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壹些人》的作者簡介

《壹些人》的作者簡介

臧克家

中國現當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忠誠的愛國者,中國制片人黨的親密朋友,中國民主同盟會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壹、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中國詩歌學會第六屆、第七屆名譽會員、會長、中國毛澤東詩歌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名譽會長臧克家同誌,因病於2004年2月5日20時35分在京逝世,享年99歲。

臧克家同誌,筆名邵荃麟,何佳,1965年10月8日出生於山東諸城。他從小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歌基礎。1923年夏天,考入山東省第壹師範。在此期間,我閱讀了大量新的文學作品,並開始寫新的詩歌。1925年首次在全國性刊物《語絲》發表作品,署名不多。1927年考入中央軍政學校武漢分校,參加北伐戰爭。1929年,青島民國日報首次發表新詩《森林晚寂》,署名柯佳。1930到1934我在國立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學習期間,得到聞壹多先生和王統照先生的熱情教導和悉心幫助。他的《流民》、《老馬》等詩歌,用簡潔的詩句描述了舊中國農民的悲慘生活。長詩《邪惡的黑手》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邪惡和虛偽。這些詩歌是他早期詩歌的代表作,成為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經典。1933年出版第壹本詩集《烙印》,受到聞壹多、茅盾等前輩的好評。次年,詩集《邪惡的黑手》問世,在詩壇壹舉成名。1934年至1937年,任教於山東省臨清中學,出版詩集《運河》和長詩《自己的肖像》,創作散文集《隨想錄》。1936參加中國作家藝術家協會。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同誌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壹起,積極參加抗日愛國活動。65438年至0938年,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襄陽、宜昌分會主任。1938年夏至1941年初,在第五戰區抗日青年團宣傳部任指導員,司令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30軍成員。他滿懷強烈的愛國熱情,冒著敵人轟炸的危險。他到臺兒莊前線采訪,寫了長篇報告文學《津浦北線熱血故事》。他率領第五戰區戰時文化工作團深入河南、湖北、安徽農村和大別山開展抗日文學宣傳創作活動。他不顧個人安危,組織“文藝工作者參軍”;他冒著生命危險奔赴綏棗前線從事抗日救國的文化宣傳工作,曾參加綏棗戰役。在此期間,臧克家同誌創作出版了《參軍》、《淮河上歌唱》等詩歌和散文集《與棗同行》,熱情謳歌了抗日軍民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抗敵英雄事跡。1941年秋,任31軍參議會議員、三壹出版社副社長兼代理社長,準備出版進步刊物《迪達·文聰》,創刊後被當局查禁。1942年7月,他憤然辭職,冒著酷暑從河南葉縣徒步到重慶。1943年4月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五屆年會上當選為候補理事。同年夏,任救濟委員會專員,負責編輯《困難兒童教育》雜誌,至1945秋。在此期間,他創作並出版了長詩《古樹花》、回憶錄《我的詩意人生》和詩集《大地之歌》、《十年詩選》等。臧克家(1905.10.8-)出生於山東程諾。18歲之前,生活在膠東半島的農村。65438-0923進入濟南省第壹師範學校學習。受五四運動的影響,他學會了寫詩。1925的處女作《別是與天罡》中含有“於思”。1926年秋,考入中央軍政學堂,參加反對反動軍隊夏鬥寅的戰役。大革命失敗後,他逃到東北。1929年進入青島大學補習班,出版了陶昕的《林晚無聲》。1934畢業於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在學校,聞壹多和王統照鼓勵和幫助我創作新詩。1932年在《新月》第4卷第7期發表了自己的第壹首詩《流民》。1933年出版第壹本詩集《烙印》。隨後他發表了兩首詩,《邪惡的黑手》、《運河》和壹首長詩《自畫像》。65438年至0936年,臧克家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是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拓者之壹。他從兩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傳統。第壹,他把新詩的歌唱推廣到舊中國的農民和農村。在他之前,沒有哪位詩人能夠如此成功地描繪農民和農村。其次,他推動了中國現代敘事詩的建構,即詩人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中國極具魅力的詩人。他有意識地從中國古典詩歌中汲取營養,並使之現代化,鑄造了作品的中國風格。他的詩有含蓄蘊藉的抒情方式,強調“藏”,詩在詩外,筆有隱鋒;他的詩用的是壹種樸素脫俗的說話方式,精煉而巧妙;他的詩歌追求和諧悅耳的音樂方式,“敲聲”是臧克家提煉漢字的標準之壹。他尋求音節的和諧,鏗鏘動人,增加讀者聽覺的美感。在新詩發展史上,像臧克家這樣具有中國風格的現實主義詩人寥寥無幾,值得學術界深入研究。

