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的合法性:中產階級這個名稱並沒有得到中國官方和學術研究主流的認可。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經濟範疇框架內的模糊名稱‘中等收入階層’。主要原因應該和政治性質有關。在馬克思的理論範疇中,階級和政治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中產階級在英語中也叫資產階級,與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和* * *產黨的政治綱領相沖突。然而,許多學者認為,中產階級在中國存在的時間很短,數量有限,遠遠稱不上是壹個階級。因此,在中國,中產階級的概念在學者中變得更有爭議,被媒體炒作,被國外學者研究。
——中國是否形成了消費文化,尤其是不同階層的消費文化。這仍然是壹個有爭議的問題。大多數學者認為,消費文化是後現代社會或文化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是伴隨著消費社會出現的。然而,中國仍處於工業化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壹些地區甚至處於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前現代化階段。消費社會的傾向開始出現了嗎,社會階層的消費文化傾向出現了嗎?許多學者對此仍持否定態度。這個時候提出並研究中產階級的消費文化似乎為時過早。
——中國正處於社會分層的活躍期,中產階級的經濟成本較低(國際水平橫向比較),消費文化的構成和邊界還相當模糊。這不僅說明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可能會像其經濟發展的奇跡壹樣,呈現出超乎尋常的特點(基本背景是政治和政策上沒有革命絞殺)。如果中國領導層能夠像亞洲其他新興國家壹樣采取優惠政策扶持中產階級,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會顯得更快。***16全國代表大會以來,國家政策向中產階級傾斜的趨勢逐漸顯現)。這也意味著中國中產階級的階級特征及其消費文化尚不明確,這增加了研究階級群體文化的難度。
作者在這裏提出中國的中產階級是壹個特定的階層,並不是為了趕寫作的時尚;關註這個新興社會階層的消費文化,並不是壹種主觀的方式。但基於以下兩個基本前提。
兩個基本前提
——中國社會將沿著三層社會的方向發展,中產階級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社會階層,並將成為中國政治和經濟的主要影響力量。
——在全球化和外來消費文化(尤其是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下,壹種新的消費文化正在中國形成,中產階級將成為中國新消費文化形成和引導的主體。
第壹,中國中產階級及其消費文化的發展歷史。
1,萌芽期(19年底-20世紀上半葉)
生成背景:
壹般認為,中產階級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形成的,盡管這壹觀點仍有爭議。但社會的中間階層發展到壹定規模,可以稱之為階級,確實是隨著現代資本主義的擴張而出現的。沿著歷史主線探究,中國中產階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年底的清末,伴隨著清末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的萌芽,外來勢力和新文化思想的引入,中國社會結構的轉型,也就是中國現代化的啟動。以下三個因素對中國早期中產階級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是19的60年代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1840鴉片戰爭後,中國慢慢從封建社會走向半殖民地資本主義社會。壹部分脫離地主階級洋務的人,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形成了早期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到19年底,由於民族危機的加深和清政府放寬對私人工廠的限制,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初步發展,改革思想得到進壹步發展。在壹系列內外壓力下,滿清政府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發起了梁啟超、譚誌同等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資產階級變法運動。它主張對中國傳統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進行資產階級改造,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機,使國家富強。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中國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外來勢力的進入和新文化思潮的形成。1840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西方經濟、文化、宗教勢力進入,中國社會開始出現外籍雇員。1845年,中國第壹家外國造船廠——廣州白克船塢成立。同年,第壹家外資銀行李如銀行在廣州設立分行。到20世紀30年代,外資控制的企業占中國生鐵產量的95%,機械采煤、發電、棉布和香煙均占50%以上。金融業外資銀行的資本總額,包括總部在國外和位於中國的外資銀行,相當於中國銀行資本總額的3.3倍。
