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德伯家的苔絲》:壹個純潔女性的幻滅,也是壹個時代的哀歌

《德伯家的苔絲》:壹個純潔女性的幻滅,也是壹個時代的哀歌

01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發表於1891年。

這本書,是我看過多次都不厭倦的作品,不僅僅因為純潔的苔絲,更多的是因為苔絲悲劇的命運,留給壹個時代的啟示和反省。

苔絲的悲劇,是壹個時代的悲劇,當我們重新回看這部傑出的小說時,我們不可回避它給世界帶來的震撼和反思。

此外,《苔絲》裏面那些清新幹凈的文字,也令人賞心悅目。比如:

小說裏描寫的地點是鄉村,如今這些地方已成為名勝古跡,指引人們尋找小說的秘密。

看過這部小說的人們,無不為苔絲的命運而落淚,我也如此,我是含著淚讀完的,讀完後心裏久久不能釋懷。

整部小說由七部分組成,描寫了壹位純潔女性的幻滅歷程,是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裏程碑之作。

在這部小說中,哈代塑造了經典的女性形象苔絲,這也是其“性格小說”中的典型女性。

並且,哈代用了壹個副標題表明自己對苔絲的態度,哈代認為苔絲是“壹個純潔的女性”,壹生不改變自己的看法。

作為讀者的我也壹樣,我始終認為苔絲是無比純潔的,此生不改。

下面,讓我們壹起回顧壹下德伯家的苔絲,這位純潔女性的幻滅歷程吧。

02

苔絲出生於壹個貧困的鄉村家庭,父親是小販,生活拮據。原本,這壹家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卻在某天,苔絲的父親約翰·德比被人告知,他是武士世家德伯的後代,壹切便從此改變。

父親得知這個消息後,顯出得意忘形的神色,而且苔絲的母親也對此信以為真,幻想借此改變經濟上的困境。

於是, 苔絲的父母異想天開地讓17歲的女兒苔絲,到當地富人德伯太太家去攀親戚,認“本家” ,這壹樁天大的好處,讓苔絲的父母覺得無比榮耀,他們都天真地以為可以翻身變成富貴人家了。

而實際上,富人德伯太太家與古老的武士世家毫無關系,之所以有錢,完全是因丈夫放高利D起家,實屬爆發戶,這壹家從北方遷到這裏,連姓也是從博物館裏找來的。當然,苔絲的父母不管這些,信以為真,並把認“本家”當成跨越階層的砝碼。

苔絲到了德伯家以後,遇到了德伯家的長子亞力克,亞力克在苔絲面前裝出壹片好心,並讓他在德伯家養雞。其實,亞力克的用意並不如此,他貪圖苔絲的美貌,壹直覬覦著苔絲。

苔絲有多美麗純潔的呢?我們可以從哈代的描述中看到:

三個月後,亞力克在壹個夜晚奪走了苔絲的Z操。苔絲被侵犯後,並沒有順從亞力克,而是帶著心靈和身體的創傷,回到父母身邊。不過,這時的苔絲,卻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了,可嬰兒生下後不久便夭折。

苔絲的遭遇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村裏人的恥笑,人們紛紛指責她是個“不好的女人”。 也因此,苦不堪言的苔絲,最終離開鄉村,來到南部壹家牛奶廠打工。

在牛奶廠工作期間,苔絲與牧師的兒子安吉爾·克萊相愛並訂婚,他們的戀愛也得到了牛奶廠女工真誠的祝福。

不過,苔絲始終擔心克萊會介意自己的過去,很多次想把自己曾經被亞力克誘J的事情告訴他,但都因種種原因沒有做到。苔絲內心是純潔的,卻受盡了道德上的譴責與煎熬。

結婚前,苔絲曾經寫下壹封長信,準備向克萊坦白,卻意外地把信塞進了地毯下面,克萊無從知曉。

最後,在新婚之夜,苔絲還是忍不住把這件事告訴了克萊,本以為會得到克萊的原諒。結果呢,克萊的反應恰恰相反,他做了壹個特別不負責任的決定,狠心丟下苔絲,獨自前往巴西。

剛步入新婚的苔絲,重新陷入痛苦的掙紮中,剛結婚便分居了,內心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與自責。苔絲在克萊離開後,只能繼續去壹些農場打工維持生計。

