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德州1000字當地民俗匯總

德州1000字當地民俗匯總

德州雜技德州市的寧津、樂陵、慶雲、陵縣,不僅是民間雜技活動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雜技藝人輩出的地方,素有“雜技之鄉”的美譽。《史記》、《漢書》都有記載。冬閑或荒年,農民三五成群或壹家壹戶外出,以賣藝為生。春播秋收然後回鄉種田,這種半農半藝的傳統已經有幾千年了。農歷九月十五,是寧晉縣黃家鎮趕上廟會的日子。周邊縣的雜技團隊聚集在這裏,不僅表演雜技,還買賣表演用的道具,藝人們也借機互相切磋。這是雜技界的壹次盛會。廟會結束後,藝人們四處流散,有去天津、北京附近的,有去關東、下江南的,也有去很遠的,只帶著壹個飛叉或壹只熊漂泊國外的。德州有德州雜技馬戲、寧晉縣馬戲雜技團、慶雲縣馬戲雜技團三個專業團,230多人。德州雜技是民間藝術中的壹朵奇葩,繼承和發揚了民間雜技粗獷、豪放、健美等傳統藝術風格,獨具創新。德州高蹺:高蹺於明代傳入德州。明朝洪武年間,小果城、小營(今市府街)、二郎廟角(今育新街)、柴市街等地相繼建立了高蹺俱樂部,形成了德州高蹺表演節目。尤其是小鍋市場興起較早,運河通航後從河北通州大壩得知。已經500多年了。踩高蹺的人有7對、8對、9對,壹般是8對,如頭陀、鸚哥、樵夫、皂女、漁夫、漁女、公子、青蛇、二魂、三姐、媽、傻小、瞎子、瘸子、麻姑倫、醜女,有的甚至假扮成醉酒老人、老席、縣。表演的主要內容是打棍子、挑擔、抓魚、捉蝴蝶等民間生活片段,以調情的方式調侃。用於主要路口、街道、大型單位門前、人員密集場所。在表演中展示技巧,表達心情,即興搞笑。現場熱鬧,氣氛熱烈。高蹺節奏清晰歡快,伴有鑼鼓等打擊樂器。德州驢跑:德州驢跑。1930年(民國19年),德州郊區馬莊村民袁與德州駐軍相遇。因為劉昌赫會唱《王曉捉腳》,所以他們壹起探索改編了《王曉捉腳》。袁根據自己多年駕車救助動物的經驗和自己的武術功底,惟妙惟肖地模仿拉環、鞭打、揚蹄、撒歡、嬉笑等動作,創造了生動的德州跑驢民間舞蹈形式。表演有單驢、雙驢和驢隊。武城花杠舞:花杠舞起源於武城鎮南屯鄉,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當地傳說,當時用紅布裝飾是為了慶祝“大嫂”的巡邏,也象征著繁榮和好運。主體上部用玉米、棉花、糧食等彩色紙花裝飾,用牡丹、菊花、玫瑰、荷花等絹花、紙花系在主體上方向外的樹枝上,非常漂亮。只靠20多英尺的有彈性的輕質杠鈴舉起來。因此得名花吧。主體頂部豎起雞毛撣子取吉祥文字之意,點亮傳統劇目中使用的紅布燈,融為壹體取吉祥星辰之意。每個扛花篙的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有時興致勃勃的老人也心血來潮扛著。轎夫穿著同樣的布色,或紅或白或黃或綠,但都裝飾著如意的花頭,腰間系著壹條寬大的紅腰巾。服飾雍容華貴,頭上蓋著壹條黃色或紅色的大方巾,但要整齊,這樣擡頭時,花桿就會從肩上移到頭上。那時候,他們的技術更加高超。挑夫配合鼓點,采取八字步、大字步,與花桿主體相協調。樂舞民樂起源於夯歌和小調,流傳已久。器樂以民間打擊樂為主,每個鄉鎮都有鼓手。遇婚喪嫁娶,有打擊樂,群眾喜聞樂見。打擊樂器包括鼓、鈴鼓、梆子、鈸、鈸、鈸。80年代後期,加入了架子鼓、電子琴等現代樂器,演出中也加入了流行曲目。吹樂主要包括傳統民樂、曲牌、現代音樂、流行歌曲等。