在外國經濟勢力入侵的同時,文化和宗教入侵也在進行。壹些外國的哲學、文化、科技著作也被翻譯介紹到中國,並逐漸從學術界傳播到社會。它對中國現代文化和新文化思潮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啟蒙作用,催生了20世紀初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現代教育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國出現了教授、編輯、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譯家、律師等新職業。
第三,工業化的萌芽和新工業的出現,培養了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鴉片戰爭後,隨著通商口岸的增設、內河運輸的擴大、鐵路的修建、新興工業的興起和出口貿易的增長,資本主義工商業在中國有了壹定程度的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全國新式工廠超過365,438+000家,占手工業總量的25%,占國民經濟總量的65,438+00%。同時,隨著農產品商品化和商品農業的擴大,封建經濟與商品經濟的聯系加強,農民兩極分化加劇,富農經濟發展壯大。20世紀,中國富裕農民的數量約占中國農民總數的6%。
中國早期中產階級的基本構成◎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自由職業者◎雜業主和富農(農村)
65438年至0949年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
官僚資產階級——大地主——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工人——無業遊民
早期中產階級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文化
人們對‘文化’和‘消費文化’的理解壹直是有分歧的。在此,筆者選擇壹個在眾多學者的研究和討論中可以找到的觀點。消費文化是引導和制約消費者消費行為和偏好的文化規範。人們的消費行為主要受其文化的影響。它通過人們的消費行為體現了兩個層面的內容:壹是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二是社會群體關系。在第壹種意義上,消費作為個人的需求和選擇,直接反映了消費者的個性特征;第二層意思是,消費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它已經成為壹種身份分析和社會群體認同的方式。這些話語可以從不同角度在消費和文化研究學者的話語中找到。
“文化行為研究的學者們壹致認為,文化創造了行為規範,因此文化與消費行為之間存在著非常有意義的現實聯系。(Hamt Sweet戴安娜·祖拉迪;1998,第6-7頁)
“文化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物質條件,我們穿什麽、聽什麽、看什麽、吃什麽,文化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魏立思;1977,第184-85頁)。
“消費文化指出,商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消費文化,正如它壹直承諾的那樣,可以更明顯地培養人們與他人的差異”(費瑟斯通;1991,第87頁)。
“消費是壹種積極的關系方式(不僅在事物中,也在集體和世界中),是壹種系統的行為,是壹種整體應對的方式。我們的整個文化體系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鮑德裏亞;1998,前言)。
道格拉斯和伊斯特伍德認為,任何對商品的選擇本身都是文化的結果,文化也創造了文化。人們通過消費與其他消費者交流,這些文化消費行為的積累構成了文化的創造。這個系統的根本基礎和意義來源,以及消費文化真正傳達的,是壹種隱藏的認知秩序(1996,52-68頁)。
對布迪厄來說,商品文化中的品味是壹種階級象征。(費瑟斯通;1991:第88頁);布迪厄的研究指出‘文化消費也生產、維持和再生產社會區別和差異’(斯圖亞特;2001,第59頁)。
許多學者認為,消費文化是伴隨消費社會的壹種文化現象。當鮑德裏亞創造性地提出消費社會的概念時,文化與經濟的結合開始從生產轉向消費,消費文化也引起了人們的熱烈關註。“消費文化,顧名思義,是指消費社會的文化。它是基於這樣的假設:群眾運動伴隨著符號生產、日常經驗和實踐活動的重組。”(費瑟斯通,1991,第113頁)
