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出發點是否定壹大公司兩大公司的公社體制,將集體公有制、統壹經營、統壹生產、統壹購銷的低效體制改革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即以家庭為市場經營主體,實行上交國家、留足集體、其余留給自己的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生產中的激勵和監督問題。
此外,國家還改革了農村價格體系,提高了18種農產品的收購價格。農村基本制度改革既調動了分散家庭經營的積極性,又體現了集體統壹經營的優越性,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據統計(按不變價格計算),1978-1984年農業總產值增長率和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2.2%和75%,是歷史上農業增長最快的時期。計量分析表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這壹時期農業總產出的增長貢獻最大,貢獻率為46。8%,其次是價格體制改革。
同期,農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137元增加到3976元,名義增長17.5%,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5。1%。這壹時期,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及,農業勞動力逐漸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形成了日益龐大的失業群體。
為了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社隊企業迅速發展。國家在經營範圍、經營方式、供銷、貸款、稅收等方面作出了壹系列重要決策。為社隊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
2.1985-1990主要是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和農村非農產業體系。在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中,加快了由政府管制向市場交易的轉變。與1991相比,州價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由17下降為9,州價銷售價格由14下降為7。
在農產品生產價格的形成中,計劃定價從1978年的94.4%下降到1990年的25.2%。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據統計,1985-1990期間,農業產量年均增長率為47%。
這壹時期的另壹大成就主要體現在鄉鎮企業的興起和發展。1984年,中央4號文件正式將社隊企業更名為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就業人數由5208萬人增加到9546萬人,總產值由170989億元增加到649566億元。
3、1991-1995農村改革基本停止,鄉鎮企業處於整頓狀態。現階段,除了國家在1994再次提高部分農產品收購價格外,農村地區沒有出臺更有影響力的改革措施。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的制度效應已經耗盡,農業發展停滯。這壹時期,國家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整頓經濟,鄉鎮企業發展勢頭明顯受到抑制,被迫大批量關停並轉。
4.65438-0996-2003年,我國進行農村稅費制度改革,鄉鎮企業發展達到新的高潮。農村稅費改革主要是規範稅費管理,實行稅費統壹。到2003年底,稅費改革試點省份擴大到20個,涉及約6.2億農業人口。這壹時期,鄉鎮企業進入了全面發展的第二個高潮。
1992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國務院出臺了壹系列文件,確認發展鄉鎮企業是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這為鄉鎮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5.從2003年到現在,主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3年以來,壹方面,政府大幅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補貼;另壹方面,2006年,中央政府宣布全面取消農業稅,更加徹底地減輕了農民負擔。
同時,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壹些素質不高的鄉鎮企業破產倒閉,大部分鄉鎮企業素質大幅提高,與城市正規企業並駕齊驅,繼續發揮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統計顯示,到2006年,鄉鎮企業吸納的勞動力為14680萬人。
總之,發端於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先鋒作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在於,以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采取漸進式改革策略,充分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
改革的成就在於五大步驟的成功,都是沿著市場體制改革的大方向推進和創新的,只是還沒有完成,各大步驟還沒有統壹。因此,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必須繼續推進改革。
未來中國農村改革的重點是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適應農村規模經營的趨勢,消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分散弊病,創新適度統壹經營的生產關系;
進行包括農村土地制度、糧食流通制度等多方面的全面綜合改革;改革整個農村經濟體制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從根本上改革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
擴展數據
總結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和導致“中國奇跡”的關鍵因素,對於更好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黨的十七大指出,改革開放使“中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這壹轉折改變了人們原有的、落後的、排外的計劃經濟觀念,確立了市場作為資源配置主體的地位,創新發展了經濟發展的體制和制度,為市場經濟提供了發展空間和良好環境。
首先,改革開放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大動力。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遇到的壹些矛盾和問題,是發展不足帶來的,主要通過加快經濟發展,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實力來逐步解決;有的是體制機制不完善帶來的,主要通過深化改革,消除各種制約性體制因素來解決。
無論是解決發展問題還是體制問題,都要靠深化改革提供強大動力。其次,對外開放為中國經濟體制的建立提供了外部動力。壹方面,高度發達的國際市場經濟關系和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成為國內經濟體制改革和競爭機制強化的外部動力,推動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
