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為什麽要“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壹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壹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壹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沒有深入思考,那麽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學經驗,壹年也可能只是20次重復他的工作;除非...善於借鑒經驗反思,不可能有進步。”。他可能永遠只會停留在新手老師的水平。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了“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壹個老師寫壹輩子教案很難成為名師,但寫三年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新的教材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和學生學習的新途徑。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備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分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和作為研究者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壹。反思既是壹種批判性思維,也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行為和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有它的延續性,教學不是目的,不能在教學的同時失去。我們不妨回顧壹下整個教學過程,問問“我的教學有效果嗎?”“還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嗎?”就像有老師說的,通過反思,在學生的“錯誤”、教師的“失敗”、教材的局限性中尋求發展。反思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才能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原有的經驗進行審視和修正。在強化和否定思維的過程中,經驗得到了提煉和升華,從而轉化為目標明確、有先進理念支撐的實踐行為,把自己從壹個“教師”轉變為“科研型”教師甚至“學者型”教師。目前,我們的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三個階段。課前反思是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解讀,是教學設計的初步思路,因此具有預見性,能使教學成為壹種自覺的實踐;課堂反思是指在行動過程中及時反思,具有調節性,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課堂控制力和適應力;課後反思深刻,使教學經驗理性化,有利於教師總結評價能力的提高。通常這種反思可以通過評課、做教學案例、寫教學筆記來進行。說到反思,很多老師認為是寫教學筆記。其實做教學案例,評課也是壹種反思。課堂評價包括自我評價或其他評價,具體內容可以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角度進行。教學評價有利於教師體會其中的滋味,受益匪淺。寫教後筆記更側重於分析總結,不僅要記錄成功與失敗,還要寫下自己的感受,補充自己的看法,使之成為以後教學的參考。教學案例是課程改革中的壹個新名詞。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反思,通過壹些具體的教學片段或分析或比較來講解壹些道理,讓老師具體明白怎麽做,更符合新的理念。這樣可以在壹定程度上解決教學問題,在壹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壹定程度上豐富教學理論。二、“教學反思”是怎麽想的?簡單來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如何教與學;別人怎麽教怎麽學;中學如何教與學?教師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但以下幾個方面是反思的重點。反思成功的驕傲。如教學中造成師生* * *震動效應的做法;壹些精彩的師生回答,學生爭論等。在教室裏;應用教學方法和原則的經驗;教學方法改革和臨時教學措施;我感受最深的是對教材的改進和創造性處理。這些都可以在今後的教學中借鑒,起到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作用。反思錯誤。重點是自己課堂教學中的錯誤,以及解決方法和對策。比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否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流於形式;是否關註學生情緒、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整理,並進行深刻的反思、探索和分析,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借鑒。同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新的教學思路,寫出“二次設計”的改進策略和新方案。反思學生的意見。學生的壹些獨到見解就像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行,對老師的教學也有很好的作用。比如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都源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對世界的獨特感受。它們是非常豐富和寶貴的課程資源,是教師可以利用的寶貴教材。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個別的,有的是普遍性的,有的是老師意想不到的,有的是創新性的。有些問題可能壹時難以回答,教師要及時記錄這些問題,及時反思,以便在以後的教學中對癥下藥。這樣做,壹方面可以豐富我們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壹方面也可以促進我們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也關註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體現教學民主的自覺性。對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有必要的記錄和反思。“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有在教學中多反思,總結和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糾正和彌補教學中的缺點和不足,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成為壹名優秀的教師。三、如何進行“教學反思”?(1)選擇合適的反思對象“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是:回顧和反思、記錄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觀念;觀察和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想法,參與集體交流和討論,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分析和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記錄(課例)的意圖和思路,對比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別人可以借鑒的地方。(2)熟悉反思的過程。反思的過程壹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在經驗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有人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體驗→觀察分析→抽象再概括→積極驗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3)定義反射方式1。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思進行反思,可以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進行。2.學習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與理論對比進行反思。3.交往反思,即通過與他人的交流進行反思,可以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咨詢、微格教學。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互相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況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自己從學生那裏了解到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措施,從而達到學生的預期效果。專家咨詢,即專業研究者、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咨詢教師的教學行為,找出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通過* * *研究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針對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嘗試在短時間內做小規模的課堂教學,並對教學過程進行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4.基於研究的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進行反思。用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用研究的眼光反思教學,用反思的結果改進教學。(四)掌握反射法1。自我提問法。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整、自我評價後,提出壹系列問題,以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整個教學過程。比如,在設計教案時,可以問自己:“學生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如何根據相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出易於學生理解的教案”,“學生接受新知識後會發生什麽”,“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備課時,雖然老師會準備各種學習計劃,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壹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學生無法在計劃時間內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存在理解上的差異。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什麽策略和措施更有效”,從而根據學生的想法組織教學,保證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結束後,教師可以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的教學有效嗎?”