這裏我想論證的是,消費文化‘指出商品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並把‘商品作為解釋我們社會的中心要素’(費瑟斯通:1991,第1998頁),需要重構人們的消費行為規範,大規模的商品消費是其必要基礎。但作為壹種經濟行為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作為壹種引導和制約消費行為的文化規範和價值取向,即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它應該和商業文化壹樣,從商品交易行為和社會群體開始逐步形成。由此,中國早期中產階級也有了其消費文化的萌芽。
在文化發展和消費模式方面,中國傳統社會對其消費文化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
第壹,從文化基礎上看,中國傳統消費文化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大。作為儒家文化核心的仁、義、禮、智、信,給中國傳統消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痕跡。靈活、中庸、重視人際關系和禮儀、信譽、忠誠和信任高於契約、尊重歷史演變規律是儒家商業文化的特點。
第二,從形成環境看,中國長期處於短缺經濟狀態。節儉實用的思想和節儉的生活方式壹直是中國社會消費文化的主流,消費需求和欲望長期被壓抑。當然,和世界各國壹樣,也有統治階級的奢侈品消費模式,但畢竟是社會群體的壹小部分,並不構成社會消費文化的主流。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仍是當時的主要經濟特征。從整個社會的消費模式來看,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傳統節儉實用的消費模式仍是主流。但是,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壹些與中國傳統消費方式和文化大相徑庭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開始在當時的中上階層出現。
如留聲機、編鐘、電影、霓虹燈、火車、電報、機動車等新技術產品的出現,以及商業和娛樂方式的改變;廣告和時尚雜誌的出現開始從時間、空間、感官和觀念上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大的沿海城市開始出現電影院、舞廳、咖啡館等消費場所。有壹定經濟能力、追求新奇的人,開始通過這些與中國傳統消費模式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生活品味。比如民國時期,上海、廣州、青島的中上階層建造的花園別墅,深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壹些面向知識界的報紙、雜誌和書籍很受歡迎;城市中產階級開始以看電影、喝咖啡、品嘗西餐、穿西裝、舉辦西式婚禮和舞會等形式從事社交活動,形成了針對不同群體的社交場。穿著傳統旗袍打高爾夫球的時尚女性的照片(卡爾。Genth1966)。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大中城市已經形成了壹定的消費水平和規模,文化消費和休閑消費在當時的社會中上層開始流行。
在中國中產階級產生的初期,中產階級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壹個階級,或者稱之為中產階級更為準確。這個階層的消費模式和文化還處於形成階段,以中國傳統消費文化為主體,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剛剛入侵,慢慢相互影響。最早接觸和接受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是中國。在新文化思潮的影響下,這壹階層出現了反傳統的傾向,願意采用現代和西方的消費模式,以示新潮,迎合當時中國的變化背景。嚴格來說,早期的中產階級還沒有形成階層文化的特征,但是在城市,尤其是壹些大中城市,這個階層的文化已經開始形成壹定的影響力。
但是,隨著中國政局的變化,1949之後,中國的中產階級及其消費文化還處於萌芽狀態,很快就消亡了。
2.去層理消失期(1949—1978)。
1949-1978是壹個以平均主義為特征的“去階層化”階段。這壹時期中國的階級劃分在財產、職業、教育等方面的意義比較模糊,但在政治意義上相當明確,明確劃分為無產階級和(被推翻的)資產階級。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壹時期中國處於無階級的社會狀態,許多學者稱之為‘去階層化’階段。
新中國階級的死亡
中國* * *產黨的基本綱領是消滅剝削和壓迫,建立平等的無階級社會。因此,* * *黨取得中國大陸領導權後,采取了壹系列運動和措施來實現建立平等的無階級社會的目標,使剝削階級、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作為壹個階級不復存在。當時中國社會階層的基本結構是:工人、農民、幹部(包括知識分子)、軍人。