另壹方面,開放型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後,為各類市場的培育和完善提供了國際標準,也為我國加快建立相應的各類市場提供了外部推力。此外,對外開放打開了國際市場,為引進外資、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供了平臺,為進壹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針。改革30多年來,中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針,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首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提供了思想認識基礎。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求必須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生產關系,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要求必須改革落後的經濟體制,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在改革過程中,在認識上,先後經歷了“計劃為主,市場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其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提供了環境基礎。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求政府為經濟改革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要求政府不斷探索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這些都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改革30多年來,我國在農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探索了許多新的經驗和方法,同時政府對經濟改革的支持和服務也越來越到位,為進壹步改革和完善經濟體制奠定了基礎。
3.堅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不是單壹領域的改革,而是多領域、多方面的改革。在前兩個階段的改革中,實際上有兩條主線:壹是通過所有制改革調整了所有制結構。
總體結構上,由過去單壹的公有制經濟結構逐步轉變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二是通過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轉換,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運行機制準備了制度基礎。
計劃體制、投資體制、金融體制、流通體制、價格體制、分配體制和社會保障體制都進行了以引入市場機制為主要內容的改革。
在深化改革階段(改革的後兩個階段),主要圍繞所有制結構的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行政管理的完善、市場體系的完善和財稅、金融、外匯、計劃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可見,在改革的各個階段,改革都是從多個方面進行的,而不是單壹的壹個方面。
4.堅持漸進式改革模式。漸進式改革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基本經濟制度不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對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制度進行漸進式改革。漸進式改革主要表現在從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過渡,從局部改革到整體推進以及由易到難的變化過程。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漸進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改革時間表的漸進性。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首先著力發展更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公有制經濟,然後著力推進國有經濟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再重點發展要素市場;
價格改革要先調後放,調放結合,逐步與國際市場價格掛鉤;生產、流通、價格等。都有計劃內外雙軌制,然後過渡到市場單軌制;經濟特區和沿海城市的改革開放要先行壹步,逐步向內地推進,實現全方位對外開放。二是改革推進方式的漸進性。
先摸著石頭過河,循序漸進,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支持的整體推進;另外,先易後難。應該先改革那些相對容易改變的領域,最後打壹場攻堅戰——推進國企改革。第三是改革步驟的漸進性。
中國的改革是逐步進行的,重點是制度創新,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產權,通過保留剩余來鼓勵農民;我國在改革過程中,更多的是采取試驗的方式,允許壹些地區或部門率先改革,成功後再擴大到全國或行業,比如建立經濟特區;
初始條件對改革方式的選擇也很重要。中國采取了由易到難的改革順序,以避免大的沖擊,保持社會穩定。
總的來說,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點是政策執行成本最小化,而不是經濟效率最大化,市場經濟改革的政治阻力最小化,逐步適應變化的經濟環境,采取先易後難的改革順序,以試點的方式逐步推進改革。
5、堅持以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主線。改革開放30年來,通過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逐步掃清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障礙。
首先,改革初期,通過制度建設,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壹統天下的格局,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打開了空間:壹是將市場機制引入整個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制度基礎;二是以擴大地方自主權為內容的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奠定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宏觀制度基礎。
其次,1992之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開始由市場化改革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改革內容也開始由體制改革逐步向制度創新轉變。主要包括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推動微觀基礎變革的制度創新和以配套改革為內容的宏觀制度創新。
其中,整體配套改革的制度創新涵蓋了財稅、外匯、金融、投資、外貿和流通體制。
第三,21世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這壹時期主要是在原有制度創新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各項制度,進壹步推動所有制結構、行政管理體制和市場體系的完善。
6.堅持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相結合的原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改革的目的是不斷增強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發展。為此,中國在改革之初就確定了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的基本原則。
在改革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壹,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以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30年成功改革的實踐證明了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相結合原則的重要性。沒有改革,中國不可能實現30年的持續高速經濟發展。沒有發展社會穩定就會失去載體,沒有穩定的改革發展就會失去基礎。因此,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
百度百科-經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