這期間,她重新遇到了侵犯她的亞力克,亞力克對苔絲糾纏不休,不得到她決不罷休。

而此時,苔絲的父親因病離世,母親身體虛弱,整個家庭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了苔絲身上。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苔絲是怎樣艱難的處境:“弟弟妹妹失學,房子租賃到期,壹家人被攆出村子無處安身”。

在這樣瀕臨絕望的情況下,苔絲盡管對克萊念念不忘,但也抵不過現實的困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也是在這種絕境下,苔絲寫信給克萊,語氣激動而決絕,甚至動搖了對克萊的愛。

為了維持生存,苔絲最後接受了母親和亞力克的交易,代價是苔絲成為亞力克的情婦,和亞力克同居。

另壹邊,克萊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行為,他心裏放不下苔絲,決定重新回英國尋找苔絲。小說到這裏,加劇了苔絲內心的矛盾,因為愛著克萊,而對亞力克無比憎恨。

因為,正是亞力克讓苔絲兩度失身,讓她成為別人眼裏“不貞潔”的女人,讓她在世俗的眼光中喪失了做人的尊嚴。

最終,在種種苦難和壓迫下,苔絲難掩內心的沖動,將全部的怒火全匯聚在鋒利的刀刃上,壹刀了結了亞力克的生命。

對於苔絲而言,這就像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也完成了對克萊的忠貞,她沒有慌亂、驚恐無措,而是露出“令人同情的慘淡微笑”。

就如小說中所寫:

很顯然,苔絲把殺死亞歷克看成是她應盡的責任,是她必須完成的任務。亞力克是苔絲壹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亞力克不在了,她才覺得如釋重負。

苔絲在與克萊壹起度過幸福、滿足的最後五天之後,她被捕了,最終被處以絞刑。

03

曾經,我對克萊是比較排斥的,認為他為什麽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汙並產有壹子這壹殘酷事實,對他在新婚之夜丟下苔絲的行為感到十分痛心。

他難道不是很愛苔絲的嗎?他對苔絲的愛難道不是高尚的嗎?

或許哈代自始自終都保留了這樣壹個引爆點,對整個社會進行諷刺: 壹個壹心追求純潔的男人,遇見壹個真正純潔的女性,反而失望了。

苔絲之所以會引起爭議,還是和時代觀念分不開的,我們不妨看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觀念。

在《德伯家的苔絲》這部小說中,當富家子弟亞力克誘J了苔絲,按維多利亞時代的觀念來看,人們非但不會怪罪亞歷克,反而會苛責苔絲。

即便放在高度文明化的今天,女性遭受了這樣的事以後,人們仍然習慣於指責女性,說她們不知廉恥,不自尊自愛。

也因此,哈代在小說中,讓亞力克用壹段話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觀念。亞力克侵犯苔絲後,還不知羞恥地利用亞當被夏娃誘惑這個故事來指責苔絲,誣陷苔絲誘惑了他,才導致這個悲劇發生。

看到這裏,真是氣得肺都炸了,但這樣的事情難道現如今的社會就沒有了嗎?有,壹直都有。在當時《苔絲》發表後,很多文化界名人也是這麽看待苔絲的。

即便苔絲生活在壹個淳樸的環境裏,處處鳥語花香,但仍然有毒蛇發出的嘶嘶聲。

可憐的苔絲,在遇見克萊前,她甚至連戀愛都沒有談過,卻因被亞力克玷汙,壹直在努力尋求道德上的純潔,也在尋求罪惡裏的救贖。社會對女性真的公平嗎?至少在當時的社會不是。

