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是歌舞之鄉,彜族人擅長歌舞。
涼山彜族音樂風格淳樸,種類繁多,具有鮮明而濃郁的民族特色。民樂中的民歌與民間文學關系密切,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抒情詩,如阿蒙尼拉格、阿依阿佳、阿佳牛、阿西牛牛等。都是以歌曲的形式唱出來的。除了敘事歌,還有結婚時唱的歌,比如《打人》,火把節時唱的歌,比如《獨活》,工作時唱的歌,比如《耕田》《牧歌》。此外,還有民歌,如布拖高盛民歌和兒歌。
彜族民歌的風格因地區而異。涼山南部的山歌嘹亮激昂,中西部的山歌柔美動聽,東部以諾地區的山歌淳樸淳樸。過去,彜族民歌普遍給人壹種壓抑的感覺,但其古樸優美的民族和地域魅力卻十分鮮明。民間器樂不是為了伴奏,而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引人註目的是,它顯示了巨大的歷史時空跨度。常見的有口弦、秦越、馬布、葫蘆笙、胡琴、蕭藝、單簧管和嗩吶。此外,吹木葉,即用壹片樹葉演奏音樂,也是彜族人民喜愛的民間音樂。口弦和秦越非常普遍,幾乎所有的女人,無論老少,都有壹對口弦掛在翻領前,隨時可以演奏。口弦是壹種獨特而簡單的樂器,由若幹根長約七八厘米的細簧片組成,有竹制的,也有銅制的,少則兩根,多則五六根。竹子的音色深沈而深沈。銅的音色清脆優美。演奏時,用手指撥動黃片,用嘴的聲音改變音色。除了本地音,簧片還發出非常優美的泛音,構成了音樂的寬調。月琴多為中青年男性所喜愛,其中不乏優秀的民間月琴演奏家。20世紀50年代,涼山彜族姑娘馬莎·烏芝在世界青年學生聯歡節上演奏月琴,受到熱烈贊揚。
涼山彜族的民間舞蹈往往離不開歌唱和器樂。民間舞蹈,如子喬舞、包谷舞、織氈舞等。,都是在生產勞動中產生的,多是模擬勞動運動,表現生產過程。另壹類是節日或婚禮現場常見的舞蹈,如鍋田舞、火堆舞、對腳舞、氈舞、葦舞等。有些人在農業和畜牧業中表現出勤奮。收獲的喜悅,有的表現出戰鬥的勇氣和對愛的追求。
彜族民間音樂有三個色區:四川涼山和雲南寧蒗涼山,雲南中南部和北部,貴州六盤水和畢節。涼山彜族的山歌叫“雅”或“何雅”,單獨用假聲或小聲演唱,調式常交替或徘徊。由於當地生產力低下,群眾生活非常貧困,因此有許多“薩諸和”(抱怨歌)的民歌,傾訴他們悲慘的生活和對自由的向往。此外,涼山彜族的敘事曲、婚禮儀式過程中的“婚禮歌”、以“阿然牛”為獨特頭句的“古何柱”(情歌)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為“母親的女兒”的《阿毛裏日》和歷史史詩《勒奧特依》也是彜族民間文學中的傑作。
雲南彜族支系非常復雜,他們的音樂有自己的特點。紅河地區流傳的“四腔”(海藻腔、山藥腔、巫山腔、四腔)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的大型多段套曲,多為男女在“食火草煙”等交際活動中演唱。它的歌詞是用中文寫的,篇幅很長,結構復雜,演唱形式多樣,這在中國民歌中也是非常少見的。其中,海采腔歷史悠久,旋律優美,唱腔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貴州彜族民歌形式多樣,富有地域特色。根據大、小的分類概念,民歌往往分為兩類:山上唱的和家裏唱的。前者主要包括在歌會上按壹定程序對唱或獨唱的“曲鼓”和用漢語演唱彜族歌曲的“突叉”。後者包括婚禮各環節伴娘唱的《咒罵》、《搓果》、《魯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