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煤炭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在需求下降和產能過剩的雙重影響下,煤炭價格跌至近9年來的低位。中國經濟“新常態”迫使煤炭企業正視轉型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向何處轉型、如何轉型仍需探索。
雖然自5月中旬以來,國內動力煤價格逐漸企穩並出現回暖跡象,但短期市場前景難言樂觀。根據魏奮和普氏聯合發布的CCI動力煤價格指數,截至6月2日,秦皇島5500大卡(CCI1)和5000大卡(CCI2)動力煤離岸含稅價格分別為401.5元/噸和353.5元/噸,分別較今年年初大幅下跌。
2012下半年以來,國內煤炭行業走下坡路,結束了新世紀以來的“黃金十年”。為了應對日益加劇的虧損局面,煤炭企業紛紛采取包括減員降薪在內的措施降低成本,減少虧損。與此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手救市。2065438+2004年7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連續召開24次會議,幫助煤炭行業走出困境,政策力度持續加大。
但前期出臺的壹系列救助政策並沒有幫助煤炭行業擺脫困境,煤價下跌的步伐並沒有停止,使得煤炭行業處境更加艱難。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該怎麽做?是通過降低成本和售價來繼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銷量嗎?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企業可能只會越來越被動。
整個煤炭行業的出路,似乎只有轉型才能真正走出困境。那麽怎麽轉呢?目前估計大部分煤企都不容易做到對新行業的熟悉,資金來源,優勢技術,銷售渠道等向新領域轉型所需要的。
轉型升級已經談了很多年,煤企也發展了很多非煤業務,但這些業務大多沒有給企業帶來相應的回報,而是壹直依靠煤炭業務帶來的利潤來補貼。煤炭業務虧損後,非煤業務的發展會更加困難。
更讓煤企頭疼的是,在行業景氣度下降的情況下,銀行貸款也在收緊,部分銀行為了降低風險,甚至開始逐步收回之前的貸款。煤炭生意虧損,沒有資金來源。煤炭企業的轉型發展很難講。
因此,面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和不斷下跌的煤炭價格,轉型發展新產業聽起來可能是壹個很好的餡餅,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煤企承受不起,或者說無法扭轉局面。
將煤炭推向市場是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很多煤炭企業感到必須從生產向管理轉變。
對於地方煤企來說,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要盡早做好退出計劃,以便最大限度地爭取政策支持,或者被其他煤企或上下遊企業收購,盡量減少投資損失。
對於國有重點企業和中央企業來說,這些企業不僅承擔著煤炭生產和供應的使命,還承擔著解決就業和確保社會穩定的責任。在目前的煤炭市場形勢下,各大煤炭集團可以考慮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加強與下遊企業的合作,與下遊企業建立利益壹致。
目前,山西省也在積極推進省屬國企改革,鼓勵煤炭企業與下遊鋼鐵、電力行業的大企業參股,同時對省屬煤炭集團下屬非煤公司進行專業化重組,避免多個集團簡單雷同、重復經營。
此外,各大煤炭集團應該從只關註產量轉變為更關註利潤,從依靠政府、資源和壟斷獲取財富,轉向資本市場獲取財富,並利用各種現代金融工具來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和增加利潤。
最近流行壹個組合詞“互聯網+”,互聯網已經成為壹場全新的思維革命。互聯網思維給煤炭企業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變革的要求是什麽?
與煤企轉型相關聯的互聯網思維之壹就是極端思維。在當今煤炭產能過剩、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產品的市場競爭將凸顯其極端性和差異性。煤炭產品的清潔化和低碳化是最終的產品方向,也是新時期國家和社會的新要求,即實現煤炭產品高端化和高價值化的戰略取向。企業只有擁有這些清潔低碳的產品,才能打動和吸引用戶。
另壹種互聯網思維是跨界思維。當前形勢下,傳統煤炭企業越來越難以突破困境。必須樹立新的時代觀念,用跨界思維尋找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通過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煤炭企業實現逆勢突破。
今後,政府有關部門壹方面要繼續加強政策研究,出臺有效措施,幫助煤炭行業盡快擺脫困境;另壹方面,煤炭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當前的危險形勢,積極發揮主動性,尋求低成本擴張,采用先進技術設備,實施精細化管理,合理延伸產業鏈,這也將是企業降本增效,在競爭中取勝的必然選擇。
在當前的煤炭市場,煤企只有轉變經營理念,不斷轉型升級,才能應對危機,才有機會逆勢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