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敬業與樂業》初三語文上冊教案

《敬業與樂業》初三語文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征引、旁騖、敬業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2.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3.體會演講的口語特色。

 能力目標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揣摩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行文特點。

 情感目標

 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系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教學步驟

  壹、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壹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壹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壹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後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後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誌,並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後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後,脫離政界,先後在清華、南開任教授,並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壹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壹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壹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壹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壹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壹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壹種手段。演講時應註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對於演講尤為重要。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並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壹段或壹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壹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

 教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敬業與樂業》教案壹》,來自網!

 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壹面為生活而勞動,壹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壹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壹等人。

 (8)凡做壹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麽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妳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壹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為每壹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壹步壹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妳體會最深的是哪壹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妳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麽,妳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後,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誌心無致誌、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壹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壹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註,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局限於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妳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妳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並不局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壹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壹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並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壹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壹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 上一篇:張家界旅遊景點發展的優勢在哪裏?
  • 下一篇:描述莫高窟壁畫或彩塑的優美文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