欣賞這首詩,把握幾個關鍵詞:臧克家;現實主義;中國式農民

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來說,臧克家是壹個豐富的存在,他的文學活動持續了70多年。2002年底出版的《臧克家全集》有12卷,近630萬字。臧克家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重要的壹頁,是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創者之壹。

臧克家以他的新詩聞名於世,但他的散文,被這首詩的標題所掩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應該說,在創作的時間和數量上,他的散文與詩歌平分秋色。散文和回憶錄,包括《野店》、《青蛙》、《洞裏的聚會》、《海》、《火》、《我詩意的生活》,是留給散文評論家的壹大課題。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無法接觸新鮮的生活,於是“老了腦子倒過來,多寫散文,少寫詩歌”。"我極力抓住散文來表達我的詩的趣味."[1]臧克家的詩很少趨於平淡;另壹方面,他的散文追求詩化——它包含詩的靈魂,這確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味道。有些黨徒甚至有“文不如詩”的說法。

從橫向來看,首先,對世界壹無所知,還沒有流汗的孩子,似乎還不夠悲傷;第二次是“汗流浹背”的父親,憂郁的心態流露出詩意;最後,大汗淋漓而死的爺爺,露出了他的悲傷。土裏農家的生活!從縱向來看,孩子-父親-祖父這三個形象表現的不僅僅是三代人,還有無數代人。這是中國壹代又壹代農民生活軌跡的具體化,每壹個形象都是高度概括的。觀察之細致,思考之深刻,文筆之巧妙,回味之強烈,是其他詩人難以企及的。僅此壹項,臧克家這位“農民詩人”的成就無需多言。

臧克家非常強調只寫自己熟悉的東西,這是他現實主義的壹大特色。在“時代的需要”和“熟悉自己”的關系上,他強調對題材的熟悉。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詩人要熟悉過去新的不熟悉的生活,這才是完全的現實主義。在他為《大地之歌》1946版所寫的序言《中間的壹場戰爭》中,他說:“我什麽時候才能停止對他們悲慘命運的擔憂、悲痛和憤怒,停止唱這樣難聽的歌?什麽時候,讓我為他們唱壹首快樂而解放的歌——中國農民,從道理上講,就像他們唱壹首悲傷的歌?”他熟悉舊中國的農民,所以他寫舊中國的農民。但他也渴望新的人和新的世界。

臧克家總是被鄉村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只要條件滿足,他的靈感就很容易來了,於是壹個個優秀的作品就出來了。1942年,他完成了《大地之歌》,這是臧克家除了品牌和詩人自己的滿足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抗戰開始後,詩人、作家對自己的創作進行了反思——空洞的熱情消失了,高調的吶喊變得嘶啞了,壹些詩人、作家回到了熟悉的題材,用新的審美眼光看待舊的題材,寫出了新時代的新作品。於是巴金寫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寫北京人(1941);茅盾寫霜葉紅如二月花(1943);臧克家寫了他的11詩集《大地之歌》。相比那些直接唱時事的急章,臧克家說:“我最適合唱這樣的歌,但也許我只能唱這樣的歌。”[16]1944,他編輯《十年詩選》時,很少有直接表現抗戰烽火的作品入選。

臧克家的詩是在抒情中醞釀的哲學,是壹首哲理詩。聞壹多曾有壹個精辟的結論,“柯家的詩,沒有壹首不具有極其真實的生命意義。”這種“極真”來自詩人對生命本質的關懷和把握的哲學概括。《三代》,壹首“很真”的抒情短詩,具有簡單、凝練、冷峻、深刻的藝術特色。

