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圍合的院落和庭院。幾千年來,庭院是中國建築的主要形式。圈地不僅僅意味著物理保護,還意味著建立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東西。圍合形成壹個獨立完整的局部空間,感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
3、朱紅色的門,鏤空的窗。猩紅又名中國紅,表示高貴、權威,猩紅門象征莊嚴。鏤空花窗是通過雕刻手法,形成不同風格、不同寓意的圖案,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還具有采光、通風、防塵、分隔空間的作用。
4.石雕、木雕和磚雕。徽州木雕、石雕、磚雕善於處理原材料的本來面目,既能溶於整個建築之中,又能像水墨畫壹樣清新淡雅,尤其是木雕,為仿古建築錦上添花。
5.斜坡屋頂。在中國,坡屋頂幾乎是傳統建築的代名詞,在傳統建築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6.飛檐。中國特有的建築結構,是對中國古建築屋檐的特殊處理和創造,常用於亭、臺、樓、閣、宮、廟的屋頂拐角處。
7.四合院。四合院建築的規劃布局特點是南北軸對稱,院落封閉獨立。
8.磚塊、瓷磚或粉刷過的墻壁。“白墻黑瓦”就是白墻黑瓦,用來形容房子。在建築色彩上,江南民居的青磚、粉墻、瓦,形成了壹種古樸典雅的風格。屋頂青瓦,外墻青磚,屋頂、屋檐、鬥墻、觀音鬥脊或馬頭墻與白灰瓦、院落形成錯落有致的形體節奏和深邃的建築群體風格。
中國建築風格
1,安徽建築
徽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其典雅的千年徽派民居。可以說,徽派建築是六大建築派別中最突出的建築風格之壹。特色是青瓦白墻,磚雕門樓最顯著。
其中徽派是大家最熟悉的徽派,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民居、祠堂、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築三絕。
徽州民居的建築風格還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風格各異,壹脈相承。能工巧匠盡心盡力,每壹個圖案,每壹處雕刻,結構嚴謹,雕刻精美。
徽州民居以深天井為中心,形成壹個向內的院落。四周高墻環繞,雨天屋頂落下的雨水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
錯落有致的馬頭墻是整個徽派建築的點睛之筆。它不僅造型優美,還融入了古人的智慧。萬壹發生火災,這種設計可以阻斷火勢蔓延,安全可靠。
2.蘇派建築
蘇派建築的尊嚴在於它在蘇州園林中千百年的存在。蘇派建築是江浙壹帶的建築風格,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縮影,園林布局是其顯著特點之壹。
高脊角的屋頂,婀娜多姿的走馬樓,磚雕門樓,露瓦窗,江南過街樓,輕盈古樸,古樸典雅,體現了清、淡、雅、平的藝術特色,充滿了江南水鄉的古樸幽靜之意。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曲折,隱而不露。在它的包圍下,有壹種“我的道路蜿蜒曲折,穿過壹個遮蔽的山谷,樹枝和鮮花,通向壹個佛教靜修處”和“壹千種聲音都安靜了,但鐘聲在響”的感覺。直曝中有曲折,浮雕中有起伏,讓人回味無窮。
3.福建建築
福建式建築的尊嚴在於它傳承了500多年的土樓。福建,即福建,閩式民居是流行於閩南的壹種建築風格。其中“土樓”是其最具特色的代表,是壹種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供人們居住。
土樓充分發揮了夯土技術,單體建築規模宏大精細。碉堡式的建築風格壹直沿用至今,可以防火防震,也可以防禦敵人入侵。
它起源於中原地區古老的土坯板建築技術,出現於宋元時期,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延續至今。
福建建築將源遠流長的夯土技術發揮到極致,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獨特的建築風格,精湛的工程技術,豐富的文化內涵。
常見的有圓形建築、方形建築、五峰建築、宮殿建築等。該建築生產、生活、防禦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大魚海棠》是壹部以永定客家土樓為故事場景的民族片。正如它的作者所說,“中國福建的土樓,有著夢幻般的神秘,像是來自天堂。”
4.北京學校建築