當時中國的社會結構
社會經濟體制的取向是計劃經濟,政府是社會資源的主要分配者。生活必需品通過政府發放票證進行配給,整個社會基本處於短缺經濟狀態,商品供應不足。經濟體制的所有制形式取向是國有(公有)和集體所有制,私營經濟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
從社會制度結構來看,我國實行的是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身份制度,通過職業與單位、農村與城市的不同劃分來界定社會成員關系。由於戶籍和單位制度的限制,社會處於低流動性、高封閉性的狀態,改變社會的成員關系也相當困難。改變的主要渠道是參軍(並在壹定年限後取得幹部身份)、招收工人、進入大學(當時的大學基本都是精英教育,能進入的人非常有限)。
社會分層與中產階級
這壹時期中國的社會分層主要是從階級等級的角度以人們的政治認同來界定的,有兩大劃分:無產階級(包括作為領導階級的工人階級、作為聯盟的農民和其他社會階級);資產階級(被推翻的地主、資本家、軍閥等。,統稱為:地、財、反、權),但剝削階級作為壹個階級已經消亡了。
從財產和收入結構來看,中國當時的收入差距很小,私有財產荒廢,除了工資基本沒有其他來源。大多數人處於“壹般人”的消費狀態(盧漢龍;2000,10),所以經濟分層差別不大。
綜合因素來看,當時中國的社會分層:黨政軍高級領導幹部位於上壹級(按當時生產黨的劃分標準,行政級別在13以上,毛澤東等壹把手為3級)。這個階層基本屬於當時中國社會的特權階層,能夠享受到更好的住房、電話、交通、醫療、療養、公務出行等消費和生活服務。但是自主消費和消費的空間很小。
中間階層主要由黨政軍中層領導幹部組成(行政級別14-22);知識分子;商業領袖;高級技師等。中產階級月收入約為56元-180元。
下層階級的構成主要是普通工人;農民,不同行業的低層員工等。,是中國社會中比重最大的主要階層。
社會底層是剝削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人,被稱為地、富、反、權的壞分子的結合體;失業人員等。
當時中國的消費狀態和消費分層
我國社會收入相對較低,導致絕大多數人(包括中產階級和壹些子女多、家庭負擔重的上層階級)的消費支出主要用於生活必需品,這是生存所需的基本消費模式。社會收入的均等化也導致了全社會消費的均等化。盧漢龍的研究曾指出‘大眾化’的消費模式和消費平均主義:絕大多數居民穿壹樣的衣服,吃壹樣的飯,平時擠公交或騎自行車上班,周日在家洗衣服或走親戚。(2000年,第13頁)
供給嚴重不足的短缺經濟,導致市場選擇的缺失,消費空間的狹窄和單調。缺少公共娛樂。旅遊、住宅電話、私家車都是與工作相關的高檔奢侈品消費。電影院、公園和簡陋的餐館是人們主要的休閑場所。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階層(黨政軍高級領導幹部、高級知識分子等。)當時能消費的產品非常有限。
70年代,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作為主要的家庭耐用消費品,顯示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分層。按照當時中國城鎮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買壹件‘大件’需要家庭幾年的積蓄。所以,往往是收入或社會地位高於平均水平的‘階層’才能最先擁有這些耐用消費品。擁有房子、電話、汽車等‘奢侈’消費品也是當時社會分層的主要標誌。但是,這種‘奢侈品’消費品基本上沒有進入消費市場,而作為國家分配和控制的產品,主要直接關系到這類消費者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級別。
在這個特殊時期,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級,社會中產階級主要分為政治地位和職業、行政職務。在消費欲望和需求受到極大約束的短期經濟狀態下,社會中產階級除了生活消費稍微大方壹點外,在消費行為和品味上與大眾沒有什麽區別,基本上沒有形成特殊的消費觀念。根據社會學家關於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政治資本和文化資本通過消費行為積累並提高其社會地位的觀點(布爾迪厄等),只有政治資本和壹定量的社會資本才能與消費行為相關,經濟和文化資本與消費行為的關系相當弱。
再增長期(1978-現在)
從65438年到0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政策,中產階級得以在中國重新壯大並迅速發展。回過頭來看,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目標是:第壹,逐步接受采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接受財產私有化;二是逐步將中國經濟納入全球化的軌道。這種政策導向改變了原有的國家壟斷和資源配置體系,多元化的資源配置體系導致資產所有者發生變化,新的社會階層形成,直接促進了中產階級的培育。在政策、經濟、社會、文化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同時,由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社會財富和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人們的消費廣度和自由度急劇擴大。正如戴慧思等人所說,中國正在經歷壹場消費革命(2003,第7頁)。隨著市場化和消費的快速擴張,消費社會的特征在中國逐漸顯現。在社會的巨大變革中,新的消費文化也在中國社會中經歷著壹個重構的過程。
