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韓國文化最大的壹個特點就是“雜糅”。韓餐中有壹種拌飯,在韓國飲食中頗具代表性。拌飯是韓國文化的象征。目前韓國文化就是拌飯的文化。它是由許多東西混合在壹起形成的文化。
在時間上,把過去和現在混在壹起。
在空間上,東方和西方是混合的。
因此,在空間和時間,過去和現代,後現代,東方和西方,所有這些都融入了韓國文化。西方社會100年完成的道路,在韓國只用了30年就實現了。這樣,從空間上看,近代以前,韓國受中國文化影響;近代以後,更多的是受到日本和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韓國文化的固有特征——雜合性。中國很多人認為韓劇裏有和中國類似的東西,日本人也是這樣。他們也覺得韓劇裏有類似日本的東西。
韓國人——他們勤勞善良,淳樸,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中華民族的這些優良傳統在外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語言和寫作
說到壹個民族的文化,就不能不談到它的語言和文字。韓國使用的文字是字母文字,由元音、輔音和元音組成,裏面有很多外來詞。因為漢字的使用曾經是壹種比較正統的教育,所以今天很多比較正式的場合仍然使用漢字。很多韓國人都在壹定程度上認識壹些漢字,有的還會說中文。現在韓國人找工作,很多公司都會要求應聘者會說中文。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也會考慮寫漢字的意思,所以很多韓國人會用漢字寫名字。這反映了中國和韓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生活和日常禮儀
而且,韓國人是壹個壹日三餐離不開泡菜的民族。吃辣泡菜的歷史始於1700年代辣椒傳入之後,泡菜的種類大致分為辣白菜、蘿蔔泡菜、蘿蔔泡菜、黃瓜泡菜等等。根據季節不同,有很多種。泡菜是壹種發酵食品,需要腌制壹段時間才會有真正的味道。最近發現它有抗癌作用,震驚世界。口感成熟的鹹菜富含酵母菌,所以促進生長,富含纖維,可以更好的預防便秘和成人病。此外,泡菜的主要調料辣椒含有維生素C,是蘋果的50倍,橙子的2倍。所以韓國自古以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吸收豐富的維生素C。在日本,由於泡菜被認為是壹種健康的食物,55%的家庭主婦將泡菜放在她們的飯菜中。
日常禮儀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同時受到西方文化和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在韓國,長輩與晚輩、領導與下屬、男女之間的禮儀差異很大。
見面後握手:晚輩和下屬與長輩和領導握手時,前者必須在後者伸手後用右手握手,然後將左手輕輕放在後者的右手上,以示對長輩和領導的尊重。然而,女性壹般不與男性握手,而是經常鞠躬或點頭。
長者和領袖應該先入座。長輩人數少於晚輩時,寬敞舒適的座位要留給長輩和上級。在家裏吃飯,長輩和男士要先入座,女士要先準備好飯菜再吃飯。用餐時,由於韓國餐桌是小桌子,桌腿短,所以放在地上或炕上。用餐時,主人和客人都要盤腿坐在地板上,千萬不要伸直或叉開雙腿,這會被認為是對他人的侮辱。
韓國人非常喜歡喝酒,他們經常喝燒酒、清酒和啤酒。據朋友說,清酒不是很烈,但後勁十足。幾個小酒杯可能會讓妳睡壹整天!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韓國人喝酒時會互相敬酒,這也是很有講究的:長輩和領導不能拒絕給妳倒酒,晚輩和下屬喝酒時要橫著喝,不能面對長輩和領導。另外,女性壹般不允許給男性倒酒,除非是父親、丈夫等親屬,否則會被認為是非禮女性。
韓國人之間的稱呼也很有意思:公司裏年輕的同事會稱呼年長的為“學長”,學校裏年輕的同學會稱呼年長的為“學長”、“姐姐”或“哥哥”。在相處融洽的街區,女孩經常稱年長的男孩為“兄弟”。這說明韓國人眼中的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區分是非常明確的。作為晚輩,和長輩說話壹定要用敬語,否則會被認為是沒有家教的表現。
韓國文化和產品在中國和亞洲流行的原因
首先,以儒家文化為背景的傳統文化。包括對家庭的重視,對道德和善良的崇拜,以及團結的精神。
在這些方面,中國和韓國的文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正是因為這些相似性,中國人對韓劇沒有心理障礙,反而能像接受自己的東西壹樣自然接受。
不同的是韓國社會比中國社會保留了更多傳統的東西。