京派建築的尊嚴在於其歷經700多年演變的四合院。京派建築是中國北方最典型的建築,而北京的四合院庭院寬敞,四面都是獨立的房子。從皇宮到平民住宅,每壹件雕刻和繪畫都是北方文化的無價之寶。
歷史上,老北京四九城曾經有壹千多條胡同,首都的民居四合院散落在所有的胡同中。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元素之壹,是普通百姓生活和工作的載體,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
四合院的選址、裝飾、雕刻、繪畫,反映了各地悠久的民俗和傳統文化,表現了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繁榮、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共同記憶。庭院寬闊,尺度適宜,庭院親切安靜,有壹種淳樸濃厚的生活氣息。閑暇之余,邀上三五知己,在院中談心,是壹大樂事。
除了四合院,宮廷建築也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其中故宮是宮廷建築的代表作,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可以說是壹個巨大的四合院,功能更廣,分工更明確,給人壹種皇家威嚴感。
5.金牌建築
金派建築的可敬之處在於其宏偉的喬家大院、拱形飛檐、金飾、磚瓦磨合、精巧的塔樓。六個院落300多間房屋錯落有致,盡顯晉商的穩重大氣和嚴謹。
晉派只是壹個統稱,不僅僅指山西地區,還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的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山西的建築風格最為成熟,所以統稱為晉派建築。
晉式建築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山西的城市建築,也就是狹義的晉式建築;另壹種是陜北及其周邊地區的窯洞建築,也是西北地區分布最廣的建築風格。
晉商派的建築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晉商的性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沈。鬥拱飛檐鑲金,瓷磚經過磨合,精心制作。它所包含的文化和精神是壹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在陜北,黃土高原的先民在窯洞裏生活、繁衍、成長。千百年來,無論社會如何變遷,都沒能撼動陜北窯洞的主導地位。
山洞選擇了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選擇了人,人也選擇了山洞。這種自然辯證法隱藏著壹種難以形容的神秘。
洞內冬暖夏涼,天空湛藍明亮,空氣清新。這片古老、神奇、深邃、蒼勁的黃土地,窯洞以她博大的胸懷和真摯的感情哺育了壹代又壹代的陜北人。
6.川派建築
四川建築的尊嚴在於它的吊腳樓,凝聚了許多民族的智慧。作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依山傍水而建,自成風格,看似隨意卻十分優雅,成為了幾千個民族文化的傳承。
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川派建築,是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建築風格。在川派建築中,以傣竹樓、東鼓樓、川西吊腳樓最具特色。
傣族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壹種特殊的民居形式。傣族在竹樓生活了1400多年。
竹樓是壹座幹欄建築,主要由竹子制成。下層樓高約七八尺,有四道無蓋圍欄。牛和馬被拴在柱子上。樓上靠近梯子的地方有壹個露臺,用竹柵欄與主臥隔開,作為重要的儲錢場所,其余是壹個很大的開間。大樓中央是壹個火坑,日夜燃燒。
侗族鼓樓是侗鄉獨具風格的建築。鼓樓巍然屹立在侗寨,巍峨雄偉。
飛亭有寶塔形檐,瓦上繪或雕有山水、花卉、龍鳳、飛鳥、古裝人物等。雲騰霧靄,五彩斑斕,侗寨風光可謂琳瑯滿目。
川西的吊腳樓,又稱“碉樓”,依山傍水而建,呈坐虎形。吊腳樓是幹欄式建築,但又不同於壹般的幹欄。高蹺都要懸空,所以吊腳樓叫半高蹺樓。
吊腳樓有很多優點。懸掛地面通風幹燥,能防毒蛇和野生動物,雜物可放在地板下。吊腳樓也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雅致的“絲檐”和寬闊的“行走柱”使吊腳樓別具壹格,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