二,從“新富階層”到中產階層——階層和消費文化的新變化
從1978到現在,26年來中國社會結構壹直處於大動蕩大調整階段,社會階層迅速分化,作為社會中間階層的中產階級日益培育壯大。在我看來,中國中產階級的形成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壹,從1978到1992的老中產/新富階層是否可以稱為中產階級,目前還存在爭議。從社會分層的角度,即經濟、教育、文化因素來看,其中相當壹部分是無法納入中產階級的框架的。但從經濟分層的角度,即收入和消費來看,他們是近代中國最早進入中產階級的群體。第二,1993以來形成的新中產階級是壹個符合中產階級基本定義的社會群體。這種劃分,壹方面符合本文的特點,從歷史的主線上探索中國中產階級及其消費文化的發展軌跡,構成中國中產階級消費文化的縱向演進體系;另壹方面,新富階層作為近代中國中產階級的特殊產物,也不應該被忽視或全盤否定。
1,培養了‘新富階層’(1978-1992)
生成背景:
從65438年到0978年,中央政府逐漸改變政策,尤其是所有制改革,使中國個體私營經濟在消亡近30年後再次復蘇。從政策變化的軌跡來看: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宣布解除對農村工商業的禁令;1979年2月,國務院批準第壹個《個體經濟發展報告》;1982年,個體經濟首次入憲;1988年,私有經濟的提法首次出現在憲法中。政策的變化直接促進了中國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因為當時個體戶這個名字不好聽,能在國有和集體單位發展的人都不會選擇這個行業。大量回城知青,城市閑散人員,包括部分勞教、刑滿釋放人員,未能在國有、集體企業找到工作,以及原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鄉鎮農民等。構成個體和私人的主流。
同時* * *產方調整收入分配政策,讓壹部分人先富起來,希望打破同壹鍋米飯的平均主義。‘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觀點深深觸動了當時人們對財富的重新認識。剛剛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中國,在稅收、行業運營、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多漏洞。那些讓管理體制變得靈活,最早實現資源和市場結合的人,享受到了稅收等政策的諸多好處,甚至是政策的空白和漏洞,迅速實現了資本的積累,成為了新富階層。從1978到1992,處於經濟發展上升階段的中國,產生了大量的新富階層。
新富階層的構成:
◎個體戶-私營企業主、鄉鎮企業主、有壹定權利的幹部◆私營企業主
特點:
細分中國的“新富”階層,基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壹是個體戶——私營企業主、鄉鎮企業主。是‘新富’階層占比最大的群體。這些人大多處於原有社會結構的底層,屬於社會外圍和邊緣層次的體力勞動者(體力經濟精英)群體。因為他們首先與市場結合,在市場體制下獲得了明顯的經濟利益。這些人普遍缺乏良好的學歷和家庭背景。主要從事體力勞動。這類新財富的積累有兩個條件:壹是從勤儉節約入手,更好地把握政策和市場的機遇,逐步實現財富從小到大的積累。比如被福布斯列為中國首富的劉氏兄弟,就是靠養雞起家的。另壹種是依靠法律和政策的不完善,在法律盲區或非法渠道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實現財富積累。
二是擁有壹定權利的國有(集體)企業的幹部、領導,某些特殊行業的員工,各種經紀人,各種明星。應該占‘新富’階層的20%-25%左右。這些人的財富積累比較復雜。1993之前,中國幹部(包括國有和集體企業老板)的薪酬差距還是很小的。按照正常收入,他們的消費水平只能略高於普通大眾,但與新富階層相差甚遠(當時社會對新富的評價標準是80年代前期和80年代中期的萬元戶,最終654.38+萬元戶;1990年代前五年有100萬個家庭)。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中,中央政府嘗試了多種資源控制模式,以至於不斷的分權與控制的轉換,使得擁有壹定實權的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人,以及壹些特殊管理部門的員工,如工商、財政、稅務、海關等,通過‘尋租行為’實現權力、資源和金錢的交換,積累財富。同樣,壹些資源匱乏行業的員工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實現資源和金錢的交換,快速致富。