“教學中有沒有讓他們驚喜的閃光點?這種亮點的原因是什麽?”“還有什麽可以進壹步改進的?”“我從中學到了什麽?"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比如“合作討論”就是新課程倡導的壹個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壹種“正式”的討論。“如何讓討論有序有效”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後,可以圍繞這個問題廣泛收集相關文獻,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解決這個問題的行動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研究報告。這樣,通過壹系列的行動研究和不斷的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3.教學診斷法。”課堂教學是壹門“後悔的藝術”,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後悔。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出隱藏在背後的教學觀念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思或小組頭腦風暴的方式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進行分類分析,找出典型的“病歷”,分析“病理”,重點關註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理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4.溝通對話法。教師之間充分的對話和交流,對群體的發展和個體的成長都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可以向同事詢問他們在教材解讀、教材加工、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的疑惑和困惑。請大家幫忙分析診斷反思,集思廣益,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合作反思,共同研究,才能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5.案例研究法。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訪談等方式收集典型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不僅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技術分析,還可以討論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還可以講解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6.觀察分析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師應該多看其他老師的課,多和他們對話。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分析其他教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為什麽要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門課是怎麽組織課堂教學的?與他們相比,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我從他們的教學中得到了什麽啟發?如果我將來教這個班,我會做什麽...通過這樣的反思性分析,我可以從別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和提高。7.簡要記錄方法。壹節課結束或壹天教學任務完成後,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整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訓練,教學方法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運用,重點難點是否突出;我今天采取的哪些行動是正確的,哪些做得不夠好,哪些需要調整和改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嗎,學生學得開心嗎,我教得開心嗎,他們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什麽?還有什麽令人困惑的?等壹下。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為以後的教學提供參考經驗。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們壹定會獲得壹筆寶貴的教學財富。8.提問法。質疑是人們思維走向深入的開始。人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只是開始,而要真正理解其內在價值,需要不斷質疑才能有新的發現。他們找到了東西才會努力,努力了才會發展。建議老師們對此進行反思:“這樣做對嗎?”“這合理嗎?”“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 9.對比法。雖然過去的經歷對我們來說是不可逆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反思它的反面來加強未來對這類問題的態度。”換壹種方式會怎麽樣?”“如果我先這麽做呢?“這種反思不是事後的想法,它暗示我們下次有類似經歷時應該做什麽。10,因果法。事物處於普遍聯系的狀態,事物的發展有它的過去和未來。找出過去經歷的因果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把握發展的方向。”為什麽會這樣?”“如果我這樣教會怎麽樣?“經過這樣的反思,教師的自主性和自覺性會大大提高。11,歸納。教學經驗壹般以壹種自然狀態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甚至記憶之外,而壹旦我們把它們聯系起來,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這些經驗就會呈現出壹般的規律。“我的成功有什麽共同點嗎?”“如果我堅持這麽做呢?”經過這樣的歸納和反思,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12,換位法。從十字架上看,它在山脊的壹側達到頂峰。人的認識受到自身經歷的限制,會使自己的認識出現偏差,容易產生沖突。“如果我是學生會呢?”“如果我教如何設計?”經常進行這種情感交流的反思,對於形成互助、平等、相互學習的學習氛圍大有裨益。(五)養成反思的習慣教師的成長過程,也是不斷反思和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的基本觀點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親身體驗反思在其專業發展中的作用,促使教師自覺反思並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自身也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毅力,營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良好的自我反思習慣。第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做的事情嗎?事實上,教學反思應該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壹階段的壹項特殊任務。“教學反思”既是對教學經驗和教訓的總結,也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壹堂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僅僅是課後。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堂反思可以規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課後反思可以將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總之,它永遠是壹個反思的時間,也是壹個到處反思的地方。五、如何寫“教學反思”?(1)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將《教學反思》作為壹篇“壹事壹議”的實用議論文。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壹、二部分為“對立”,第三部分為“思考”。第三部分是重點,要寫詳細,盡量寫出深刻可行的方案策略。壹般來說,先描述具體的教學活動(要簡短),然後分析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得失成敗,最後談談自己基於新課程新理念的思考和感受。(二)從寫作內容來看,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壹個題目來寫“教學反思”:1。寫作成功。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震動效果;課堂教學中適當的臨時措施;清晰而有條理的板書;壹些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滲透和應用過程;教育學和心理學中的壹些基本原理被有意使用;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等。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和創新。2.寫出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會有疏漏和錯誤。我們應該對其進行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並對其進行深刻的反思、探索和分析,以作為今後重新教學的參考。3.寫教學機智。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發展,師生之間和諧的思維發展和情感交流往往會因壹些偶然事件而產生瞬間的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突然出現。如果我們不及時通過課後反思抓住它們,它們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這是令人遺憾的。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總會有“創新的火花”閃爍。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壹些獨到的見解,這不僅會促進學生的好方法、好想法,也是對學生的壹種欣賞和鼓勵。同時,這些有價值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5.寫“重教設計”。壹節課下來,默想:這節課探索了哪些教學規律;教學方法有哪些創新?在知識點上有哪些新發現;組織教學有什麽新招?解決問題的誤區是否有突破;啟蒙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進行必要的分類和權衡,考慮重新教授這部分內容時該怎麽辦,寫出“重新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和高度。總之,及時地、堅持不懈地寫教學反思是很重要的。壹有收獲,就及時記下來。有事就長。如果妳什麽都沒有,那就很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會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上一篇:我的春節作文是600字,10篇。下一篇:明朝的邊防思想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