傳統歌曲有《百鳥朝鳳》、《停莊臺》、《哭皇》、《大遊行》、《娃娃腔》、《柳青娘》、《梅花三弄》、《夜浮沈》、《妳的傳說》等。曲牌包括叫開門、頭通、兒通、氣功開門等。現代音樂有《步步高》、《滿月花》、《金蛇之舞》、《山村店員》、《鞭催馬運糧》等。樂陵嗩吶大師劉鳳祥,綽號“吹天”。其獨唱的《河北梆子》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節目獎,並被北京農業電影制片廠拍攝成舞臺美術片《土香》。近年來,德城區搶救發掘了池、於兩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創作演奏了《打洋牌》、《秦海曲》、《孟姜女》、《梅花三弄》等古曲。現在城市居民中,年輕人熱衷於小廣場的交誼舞,俗稱“街舞”。老年人在早上和晚上跳舞。縣鄉流行的民間舞蹈有鼓秧歌、蓮花落、舞獅、高蹺、旱船、龍燈、雲燈、七巧燈、腰鼓等20多種。刺繡刺繡多為女性。物品包括枕頭套、鞋面、炕圍、錢包、腹袋、腰帶、腿帶等。主題有:菊、蘭、梅、蓮、雞、鳥、鳳、魚、蝴蝶、昆蟲等。剪紙剪紙多為窗花、炕圍、花邊、角雲等。壹般常見的題材多以生物為題材。其內容多為“麒麟送子”、“麻姑祝壽”、“龍鳳吉祥”、“吉慶有余”、“雙喜臨門”等吉祥圖案,貼在窗戶或內屋頂。這些作品都呈現出簡單、活潑的生活氛圍和富有情感的裝飾美,體現了創作者的想象力和概括力。夏津小調,又名琴曲,被群眾俗稱為“小曲”,本縣石堤村的孫老平是創始人之壹。歌曲有60多種,其中廣為流傳的有平調、瑤調、娃娃腔、糊塗調、反糊塗調、斷橋、鳳陽歌、大金絲、小金絲等。代表歌曲有《丁登》《禿子有房》《姚婆家》等。夏津民歌夏津民歌豐富多彩,已印刷出版403首。其中有三首歌曲被編入1982版《中國民歌》。情歌占了傳統民歌的大部分,如《盼五更》、《恨美人》、《小蘭》、《張嘉兒姑娘》等。其次是廣為流傳的勞動號子,如打夯歌、蛤蟆鬧灣、帆船。此外,以表達生活情趣、抒發個人情感、贊美自然為主題的民歌也占很大比重,其中《小寡婦上墳》、《光棍哭妻》、《繡花燈》、《放風箏》、《十雙紅繡鞋》等廣為流傳。新民歌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傳統舊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們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從思想到內容都有了質的飛躍,達到了夏津民歌的頂峰。《暖暖的小豬》、《王阿姨餵雞》搬上熒屏,錄制載入《中國民歌集成》。夏津哈茶腔,又稱吹腔,在本縣已有約170年的歷史,其代表是馬迪人吹腔。相傳是張老金第壹個把吹管帶到了馬體村。樂陵樂子秧歌始於明代,大致有六至八男八女。男人拿著竹棍、竹鉗和銅錢,女人拿著竹板,隨著鑼鼓壹起出發、行走、編弦、唱歌。樂陵真實多以簡單真實為主,形式簡單活潑,隨時可以填詞。至今廣為流傳。樂陵搖葫蘆的表演形式是兩人壹進壹退,來回對唱。樂陵漁鼓室樂陵漁鼓室用壹根竹筒套在豬或羊的心皮上,並伴有敲擊聲。演奏時左臂豎握漁鼓,右手擊鼓底,常與鼓板配合使用。壹個人唱歌,壹個人打鼓伴奏。樂陵打滾惡作劇樂陵打滾惡作劇流行於諸暨壹帶。壹進壹退,就像滾動的物體壹樣來回拉著輪子,唱著“哭五塊表”的曲子,這是壹種比較原始的娛樂形式。
  • 上一篇:張三豐和太極拳有聯系嗎?
  • 下一篇:鹵水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