第三種是靠不正當生意起家的‘暴發戶’。中國的市場經濟轉型正處於探索階段,因為* * *生產黨自建立以來從未采用過市場模式(從延安時代到解放初期的供應體制;前蘇聯政權統壹後的計劃經濟模式),所以制度建設、管理、法律、稅制都處於壹種軟弱混亂的狀態。這使得許多人鉆政策和法律的空子,通過走私、詐騙、毒品交易、盜版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獲取高額非法利潤。這種現象今天依然存在。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總有人不惜任何代價去冒險。但如今,中國政府正在加大打擊力度,逐步完善制度建設。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致富的機會不是那麽容易的。
早期的新富大多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屬於文化資本較差的群體。由於自身和社會的各種綜合因素,他們的財富來源和社會地位基本不被社會認可。從韋伯的社會分層三位壹體理論考慮,新富階層的財富、權利和聲望是脫節的。在中國,人們和學者普遍認為“新富”階層不能被稱為中產階級。他們認為這些人的財富基礎大多不是來自正當渠道,可能因為制度和法律的完善而失去中產階級的地位和財富。新富階層的後兩類可以說屬於這種情況。第壹個群體類似於19世紀西方國家的老中產階級由小店主、小商人、小企業主組成的情況。只是中國20多年的高速發展把社會發展的各種形式和階段都集中和濃縮在這個特定的發展時期,制度建設遠遠落後於社會發展進程的需要,從而使資本原始積累的非法性和灰色特征更加明顯。
所以,人們的心理部分是基於新富階層中部分群體財富積累過程的不合理;另壹方面,中國幾千年的財富積累,大多是在特權和奸詐的基礎上,在財富均等化時期對‘財富’的不斷打壓下形成的。使人們普遍對致富之道有了固定的認知。
2.中產階級的形成(1993之後)
從1993開始,中國的中產階級真正形成並迅速發展。因為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與* * *產黨的政策息息相關,只能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成長。中國* * *產黨14代表大會確立的社會經濟發展框架,是中國全面進入市場經濟的重要標誌。可以說客觀上為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掃清了道路。
創建背景
1989-1991年,在政治環境、政策等壹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包括個體私營經濟進入低谷。
65438年至0992年,鄧小平南巡,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年5438年6月+10月,* * *生產黨第14次代表大會全面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框架,將我國的所有制形式由公有制為主體的單壹形式修改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混合形式。私有財產權在政治上得到承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第二輪高潮。
1993之後,我國加大了引進外資企業和技術的力度,大量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本進入。就業群體中在外資企業任職的‘白領’員工數量迅速增加。
在政策的鼓勵下,壹大批擁有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高學歷人才紛紛下海經商,而大量國有、集體企業在拍賣、租賃過程中轉制為民營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主的構成不再是壹個邊緣化的群體,群體形象和素質都在不斷提高。中國私營企業主總數從1989年的21000人增加到2000年的395萬人。
中央多次大幅提高政府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包括科研院所和高校)人員的工資收入,使這壹階層具備了進入中等收入階層的條件。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服務業比重越來越大,消費服務提升,新興產業和新型專業人才規模不斷擴大。
組成和特點
細分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基本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壹類是白領階層。包括經理;外資企業白領員工;國有及其他形式企業的中低層管理人員;特殊壟斷行業(金融、保險、電信等)的中下層管理人員和員工。).
二是中小企業的商業精英(企業家)。是壹個經濟資本比較雄厚的群體。包括中小型私營企業家;國有和合資企業的承包商。
第三,壹定級別的政府官員(政治精英),/ca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