韓國社會還保留著很多儒家傳統,所以對父母老師還是特別強調禮儀的。在男女關系上仍然有很多儒家傳統,韓國社會仍然保留著重男輕女的思維方式。韓國既追求經濟增長,也追求政治民主化。但是,無論是在經濟增長方式上,還是在政治民主化的方式上,還是受到了家長制的很大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後,尤其是近年來,韓國最重要的社會主流之壹就是女權主義的盛行。從這個角度來說,《大長今》反映了這樣壹個社會主流。
第二,韓國的“軟實力”。
韓國食譜很簡單:1)甜美可愛,有時還夾雜著傳奇的劇情和抒情,精致明亮的產品,大量健康的儒家家庭價值觀。2)韓國影視劇傳達的親情友情的溫暖信息,在東亞這個渴望擁抱西方、為劇烈的經濟變革付出社會代價的地區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韓國的“軟實力”。在西單購物中心的頂樓韓國城,小商店出售韓式嘻哈服裝、電影、音樂、化妝品和其他東西。對於中國的年輕購物者來說,他們不在乎與韓國毫無關系的美國牛仔帽或日本卡通玩具,也不在乎大多數產品實際上是在中國工廠制造的。他們看重的是韓流時尚風格和流行風格。從衣服到發型,從音樂到電影,在過去的五年裏,韓國人主宰了中國和其他亞洲人的口味。韓國的“軟實力”也因此擴展到了物質和精神兩個領域。三星手機和電視是中國許多人消費主義的象征。
第三,基督教在韓國的影響。韓國基督教傳教士遍布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他們的亞洲面孔和風格使他們更容易被亞洲人接受。
最後,韓國政治的影響。對於壹個長期受其他文化影響的國家來說,韓國發現自己扮演了壹個文化輸出者的新角色。這種轉變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韓國的民主化,軍事獨裁的結束釋放了自由創造的國民活力,激發了國內洶湧的改革潮流。隨著民主和經濟的成熟,韓國的影響力從10年前無足輕重的凱旋發展到今天的局面。
韓國文化展現了壹幅以個人幸福和世俗消費主義為中心的現代生活圖景。韓國影視劇在強調家庭關系時,往往表現出源遠流長的儒家價值觀,為徘徊在變革與傳統進程中的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提供了範本。
儒家文化起源於中國。如果我們追溯它的發源地,毫無疑問,儒家文化是中國的文化。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無疑來自中國。然而,自從中國誕生以來,儒家文化已經發展成為東亞的同壹種文化。就像中國人是儒家的後代壹樣,韓國人是儒家和孔子的後代。韓國人雖然承認孔子來自中國,但認為儒家文化也是韓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既有積極的壹面,也有消極的壹面。今天,對於包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東亞人來說,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克服儒家思想的消極面,如何為未來社會創造性地繼承儒家文化。
韓國為什麽能迅速崛起?
1)韓國流行文化是國家民主化的果實。如果妳看七八十年代的韓國電影,妳能感覺到那是壹個被嚴格控制的封閉社會。在戒嚴時期,離開韓國是不可能的,盡管我們在中國的活動受到監視。它具有在世界上傳教的潛力,但受到限制和壓制。充滿激情,卻無法表達激情。
我們可以清晰的分辨出韓流崛起的幾個階段:1988首爾奧運會;1992結束了32年的戒嚴令及其動蕩,第壹位民選總統誕生。奧運會和民主化水乳交融,* * *共同構成了韓國文化崛起的動力。
2)電子化進程的改進和網絡的發展。隨著韓國迅速崛起為世界電子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網絡新聞挑戰主流媒體的保守壟斷,控制新聞廣播的媒體俱樂部被削弱。韓國人並不避諱自己社會中的壹些敏感話題,包括日本殖民時期的戒嚴法遺產和通敵問題。
3)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壹個全新的、自信的韓國,往往會無視華盛頓的不滿,開始追求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向中國和朝鮮靠攏。新的自由在中國培育了壹個富裕的公民社會。
韓國文化雖然覆蓋了亞洲大陸,但還是有不好的壹面。
但由於長期的社會變革過程在韓國短短幾年內被濃縮完成,也出現了代際、性別緊張等諸多社會問題,使韓國成為世界上離婚率最高、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