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在房山與河北涿州交界的的地方,70年代家在邯鄲,每每回家乘火車過此,出琉璃河的站就表示出北京了,所以對琉璃河這個地名很熟悉。琉璃河那兒有壹座古橋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就知道此橋很長,號稱北京第壹長橋。
這些天在北京郊區轉悠,房山去得最多,琉璃河橋肯定想去。那天乘917路去雲居寺、石經山時就在琉璃河下的高速,非常方便。又在網上踅摸,琉璃河緊挨著涿州,同時,看見北京到涿州現在有838路公交車直通涿州,想著是不是把涿州的下胡良橋、永濟橋和雙塔壹起轉壹遍,哈,那就成了壹天走三橋兩塔了。結果那天去看完琉璃河橋後,只去了下胡良橋。成了壹天看兩橋。
琉璃河橋就在房山琉璃河鎮北邊,橫跨發源於房山百花山西麓的大石河,自古被稱為“朝宗孔道”、“京南要隘”。前兩年我和老伴壹起從廣安門乘838路公交車到琉璃河東下車,往前走不遠是穿鎮而過的京石公路,從路口拐向北,妳壹眼看見300多米開外就是京石公路琉璃河大橋,大橋東邊20多米挨著就是琉璃河古橋。
可能是琉璃河橋旁邊正在施工的琉璃河濕地公園還沒完工,所以古橋這邊還被藍色的瓦楞板擋著。
繞過擋板就看見橋了。哦,確實很長。琉璃河橋建成於明嘉靖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橋全長165.5米,寬10.3米,高8米。當年耗資巨大,***用了30-40萬兩銀子。
橋面都是大塊的花崗巖鋪砌, 看著磨損的溝槽,應該是當年的遺物。
沿橋往北,橋面兩側欄板和望柱有的已經風化的模糊不清了,看資料橋東側有欄板97塊、望柱96個,西側有欄板98塊、望柱97個。說是西側南數第34根望柱西南棱角上刻有“石匠三千名”的記錄。但我沒看見。
橋兩側欄板下的條石都用“鐵錠”連接,成為壹體。
走到橋北頭,兩旁有漢白玉的石墩,明顯新修過的。這是當年橋牌坊的底座,當年建橋的同時,在橋的南北兩邊側還建有兩座牌坊。北牌坊名為 “鹹濟”、南牌坊為“玄恩”。後到清康熙年間兩牌坊已壞。
橋北邊的東側有十數塊碑,都被柵欄圍起來了,只有南邊壹個最大的在外面,這塊碑是嘉靖四十二年的《敕建琉璃河橋堤記》,柵欄裏面的都是於橋無關的碑,可能是從附近收集來的。 那當年建橋時候的碑看來是沒有了。據說原來還有壹塊明 萬歷三十年(1602年)的《敕修琉璃河橋記》碑 ,但此碑今已不見,有人親眼看見1966年讓學生破四舊給拉倒砸了。
東邊有新修的臨水觀景臺,側面看橋好漂亮,這11孔聯拱石橋真是長虹臥波,尤其經典拱橋的曲線非常優美。想想這古人留下來的老東西就這樣耐看,它有那種感覺和韻味鑲在裏面。
剛才看的《敕建琉璃河橋堤記》敘述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於琉璃河無堤捍禦,每遇溽暑水發,環橋南北盡為巨濤,在橋兩端各修築500余丈石堤,以殺水勢。現在站在這裏,當年的河堤看來已經沒有了。
看網上說,琉璃河在明代以前應該也有橋,起碼在宋、金時代就有,因為能看見當年宋代著名的詞人範成大有琉璃河橋的詩作。而且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至元十六年,也就是南宋亡國的那壹年,文天祥文丞相被俘,被壹路押解從廣州到南京,八月又從南京啟程,10月過這裏,曾賦詩如下:
過雪橋琉璃橋 文天祥
小橋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馬蹤。遊子衣裳如鐵冷,殘星荒店野雞啼。
嗨,想想千多年過去了。
往橋西邊去,喔,這壹片是新建的琉璃河鎮濕地,據說濕地公園總占地面積近530.公頃,費用好幾個億,有錢呀!
這條下遊註入拒馬河,北魏酈道元《水經註》認為此河即古聖水,後改為“琉璃河”,此名最早見於北宋。據記載,明代到清代就因為大水把橋沖毀了幾次,也就房山這點流域面積,水的流量如此大。可現在也就河道裏囤的這點水,水環境變化太大,人類這些年的瞎折騰要有報應的。
不管如何,環境確實不錯,看見河裏不少白鷺還是鶴,真喜人。
回來上公路大橋上看看古橋,這11孔橋中間的三孔刻有鎮水龍頭,很精美。據說原來這面有壹個“鎮橋梁”, 就是壹個幾丈長的方鐵,前幾天我在涿州永濟橋看見那玩意,鐵柱上端在橋幫上,下端插在水裏,古代的鎮物。現在那玩意兒也沒了。
看完橋,在橋南邊鎮裏吃了碗面,下午又乘838路公交去了涿州的下胡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