解放戰爭時期,臧克家同誌參加了“停戰議和”等許多進步活動。在重慶,他應邀參加了毛澤東同誌在其張治中寓所召開的文化界人士座談會。在上海,他編輯了《星河》、《學詩》、《創作詩》、《文訊》等《華僑之聲》文學副刊,團結了壹大批進步作家。他憤怒於政治的黑暗腐敗,創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和政治諷刺詩,出版了《嬰兒》、《零度人生》、《冬天》等詩歌,影響廣泛。1948 65438+2月,由於上海白色恐怖嚴重,他被迫潛到香港。

1949年3月,在中央黨組織的安排下,臧克家同誌來到北平。5月,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組詩《所見所聞所想》,表達了他到達解放區後的喜悅之情。後任華北大學文學藝術學院文學創作研究室研究員、出版總署和人民出版社編輯、《新華月刊》編輯、《新華月刊》文學專欄編輯。1949年7月,參加中華全國作家藝術家第壹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作家協會會員。1951 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NLD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1956年,臧克家同誌被調到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從1957到1965,任《詩歌》雜誌主編。經過他的接觸,《詩刊》創刊號首次刊登了毛澤東的18首詩,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此期間,他致力於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學的組織領導工作,在《詩刊》的出版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繁榮詩歌創作和加強詩歌隊伍建設方面成績顯著。同時,滿懷對祖國、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孜孜不倦,勤於創造。他以壹個激情四射、多產的詩人活躍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詩壇,迎來了他創作的又壹個高峰。先後出版詩集《臧克家詩選》、《凱旋》和長詩《李大釗》。其中,《壹些人——紀念魯迅的情懷》、《毛主席對黃河微笑》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7年與周合著《毛主席詩詞解讀》,對詩詞的傳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臧克家同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被送到湖北鹹寧的“五七幹校”。1972回京。1976年6月,《詩刊》復刊,臧克家同誌任顧問兼編委。

粉碎“四人幫”後,70多歲的臧克家同誌充滿了文學思想,迎來了創作的春天。他對社會主義新時期唱出了由衷的贊歌,發表了《憶襄陽》、《紅塵中落》、《臧克家舊體詩》等詩歌。散文集如《懷仁濟》、《詩與人生》;《學詩隨想》、《柯佳論詩》、《臧克家古典詩歌鑒賞》等散文集。凝聚了他壹生汗水和心血的12卷本《臧克家全集》也於5438年6月+2002年2月出版。

臧克家同誌的作品多次獲獎,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1988年4月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文學期刊編輯榮譽獎;1990年8月,由他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鑒賞》獲國家圖書“金鑰匙”獎,第五屆中國圖書獎壹等獎。1991 10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438年6月+2000年10月,榮獲首屆“廈新杯”。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同年6月165438+10月獲得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屆龍文化金獎終身成就獎。2002年6月5日至10月,被世界詩人大會和世界藝術文化學會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同年65438+2月獲第七屆國際詩人筆會頒發的“中國當代詩魂”金獎。5438年6月+2003年2月,《臧克家全集》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

臧克家同誌熱愛黨、人民、社會主義,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他7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都以極大的熱情關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文學發展,熱情謳歌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用短詩長詩、新詩舊詩、雜文雜文、評論書信、小說雜感,他積極倡導作家深入生活,反映時代,大力倡導題材風格多樣化和藝術探索創新。他堅持“二選壹”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的方針,團結關心中老年詩人,熱情培養青年詩人。他見證了中國新詩從誕生到發展的整個歷史,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臧克家同誌的壹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壹生,是自覺表達時代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壹生,是勤於寫作、嘔心瀝血、不斷攀登藝術高峰的壹生。他思維敏銳,愛恨分明,善良正直,樂觀豁達,作風正派,作風樸實,平易近人,豁達開朗,生活節儉,嚴於律己。他把壹生的精力和心血無私地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

臧克家同誌的逝世,使中國失去了壹位文學大師,壹顆當代詩壇的明珠,壹位受人尊敬和愛戴的老師。我們將永遠向他學習,懷念他。

臧克家同誌永垂不朽!

  • 上一篇:如何移民挪威?
  • 下一篇:描述精美藝術品的句子(68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