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都說成渝兩地人互相鄙視,請問歷史原因!謝謝妳
分析:
成渝之爭要追溯到春秋時期,四川壹個盆地,恰巧關起門來打。
成都代表蜀,重慶代表巴。蜀是古時候岷江上遊的民族南遷後,在成都平原上建立的第壹個文明。巴是漢水中上遊的壹個部落。殷商時期的“巴”(甲骨文拓片中“武定攻巴”指的就是這個巴),然後在西周中期逐漸南移至大巴山區,春秋時期到達三峽地區和嘉陵江下遊。因此,先秦以前,蜀文化基本上是地方文化;巴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巴(東川地區)本土文化的融合。
秦滅蜀後,又解決了巴。秦在四川中部地區建立兩郡——蜀郡、巴郡,蜀郡治成都,巴郡治墊江,後遷重慶城(亦為張若竹之城)。蜀人曾經參加過周武王伐商之戰,但沒有得到獎賞,也就是沒有被封為諸侯;巴人遷至四川後,壹直受到東楚西蜀的壓迫,疆域日薄西山,但又活了下來,所以居民頗有尚武之心。劉邦封漢王後,趁機吞並了南方的巴蜀。當劉邦軍與項羽的軍隊作戰時,他的巴軍非常活躍,戰後還在跳舞(這就是“舞”字的由來
巴蜀在漢帝國表現很好。巴蜀有“巴寡婦”,蜀中有和卓王孫,富如敵國。他們是西漢初年最著名的三位男女企業家。後來名人輩出,文化在全國舉足輕重,衛星眾多。最著名的有司馬相如、楊雄、王勃、顏尊、長驅、陳子昂、李白、蘇皖等等。直到蒙古入侵宋朝,戰爭對四川文化破壞太大,巴蜀文化繁榮才結束。在被張再次屠戮之後,四川的文化在中國基本淪為二流地位。
巴蜀之間的爭鬥始於春秋時期,但爭鬥實際上是壹個文化交流的過程。打起來的結果,四川成了壹個有壹定風格的文化區域(包括陜西漢中、貴州遵義)。漢朝以後,他們和平相處了兩三百年,又打起來了。原因是巴人中有壹個叫“宗”的人。東漢桓帝遷都秦龍時,西晉末年,他們流入四川內地當打工仔,不滿官員剝削,優秀的被四川官員安排為官,指揮宗民打羌人和八王叛亂。西晉的軍隊撤退到夏川東部(現在的峽江地區)和四川南部。李及其後裔建立國家,史稱蜀,後為東晉大將桓溫所滅。是小打小鬧,陣營不明顯。後來,唐朝末年,我們西川節度使王建看到中原之亂,在成都建立了蜀國,史稱錢樹。王建死了,他的兒子王艷麗被後唐所滅。後唐派遣討伐四川的孟知祥占領重慶後,與成都的軍隊戰了壹陣子,取得了勝利,在成都建立了另壹個蜀國,史稱後蜀,也在北宋被攻克四川的王全斌所滅。
後來是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先是楊森代替劉存厚,督成都。後來,田和劉趕到東,但重慶沒有保住。
歷史記載表明成都是秦所建,但考古表明成都是在秦人進入四川之前建造的。張儀可能大規模重建了成都,城址兩千年來基本未變。
重慶在唐代被命名為渝州,並在宋光宗被稱為“重慶”,直到現在。
文革前,重慶和成都是壹個省僅有的兩個特大城市,兩者之間的沖突可想而知。雖然成都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被稱為“省會”,但重慶在政治上並非毫無建樹。遠的不說,南宋末年,王建入侵釣魚城(今重慶合江),在歷史上揚名立萬。元末農民起義軍中,徐壽輝率倪文俊率軍至明於震,定都於重慶。清末通商後,英國駐四川領事館設在重慶四川東路。抗戰時期,全國* * *遷至西南,臨時首都設在重慶,稱為“首都”。這是重慶歷史上最輝煌的壹頁,因為這是歷史上唯壹壹次中央* * *的首都設在重慶。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年,但成都從未有過這份殊榮。最多是在大陸蔣政權的最後幾年,遷都成都十幾天,其他只有唐朝。為了躲避黃巢之亂,唐僖宗去了成都,但沒有到達成都。當他回到成都以北20英裏的小鎮時,當他聽說官軍已經收復長安時,他立即回家了。再加上宋以後被史書奉為正統的劉備政權,勉強可以算是榮的都城。另外,重慶解放初期是西南行署所在地,* * *任主任,管理滇黔川三省,後來撤銷。1958年,* * *中央重新成立西南局,但駐成都,文革中撤銷。
另外,重慶和成都是兩個風格迥異的文化城市。從地理上看,重慶大概是世界上最崎嶇的百萬人口大都市,而成都則完全是平原。成都聚合;重慶比較分散(所有城鎮都是葡萄串組成的,全國是個例外),成都比較溫柔;重慶直截了當,直截了當。成都有豐富的傳統文化;重慶的開放氣氛很濃。
從氣候上來說,成都夏天不算太熱,重慶卻以“火爐”聞名。
還有很多其他的顯著區別,限於時間,不贅述。
全國其他對手城市都比不上成都和重慶的差異,歷史淵源也不長。也許南京和蘇州的歷史更悠久。明朝時,南京為都城,管理江南,蘇州為江蘇巡撫府所在地。清代南京為兩江總督署所在地,蘇州依舊。從文化風格上來說,除了南京是安徽的後裔,蘇州是正宗的吳地以外,差別不大。以前南京和上海吵架,現在看來贏不了,只能和蘇州吵架。
北京和天津的其他麻煩只是天津衛的壹點牢騷。天津直轄市,大約是北京送的壹份“禮物”。妳怎麽敢鬧事?
在廣州和深圳之間鬧也沒多大意思。沒有歷史淵源。唐宋時深圳只是惠安的壹個縣。敢和樊宇叫板?
九江與南昌之爭有其合理性,但歷史淵源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