或許,對於天真純潔的苔絲來說,被亞力克糟蹋的那壹夜,是“留下終身遺恨的慘痛的壹夜”。

為此,苔絲受盡了內心的煎熬,她把自己看成是壹個罪惡的化身,被人侵犯了清白的領域的女人。

正因為時代的觀念對女性的不公,苔絲被人侵犯後,壹直堅持內心的純潔,也壹直在和固有的觀念作對抗。

當她和克萊訂婚後,更是備受煎熬,她不得不向克萊坦白自己的過去,卻依然不被心愛的男人所接受。

如果單純地怪罪克萊不原諒苔絲,肯定有失偏頗,但那個關於“女性必須要純潔”的觀念,卻深入骨髓。

克萊將苔絲視作純潔的象征,最理想的妻子,所以才主動向苔絲求婚。可是,當新婚之夜,苔絲坦白了自己的過去,克萊的幻想便破滅了。

也就是說,在克萊內心的真實想法裏,他壹直在對Z教觀念進行交鋒。

壹方面,克萊無法擺脫社會和家庭灌輸給他的觀念,以致他無法接受壹個失去了Z操的女人;另壹方面,克萊又對苔絲有著真愛,並對她的遭遇給予同情,舍不下她。

所以說,苔絲的悲劇,也是壹個時代的悲劇。

04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苔絲本人,壹個多麽有責任心的純潔女性。

苔絲從出生起,她所在的家庭就是十分貧困的,也因此她早早就學會了獨立。

苔絲的父親是壹家之主,但這個人卻好吃懶做,根本無力支撐整個家庭,負擔相當沈重。苔絲的母親,是壹位傳統的家庭主婦,像許多家庭主婦壹樣,她照顧孩子,幹著各種瑣事和臟活累活。

在整個家庭裏,苔絲父母的收入並不多,僅僅夠維持生計,但他們卻有包括苔絲在內的七個子女,這樣的家庭生存壓力十分巨大。

苔絲作為長女,不得不幫著家庭維持生計,每天都幫父母分擔家務活。苔絲壹邊照料自己的弟弟妹妹,壹邊做家務,壹放學回家,她就跑到附近的農田裏割草,收莊稼,又或是幫母親擠牛奶、攪奶油。

盡管苔絲的出身不好,但她卻沒有過埋怨,與之相反的是,苔絲會主動擔起生活的責任,還會極力維護自己的家人。

比如小說開頭便寫,當村莊遊行隊的姑娘們笑話她的父親說大話時,苔絲說:

就算最後苔絲被家人出賣,她也沒有表現出特別決絕的反抗,這說明苔絲是非常愛護家人的,也是壹位特別有責任心的姑娘。

苔絲為了整個家庭的利益,寧可犧牲自我,去換得家庭的安穩,這份責任和勇氣,並不是人人都能具有。

也因此,當苔絲的父親去世後,壹家人居無定所,饑寒交迫時,苔絲還是被迫接受了母親與亞歷克達成的交易,甘心成為了亞力克的情婦,並與他同居。

對於苔絲的責任心,有人認同,也有人鄙夷,因為對於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來說,攬在身上的責任感,或許也是造成自己壹生悲劇的開始。

就像苔絲。 苔絲美麗,內心堅貞,純潔得像壹張白紙,可她卻有著強大的責任感。正是苔絲強大的責任心,塑造了她獨有的人格魅力,也把她推向了悲劇的深淵。

苔絲的責任感貫穿整部小說,從開篇開始就可以看出來。

比如苔絲不願去德伯家認“本家”,但是因壹次與弟弟送蜂蜜進城的路上,維持生計的老馬意外死亡,她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

為此,苔絲非常自責,於是壹心想要幫父母擺脫貧困,同時彌補過錯。

小說裏是這樣寫的:

正是這場意外變故,才讓苔絲改變主意,從而順從父母的意願,去投奔德伯太太家。

如果單從表面上看,苔絲後面的悲劇是由父母的虛榮心釀成的,但追根究底,是源於苔絲性格中的責任感。

在苔絲與克萊相戀後,苔絲壹直覺得很負疚,她覺得自己有義務把自己的過去告訴克萊,否則就是對心愛的人不公平,這也是源於心裏強烈的責任感。

只是,沒想到的是,克萊這位“正直”的男人,並沒有因為苔絲坦白,而接納苔絲,反而不負責任地在新婚之夜丟下苔絲,獨自走了。

在小說最後,同樣是出於責任感,苔絲才了結了亞力克的生命。

因為,在苔絲看來,這是她所要完成的救贖。既對自己,也為克萊。同樣地,苔絲也為了這個世界上,和她壹樣遭遇不幸的女性!

在結尾處,我建議大家可以認真去讀壹下這本小說,尤其是女性。

因為,如果不從文學角度講,單從小說的故事題材角度分析,我認為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和《名利場》壹樣,是每個年輕女性必讀的書籍。

讀罷此書,妳會發現社會發展了二百多年,而人性卻從未改變。在現代社會,或許苔絲們的悲劇沒有變少,也許更多了。

最後,我想問: 壹個非自己原因而留下不光彩過去的女人她有罪嗎?

我不要活著看見妳鄙視我!這是“苔絲”壹生的悲劇!也是壹個時代的悲劇!

  • 上一篇:天津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謝謝妳。
  • 下一篇:春節傳統禮儀作文結尾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