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獎勵50分!具體談談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獎勵50分!具體談談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前言

在復旦大學社會學系80周年校慶上,提出了研究“海派”的重要性,對社會學系的學生提出了切實的要求,因為恰恰是上海在中國從過去到未來的全球化轉型過程中處於壹個焦點位置,研究上海是相當有價值的。本文是全球化合作課程的作業,相對集中的討論是針對中國傳統思想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和意義。涉及具體問題我會以上海為背景來討論。

主體

從最近的壹則新聞來看,跨欄運動員劉翔和籃球明星姚明被授予上海形象大使的榮譽稱號,理由是劉翔象征著上海發展的“速度”,姚明象征著上海城市形象的“高度”。這兩位傑出運動員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卻與賦予上海“高速度”、“高高度”的形象聯系在壹起。我覺得這裏用“速度”指的是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進程。毫無疑問,上海現代化進程的速度的確讓海外學者感嘆“沒有壹個城市能像上海壹樣順利地拆掉舊社區”。上海18層以上的建築數量已經超過日本18層以上的建築總數。但是上海在這種高度和速度下的全球化過程中是否面臨壹些問題?

這裏只窺壹斑而知全豹,談談上海建築的“速度”和“高度”。城市社會學壹派認為,現代城市建築應該是壹種“承載人的容器”,建築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用盡可能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最有效的空間。現代城市的建築,尤其是80年代以後的建築,都可以看到繼承了這種風格的建築,比如摩天大樓、體育館、寫字樓、醫院、學校等等。正是在這個時代,上海飛速發展,於是這些伴隨著現代化的巨大“容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石窟的天井和老虎天窗的廢墟上。綿延數裏的羊腸和曖昧的轉彎消散在加寬的道路裏,老房子上的爬山虎無法依偎在冰冷卻擦亮的大立面落地窗前。突然有壹天,我們在陸家嘴的商業寫字樓裏,感覺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裏出生的。如果把走來走去的人藏起來,從畫面上很難分辨出我們是在紐約、東京、北京還是上海。看著黃浦江對岸的外灘,恍如隔世。

人不僅僅是生活在壹個空間裏,更是生活在壹種記憶裏,那是隨著時間沈澱的傳統文化的記憶,而建築恰恰是城市的記憶,莊嚴的教堂,風情各異的別墅,古樸的民居。這些個性各異的建築之所以活著,是因為它們與人有關系,被煙火包圍過。在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壹味追求“國際標準化”建設的速度和規模,就像橡皮擦壹樣快速抹去記憶的符號。

在這裏我質疑什麽是城市的“國際標準化”?

如果是指把壹個城市建成某種標準的模式,比如高樓林立,交通立體,各行各業穿制服的人,那麽它就沒有地域限制。它可以在亞洲、歐洲或非洲的某個島嶼上,只要靠壹個“圖章”的力量推動,它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壹個角落迅速崛起。壹個象征現代化速度的國際標準化城市,就像壹個全球連鎖的麥當勞餐廳,到處都是薯條和薯片。但是,和食客的心態是壹樣的。人們總是願意嘗試不同口味的菜肴,光顧不同風格的餐廳,但並不總是願意在麥當勞填飽肚子。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匯聚在壹個模式上,隱藏自己的文化背景,那麽在各個國家的城市間遊走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在全球化進程中,城市面臨著這樣的危機。當原本的本土文化被輕易抹去後,被打上了統壹的所謂“標準化”的烙印,以顯示全球化的強大和高效,就像把古董放到流水線工廠裏,當意識到得不償失時,就變成了假古董,原本物件中蘊含的文化痕跡和記憶符號不復存在,城市成為了壹個失去記憶的沒有基礎的容器。當我們看到海歸回到上海的故土時,我們認不出他們,我們對城市的巨大變化感到驚訝。然而,只有當我們在童年的記憶中看到人們已經去了斷壁殘垣中的老房子,我們才熱淚盈眶,是應該為城市建設感到無比自豪還是有點遺憾?

說到這裏,我似乎壹直在關註城市建築的問題,只是以小見大——全球化並不意味著全盤西化,雖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與西方的合作與交流非常重要;西方標準並不是可以適用於任何壹塊土地的“國際標準”,盡管城市建設和發展面臨著這樣的壓力。全球化進程中的大壹統模式在中國並不具備良好的文化基礎,但本土文化壹旦被徹底破壞,就像壹個人得了健忘癥,忘記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等。在壹張白紙上畫壹幅畫,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畫龍點睛容易得多。這種失憶的人很容易就能收斂到別人的生活方式,融入新的遊戲規則。但由於這種全新的遊戲規則是別人制定的,在以後的遊戲中,失憶癥患者無法用原有的理由來反駁改變現狀的請求,反而會處於被動的劣勢。被人牽著鼻子走,就意味著他失去了個性,壹個沒有個性的人當然不能引起別人的重視和尊重。

