雲南魯南撒尼彜族的鬥牛是獨壹無二的。每年火把節期間都會舉行鬥牛比賽。鬥牛前,各村要選出代表參加半牛大會,選出肥壯的牛帶到會場,村民穿紅綠相間觀看。這時候,壹位有聲望的人宣布大會開始。突然,鑼、鼓、長號、鞭炮齊鳴,壹對對青年男女拉起大三弦,在場外歡快起舞。球場旁的木桿上掛著球形的“彩紅”,誰贏了就掛誰。比賽開始後,牛的主人牽著壹頭長著大喇叭和尖腦袋的公牛走進球場,接受裁判的目光。壹聲令下,主人把公牛放出來,讓它們按照預選的對手和淘汰賽程序進行戰鬥。那頭兇猛的公牛擡起蹄子和尾巴,勇敢地沖向另壹邊,對角地用角頂撞,直到把對方打敗。連續贏五次的牛獲勝。涼山彜族鬥牛通常在火把節期間舉行。火把節要到了,這是牛主們最忙的壹天。雞壹叫遍,就趕著公牛去袁野淋露水,吃草,有的甚至餵它們雞蛋。比賽前,牛群被趕到體育場熟悉地形。火把節那天,牛主削尖了犄角,揮舞著棍棒助威,把牛趕進了體育場。每個村莊都有數百頭牛參加比賽。壹般是壹對壹的比賽,實行淘汰制。獲勝者可以得到壹份獎品,每個人都大聲歡呼祝賀他。
摔跤
摔跤是彜族地區最常見的節日競技活動,歷史悠久,形式獨特。彜族摔跤有不同的類別和摔跤方法。
滇東南摔跤以魯南、彌勒為代表。雲南魯南有“摔跤之鄉”的美譽。摔跤手是各村選出的勇士,也歡迎誌願者、路人嘉賓、鄰縣摔跤手參加比賽。他們赤膊上陣,頭上裹著綠布和紅毛巾。按照比賽規則,雙方相遇後,互相扭打。當他們單肩摔的時候,他們輸了,三戰兩勝,不分時間限制。有時候壹場比賽要壹個多小時。薩尼人人都愛摔跤,每個村子都有摔跤專家。獲勝的戰士不僅給村子帶來了榮譽,也贏得了女孩的愛。為了培養名手,摔跤訓練從孩童時期就開始了。每次比賽,也是專門安排孩子參賽。摔跤也是涼山彜族火把節的重要活動之壹。摔倒的方式有很多種,站著、跑著、撐著,雙手抓住腰帶靠力量和技巧摔倒。普格縣流傳的摔跤風格更為獨特,勝者是被對方壓倒的選手。然而,要被壓倒並取得勝利並不容易。
涼山式摔跤在彜語裏叫“吉根”,意思是“抱腰”。這是涼山彜族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運動。摔跤通常是小時候練的。沒有老師,可以說是自學成才。每當妳走過彜族村寨,妳都能看到彜族人在山野牧場或田野裏舉行摔跤比賽。
涼山彜族摔跤比賽有很多規則,比如:不能用絆子絆倒對方;妳不能抓住對手或把他推倒在地或從上到下壓倒他等等。違者即使把他摔倒在地也不會贏,反而會被取笑不懂規則,以後也沒人和他摔跤了。所以在摔跤中,違規者並不多。酷摔跤有很多種,可以總結為:壹、“靠緬”法,意為“摔跤”。摔跤前找壹根布帶勒住對方的腰帶或者緊緊勒住對方的腰。壹方在進攻,壹方在防守。攻防軍被推後,進攻方擡膝,將對方撲倒在地。進攻方弱,防守方就進攻,把進攻方撲倒在地。“我”的意思是摔跤。把對方抱起來貼在胸前,然後向後彎,使對方在胸的支撐和手肘的推力下向左右兩邊摔倒。第三種是“擋僵”,意思是“抱腰摔”。從壹開始讓對手不能動或者失去防守能力,然後後退壹步,把他拖到自己身邊,讓他倒在自己下面,或者中間把他拎起來向左搖,然後突然反手倒向右邊。如果對方沒有準備,他會摔得更慘。但無論哪種投擲方式,除了絆倒或用腳纏繞對方的腳使其倒地外,壹般先摔倒或先倒地者為輸者,倒地同時被綁。每局三盤決出勝負,2比1或3比0為勝。
滇東式摔跤位於曲靖地區的師宗和羅平。他赤裸上身,系著皮帶摔跤。他壹進球場就主動向裁判說明自己今天參加了某個級別的比賽。
裁判員根據運動員報的等級決定等級,即壹、二、三級,每級只獎勵第壹、二名。
