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恩施土家族女兒城的民俗文化

恩施土家族女兒城的民俗文化

“摔碗酒”源於土家族,是古代土家族兒童出征前的壹種豪氣酒。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在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兄弟之間發生了世仇。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冰釋前嫌,於是喝了壹碗酒,以示日後友誼和睦。喝完後,他們打破碗埋葬了仇恨,這也顯示了他們的慷慨和英雄主義。但從今天的拋酒,已經完全轉化為壹種友誼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心也更近了。

土家女兒城八人堂民俗園是目前恩施州摔碗酒文化的集中體現之壹。土家族擺手舞歷史悠久。據《來鳳縣誌·通誌》卷三十二轉載的《湖廣通誌》記載,五代時“石州水漫村有蒲舍樹,蒲舍人絢爛。昨天秦的祖先在東門砍了壹棵異樹,跟著它到了那輛車上,復根而活,四點多開了幾百朵花。秦桑的子孫們跳著舞,花兒落下了。取而代之。他姓向宋,花永不落,尤異。”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了1000多年前水漫壹家人圍著Pusher tree揮舞雙手的場景。這是史書中對來鳳土家族擺手舞的最早記載。

壹說擺手舞起源於宗教祭祀活動。土家族人尊敬祖先,熱愛領袖。為了不忘記祖先的功績,他們創造了壹種波舞來紀念他們。這裏至今還保留著來鳳等地搖手祭祀的習俗。除了壹些地方的八神外,大部分的祭祀對象都是祭祀土司王的,比如彭公、田任浩、項老關,都是五代至宋代土家族歷史上有名的有姓之人。“生為英人,死為神靈”【嘉慶五年(18)來鳳縣河東鄉中寨廟堡手搖堂碑文】《舒曼教案》已出版十年:“帕拜祖先,擊鼓祭祀。”因此認為擺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壹種舞蹈。

第二種理論由白虎舞和巴渝舞演變而來。《楊樺國誌·八誌》載:“巴適雍瑞,歌舞以動人。前弟子仰慕葛,故世人稱之為攻,前有歌唱,後有舞蹈。”據專家考證,這位武術大師的歌舞是巴渝舞,白虎舞是巴渝舞的前身。擺手舞中“同側擺手”的特點是模仿“行龍走虎”,其基本動作是秀白虎。又說杜佑《將軍典》所載巴渝舞樂中的“矛”“弩”與擺手舞中的“甲”“行”“弓射箭”等軍舞如出壹轍,故推斷擺手舞與巴渝舞同源異支,起源於周朝。

第三,來自戰爭。民間有很多傳說。壹般來說,是彭公領兵打仗。為了鼓舞軍心和士氣,他命令部下用歌舞來引誘敵人,或者用揮手和唱歌來驅趕鄉愁。戰鬥勝利後,這種搖擺舞流傳到民間。

第四,土家族天生喜歡唱歌跳舞,擺手舞純粹是土家族自娛自樂的藝術活動。

第五,古代土家族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禦外族入侵,用壹種“擺手”來壯筋骨,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擺手舞。

六說在恩施州鶴峰縣鐵爐坪的宋代墓葬中,壹個陶罐口上雕刻著十二個跳舞的侍女,她們有的蹲著,有的左右搖擺,有的穿著長袍大袖翩翩起舞。舞姿很像現有的單擺、雙擺、旋轉擺、同側擺。說明在宋代,土家族擺手舞已經很成熟了,是集體舞。沿襲至清代,鄂西來鳳縣地方誌、龍山縣地方誌、湘西永順縣地方誌以及文人騷客的詩詞中都有對土家族擺手舞的詳細記載和描述。恩施女兒會,又稱土家族女兒會,素有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族情人節之稱。壹般每年農歷七月七日到12這幾天都是“女兒會”的傳統吉日。女兒會是恩施州土家族代表性的地域傳統節日之壹,是壹種獨特新穎的節日文化。它最早流行於恩施石灰窯和大山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州的民族節日。

土家族“女兒會”素有“東方情人節”之稱,保留了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是偏遠土家族村舍中的壹種戀愛方式,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活動。其主要特點是以歌曲為媒介自主擇偶。屆時,主要是年輕女孩,但也有已婚女性會出席,以二重唱的形式尋找合適的人或與舊情人約會,並自由抱怨。

當參加女兒的聚會時,年輕的婦女穿著節日的服裝,穿上她們最漂亮的衣服。他們習慣裏面穿長的,外面穿短的。壹個比壹個矮,人們可以壹層壹層地看到,稱為“亮折子”或俗稱“三滴水”,佩戴自己最好的金銀首飾。

女兒聚會那天,姑娘們把山貨,壹種用籃子帶回來的土特產,放在街道兩旁,而自己則穩穩地倒坐在籃子上,等著合適的人來買東西。這個年輕人肩上挎著壹個籃子,像壹個漫不經心的流浪者,在女孩面前搭訕。雙方談得融洽,機會相同,就去街外的叢林裏追到“女兒會”,通過女問男答的形式交換心曲,以此許下壹生的承諾。土家族十大碗在土家族流傳了幾百年。起源於當地民間節日和通常的餐飲方式,其最大的特點是半葷半素,壹菜兩味,油而不膩,餐桌上看不到盤子,所有的飯菜和菜肴都是藍邊大碗。土家族人熱情好客,同時又很愛面子。但由於過去貧窮,他們無法安排足夠的菜肴,但他們也想在餐桌上多做些菜,有個好面子。所以壹般每桌安排十碗菜,素菜墊底。久而久之,在婚喪嫁娶的時候就形成了當地的固定菜肴。過去,土家族的餐桌上沒有盤子。桌上的菜都是藍邊大碗,桌上的菜都是十碗。久而久之,土家人就把宴席命名為“土家十大碗”。除了十大碗菜,桌上還有兩個腌菜,是留給客人的,還配了土家釀的玉米燒酒。上菜的程序和方法也很有講究。土家人每上壹道菜,打板的就拖著長音喊著直到菜上完,有時甚至還會放壹炮,吹壹聲歡快的菜調。土家族辦喜宴的時候,只要去喝喜酒,都會喝主人送的祝賀茶。壹般家庭條件好壹點的用茶蛋做祝賀茶,家庭條件差壹點的用炒飯做祝賀茶。

在土家女兒城民俗博物館,來自恩施八個縣市的民間藝人每天制作十大碗供遊客欣賞。土家族的女兒出嫁壹定要會哭,就是哭的很漂亮,哭的阿姨有專門的“哭婚歌”,這是傳統技藝。土家族女孩十二三歲開始學哭嫁。過去,不哭的女孩是不允許結婚的。現在,哭嫁仍然是只有在僻靜的村舍裏才有的習俗。土家族的女兒出嫁壹定要會哭,這叫哭婚,哭的漂亮感人,被稱為聰明好媳婦。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結婚那天。結婚前壹天,親戚朋友鄰居都來祝賀,哭著告別。新娘家會邀請新娘的九個最好的未婚女伴和新娘壹起哭,稱為“十姐妹會”。這九個姑娘起著陪淚的重要作用,所以不管住多遠,風雨無阻,娘家都會派人坐轎子來接。十個姐妹聚在壹起後,新娘家把兩張八仙桌拼在壹起,放在屋子中間,年長的坐在上面,兩邊坐著和新娘差不多大的女孩,新娘坐在女孩中間。哭的內容主要是姐妹情誼,也有鼓勵安慰的話。

  • 上一篇:怎樣才能做好餐飲營銷?
  • 下一篇:成語大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