那麽,轉型期的中國靠什麽來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壓力呢?那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貫穿其中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世界博弈的支點。國家意識形態中有超驗意識形態和世俗意識形態。越是發達強大的民族,越會強調其形而上的超驗意識形態。因此,在不久前的第壹次全球活動中,孔子作為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象征得到了強調和肯定。中國人很清楚,中國對西方的吸引力和魅力,永遠是用五千年沈澱下來的文化內涵,就像外國人到中國北京旅遊,壹定會去參觀長城和故宮,不會對北京亞運村產生太大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意義在於保留本土的民族個性,不會迷失在國際標準化工廠的趨同業態中。

同時,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個體因為傳統文化而產生民族文化認同感,甚至這種認同感是超越國界的。從全球崇拜的角度來看,海外華人自發地肯定自己的文化根,並通過儀式加以鞏固和發揚。這裏我有壹個聯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和塗爾幹看待宗教的社會功能有相通之處。塗爾幹認為,個人最初是通過宗教儀式加入集體生活的,宗教儀式有助於群體的融合,是社會鞏固和肯定自身的壹種手段。同時,宗教維護並促進了群體的傳統傳承,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壹個群體獨特的道德觀至關重要。現在和過去的儀式之間的聯系是個人和團體之間的聯系,是傳統和今天之間的聯系。塗爾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提出了宗教作為紐帶的社會整合功能。相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是儒釋道和現代馬克思主義融合後的多元體系,但中國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得清壹個東西是否有中國這個傳統文化符號的痕跡。同樣,中國傳統文化也會具有宗教的社會功能,如個體與群體的聯系、個體在集體中的自我認同、傳統的傳承等。我認為在提倡和諧社會的背景下,保存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結起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的看法主要有兩點:壹是在全球標準化的壓力下,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社會保持個性和活力的靈魂;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整合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形成史,也是社會文化從分裂到至高無上的整合史。所以,當儒釋道融為壹爐,理學壹統天下的時候,很容易被後人視為儒家在文化整合上的勝利,傳統文化整合的最終完成;當清末以來西方文化的傳播和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在中國受阻時,激進的思想家們大多把對現代化的強烈渴望寄托在對傳統文化的過度融合、儒家文化專制的痛苦和對多元文化的熱切呼喚上。而壹些謹慎的學者則刻意強調儒家思想。

壹,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

關於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內在關系,借用美國文化社會學家E·希爾斯的壹句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即使我們承認每壹代人都要修改他們的前輩傳下來的信仰和行為模式,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現,大量的信仰在過去得到了支持,現在仍然得到了支持,許多行為模式在過去得到了奉行,現在仍然在奉行。此外,這些信念和模式與最近的範式共存。”【1】這短短的壹句話包含了四層意思:第壹,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已經“錯位”,傳統文化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生活;第二,傳統文化有很大的穩定性,所以現代生活中還是有壹些傳統文化的因素;第三,雖然現代生活仍然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壹些內容,但這種繼承不是固定的復制,而是經過壹定的修改而被接受和發展;第四,現代生活正在創造壹種新文化。這或許可以用來表達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之間錯位-傳承-發展-豐富的辯證關系。

(壹)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錯位

現代生活是壹種不同於傳統生活的生活方式。傳統文化作為壹個完整的文化體系,並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這是因為傳統文化本身和時代都在不斷發展。從自身來看,傳統文化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向上的,也有落後頹廢的;就其發展中不同時代的因素而言,由於現代的反差,傳統文化既適應現代生活,也不適應甚至阻滯現代生活。這就導致了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錯位。

(二)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傳承

中國的傳統文化雖然經歷了挫折,甚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但還是挺了過來。這是有深刻原因的。從傳統文化的本質屬性來看,傳統文化有其時代性,並依賴於壹定的歷史條件,但除了它所包含的時代因素外,還包含著具有普遍意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可以被現代社會繼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助、重視家庭、誠實信用、正義、勇敢、愛國等文化特征,至今仍是現代人的人生信仰。其次,對於壹個民族來說,傳統文化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現代生活的文化基礎和歷史條件。任何民族的現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虛無之上,而必須建立在被批判的傳統之上。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意地創造歷史,而是在直接遭遇的條件下,從過去建立和繼承下來的。”[2]

(三)現代生活向傳統文化的發展

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傳承,並不是原封不動地傳給下壹代,而是壹個有選擇性、創造性、有意識的文化發展過程。選擇就是現代人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後,選擇現代價值的精華去繼承,拋棄不適應現代生活的糟粕。有創意就是重新詮釋傳統文化的精髓,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形式,使其更適合現代生活。意識是指現代人作為文化創造和選擇的主體,應具有主體意識、獨立意識、文化意識和反思意識等。,並積極獨立地接受和吸收傳統文化,使之成為自己的。這樣,現代人繼承的傳統就有了壹些不同於以往的特征,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和規定性,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呈現的文化傳統,成為融入現代生活並得以傳承的傳統文化。

(四)現代生活對傳統文化的豐富

現代生活也在創造新的傳統文化。現代人的生活絕不是對現有傳統的簡單復制,相反,它是指向未來的創造。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創造出新的不在我們傳統中的東西,那些具有遺傳活性的東西就會流傳下來,成為新的傳統,從而豐富了傳統的內容。張貼在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上一篇:豆漿怎麽磨才好吃?
  • 下一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