兩個運動員打了壹場比賽,三落兩勝,贏了壹方。摔跤從站立開始,為了讓對手落在自己的肩膀上,尋找進攻的機會。高姿態可以達到攻擊的目的。有些攻擊者會先攻擊對方,但不受對方控制。這個動作有點像柔道“巴特”。右手抓住對方脖子,左手托住對方右上臂,將對方重心後移。當對手身體前傾時,他會主動向後倒,用右腳踢對方的腹部或腿部,然後向後滾,這樣他的手就會翻過來,他就會翻過來控制對手。在這場摔跤中,他必須把肩膀放低,裁判才能判定“誰贏了”。
雲南式摔跤裸體參賽,運動員報名參加哪壹級別的比賽,裁判會安排選手壹起等待比賽。遊戲壹開始就是單挑,站姿低只能磕磕碰碰。自己用動作的時候,不能踩到對方的腳中間,否則會被犯規。這方面摔跤正面進攻後面進攻少。獲勝的方法基本上就是讓妳的對手落在他的肩膀上。但被對方抱起後,有的落在肩上,放棄了。勝利者落在他的肩膀上走開了。
滇西北摔跤,位於滇西北的小涼山,是北方方言中的摔跤,自稱“抱腰摔跤”。壹般來說,火把節和彜族新年期間,婚禮上多舉行摔跤比賽。結婚時,新娘家可以邀請家裏和村裏最有實力、最有技術的人參加比賽。最強的摔跤手將代表女方家族參賽,獲勝者將獲得酒肉和禮物的獎勵,因此獲勝者是其氏族和村莊的榮耀。在理圖,我獲得了家族和村莊的獎勵(牛羊、酒肉、白銀、布匹等禮物)。)擁有最多的人被視為英雄。
蹲式鏟鬥
彜語中“瓦布吉澤”意為公雞之間的爭鬥,是彜族傳統的競技活動之壹。它模仿鬥雞的情況。參賽雙方采取半蹲姿勢,雙手手掌疊放在胸前,看起來像壹只昂首挺胸的公雞,並伴有蘆笙,或推,或撞肩,或跳起來蹲下,手和手臂先著地為輸。這項比賽要求運動員靈活而優雅。
射箭
射箭通常在節日和慶祝豐收時舉行。弓多為木質,背面附有竹片,內部嵌有牛角片,四周纏有鐵絲箍。它們是用油漆塗上去的,很漂亮,有彈性。弓弦用麻繩擰成四股,再擰成壹股。兩端套壹套袖子,用的時候打個蝴蝶結。箭袋呈腰鼓狀,斜掛在左腋下。有兩種箭頭;壹個是箭,戰鬥狩獵用的;二是練箭,射擊比賽用箭。比賽時,各村各村的男子帶著弓箭去賽場,往往在途中就開始比賽,看誰射得遠、準,到達賽場後再比賽射靶。壹般以木石為靶,擊中靶者勝。
摩爾丘
又稱“碾秋”、“碾秋”、“轉秋”,是彜族傳統的娛樂和競技活動之壹,壹般在新年節或火把節舉行。屆時,壹根高約壹米、直徑約50厘米的木樁將豎立在平壩上,頂端被削得像壹根磨軸。然後在木樁中央會放壹根同樣粗細、長約六米的橫桿,可以靈活旋轉。因為它看起來像壹個磨坊和壹個秋千,所以被稱為“摩爾丘”。玩摩爾丘的時候,兩端人數相等,壹般是壹兩個人,男女都可以。轉彎時,它們跳起來壹起爬上橫桿的兩端,趴著或坐在桿子上,朝同壹個方向用力蹬地,這樣秋千就壹直飛著。同時,他們在踢地時通過跳起來做翻滾、翻滾、騎桿等動作,非常精彩。比賽期間,各隊將以村或家庭為單位參加比賽。以頑強的忍耐力取勝,先停秋的壹方就是輸。
藤崎
居住在山區的彜族人,在深溪相隔,交通十分不便的情況下,在老樹、藤條上畫取暖畫,導致了藤條秋的民間競技活動。球場選在兩座山之間,山上的野生藤蔓作為秋繩,在兩座山之間架起秋千。對於蕩秋千的人來說,從壹座山飛到另壹座山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參賽選手除了要有足夠的勇氣外,還必須掌握飛越的技巧,才能準確地起身、飛越、落腳。
潛水牛
就是水牛走路的時候,開始跑起來,跳到牛背上,類似於跳木馬。只有技術嫻熟,彈跳力好的選手才有希望獲勝。
彜族的娛樂和競技活動大多不是孤立的或單獨進行的,而是經常與生產生活相結合,特別是節日,為彜族的生活增添了健康、有趣、熱鬧的氣氛,成為彜族民俗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