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的地方,農業生產水平特別低,生產效率不高,農業基礎薄弱,處於自我封閉的小農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農業生產力落後,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為了解決這壹問題,黨中央領導廣大農民改變土地所有制,開展了著名的土地改革運動。然後,國家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改革,在此基礎上,還改進了農業生產技術,開發了新的農具,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在這些措施的積極推動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勞動效率提高,創造了豐富的勞動力。
1956至1967《中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的頒布為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其中促進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以及保護農民利益的長效制度至今仍在使用,特別是與農業技術推廣和糧食儲備有關的政策發揮著積極有效的作用。這些制度為農村生活的長治久安提供了政策保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受世界上幾個工業強國的影響,中國將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工業發展上,並將大部分財力和物力投入到提高工業技術上,而沒有對農業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此時農業發展的環境並不成熟,但總體來看,農業發展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地方各級政府開始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利設施建設,為農民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提供了便利。
與此同時,國家開始重視農業科技的力量,成立了許多農業科研機構。此外,值得壹提的是,國家為了促進工業化的發展,進行了壹系列的制度變革。雖然其出發點是為工業化服務,但也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在農村開展了壹系列活動,促進了農村高度有序、剛性集中、權力強大的治理結構體系的形成。在“政社合壹”的組織模式下,廣大農村實現了由黨和國家主導的穩定而嚴密的政權控制體系,可以維護農村社會的穩定,聚集和匯集農村物質資源,保證穩定的物資供應,為創新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壹定的基礎。
二、創新型農業體系的完成期(1978~1991年)
1978我們黨召開了十壹屆三中全會。會議作出了許多重要決定和決議,包括:明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把改革開放作為經濟建設的總方針,其中改革的含義是內部改革,內部改革的首要任務是農業生產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為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我們黨實行了家庭承包制。這壹制度取得成效後,致力於推廣普及這壹政策,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創造新農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在這壹階段,中國創造新農業的成功標誌著中國農業創新體系建設的初步階段。
實行改革開放後,中國高度重視農業生產,致力於提高農業技術水平。為了實現農業科技創新,黨中央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會上指出,農業科技水平是發展新農業的第壹要素。為了早日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我國應把發展農業科技作為首要任務,鼓勵農業科技人才自主研發。在政策鼓勵下,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快速提升,標誌著我國農業創新體系正式進入探索階段。
1978年3月,中國召開全國科學大會,成為國家開始重視科技創新的標誌,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會議期間,鄧小平同誌提出了“科技人員也是工人階級的壹部分”的理論,極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員的研究和開發熱情。同年,我國召開十壹屆三中全會,會上指出了專業科研機構在提高科研水平中的積極作用。1979年6月,農牧漁業部發布了壹系列重要文件,其中指出,當前農業科研的任務是找出工作中的重點,了解工作中的關鍵環節,突出各種科學項目的差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創新發展之路,建設中國特色的創新型農業。建設新型農業體系提供了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