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技術與文明的沖突

技術與文明的沖突

技術與文明的沖突

20210618

這個題目有點大,但是可以吸引眼球。

什麽是文明?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意停放自行車都是不文明的行為。相反,它是文明的。

妳說的技術是什麽意思?微信,互聯網,衛星定位,這些都要算技術,肯定的。

那麽在現實場景中,包含這些內容的活動中,由技術引發的不文明行為,就是技術與文明的沖突。

算起來,我騎自行車快三個月了。騎的越多,遇到的事情就越多。在此之前,我遇到的大部分都是騎行體驗,比如車不好用,不好騎,車壞了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什麽大問題,總有辦法處理的,比如慢慢騎,換個車,都會過去的。但是最近遇到了新的事情,所以有些煩惱,還不了車。

現在有了新技術,自行車不能隨意停,只能在指定地點還,否則要收調度費。這樣也不錯,可以避免亂停車帶來的混亂。軟件上有明確的停車點,道路上也有醒目的標示區,標明停車地點。這是新規定,實施後的效果確實不錯,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就在前天,我騎了壹輛車,感覺有點不舒服。我想著換壹個,找了個停車位,還了車。但是軟件顯示我不在停車點,無法還車。然後換壹個地方,結果還是壹樣。根據軟件的提示,查找最近的返程點,結果顯示0 km 0時間。沒有辦法,只能找人咨詢,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打客服。

電話打了,也沒解決問題。鎖關了,卻要收調度費,有點煩。可以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我已經物理還車了,但是軟件的定位說我不在定位點。我不太清楚軟件的定位模式。壹般來說,應該使用衛星定位。這些節點的連接和互認存在壹些問題和差異,我無法幹涉。最後還是要買單,所以有點郁悶。我還是要付賬。

我以為會是意外,沒想到會接連發生。

當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時,我不會像第壹次那樣輕易屈服。我以為是系統某個環節出了問題,還車點系統無法確認。最終會確定壹個點,所以我會尋找它,直到找到壹個位置。果然,我的理性和判斷得到了證實,最後真的找到了壹個系統確認的折返點,但是這個折返點沒有物理標識,在路邊。

這是什麽樣的結果?

我個人已經做到的,視野之內的,腳踏實地的還車點不被認可,系統認可的虛擬還車點不在真實還車區域,導致分歧和沖突。

如果我在物理還車點還車,我的行為無可挑剔,但是系統不認可,要收調度費;如果我按照系統識別的虛擬還車點還車,系統是識別的,但是我的行為有問題,至少我停了下來放在身邊,所以我是不文明的。

那我該怎麽辦呢?

造成這種現象,形成這樣的結果的是技術。如果說亂停亂放是不文明,那麽造成這種不文明結果的就是網絡通訊技術。壹言以蔽之,技術創造不文明是壹個悖論。

在認知上,技術應該引領文明。比如火的使用把人類帶入了壹個新的時代,然後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就是科技的成果。當然,這需要好的技術。

技術有好壞,文明也有好壞。如果壹項技術會導致不文明的結果,那就很難說它是好的。

也許說技術沒有好壞不合適,但是技術的應用有好有壞。

好與壞都是由人來驅動的,人是由利益的追求來驅動的。當技術被用來獲取財富,技術成為手段,就會背離規範,侵蝕文明,毀滅文明。

文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文明帶給人的是約束和限制。所以,人的本性就是逃避文明,這是文明的約束,使人真正像壹個人,其關鍵要素就是文明。文明是壹種集體行為,集體約束,對個人的集體制約。因為這個因素,可以說文明是脆弱的,對孤獨是有警示的。另壹個層面,文明是有條件的。

文明的約束是無形的,是自律的。在文明建設過程中,它通過各種有形的形式存在,比如文化,比如法律。因為這些存在,人們的行為被標記出來,這使得人們的行為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如果越界,就會受到懲罰,付出代價。如果原來的界限還停留在語言和文字的階段,仍然是看不見的,沒有物理形態。在技術構建的世界裏,這樣的約束被逐漸物化,形成了真實可見的物理邊界,比如各種規章制度、柵欄邊界,使得服從文明成為壹種奢侈,因為技術限制了這種欲望,使得人們不再需要它,或者削弱了人們對內在境界的追求。換句話說,文明的構建不再需要自身的學習和培養,而是被技術所取代,即人不再是人,而是成為壹種新型的動物。

現在文明和技術發生沖突的時候,通常是文明向技術讓步,好像技術在主導文明,這和技術主導文明不壹樣,技術在規定文明,多少有點意思。以還車為例,我可以無視真實的物理存在,但不能無視虛擬的網絡限制,導致沖突,但我也無能為力。只能感嘆科技真的在改變世界。

  • 上一篇:我的好家風作文
  • 下一篇:“石頭、剪刀、布”幼兒園教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