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樹立人本主義的學生觀。眾所周知,以人為本,呼喚人的主體精神,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現代教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是“教育為本”,而不是“知識為本”。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中將學生視為“容器”的傾向,真正把學生視為具有學習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和發展潛力的生命個體,註重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情緒,鼓勵不斷進步,促進和諧發展。這是實施新課程,搞好新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樹立發展的教學觀。我國的教學理念有壹個演變發展的過程:解放初期可稱為“知識本位”的教學理念(其內涵是“兩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十壹屆三中全會到80年代中期,可稱為“智能”教學理念(其內涵是“雙基”加“開發智能”);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可稱為“育人”教學理念(其內涵是“雙基”加“智”加“非智”)。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新壹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發展性”教學理念(其內涵是“雙基”加“智力”,“非智力”加“學會學習,可持續發展”)應運而生。教學的重心從傳統的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轉向關註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是當今世界各國教學價值觀的根本轉變,也是我國新壹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的。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不僅是壹個學習“知識與技能”和“掌握過程與方法”的過程,更是壹個升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促進身心和諧發展的過程;教學不再是為學生謀求壹紙證書和多少考試成績(不追求短期和表面效果),而是開發學習者的個體潛能,促進其最大限度的發展;教學不僅僅局限於幫助學生實現理想的“就業”目標,而是貫穿學習者壹生的活動。因此,樹立“發展性教學觀”需要我們教師重新審視和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職責——從為學生的學習和深造做規劃轉變為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做規劃;要從只負責現在的考試和升學,轉變為負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壹生的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真正處理好“雙基”與素質、智力與非智力、科學與人文、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始終堅持從“學生生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規劃和實施教學,把“壹切為了發展”的理念體現在教學實施的每壹個階段和環節中。第三,樹立動態的知識觀。歷史上有三種不同的知識觀:壹種認為知識是具有確定價值、中立性和普遍適用性的真理;第二是知識不是中性的,知識的創造和創造後的學習已經滲透了創始人和學習者的價值觀;第三,知識既有確定性,也有不確定性,它會隨著知識的深入、社會的發展、學習者的變化而變化。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在教學中信奉和貫徹的是第壹種知識觀,即把知識視為“絕對靜止的”,教師的教學也是孤立的、僵化的。當然,學生也只能“完全接受”而不能分析(形成靜態的知識結構)。然而,在現代教學理論中,尤其是在新課程中,主要體現了第三種知識觀,即動態知識觀。換句話說,新課程不再把知識和技能看作是固化的東西,讓人們去掌握和儲存。知識和技能的本質在於人們通過它進行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並由此建構新的意義。根據動態的知識觀,我們可以知道,知識不僅是壹種靜態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壹種動態的“過程”;學生學習知識不僅是壹個“接收和儲存”的過程,也是壹個主動選擇、分析、探索和創造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乃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實施新課程的教師教學“不能只為學生想壹陣子,更要為學生想壹輩子”;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質疑、探索、想象、創新,在實踐中學習,個性化學習,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持續學習的動力、習慣和能力。第四,樹立開放的課程觀。在傳統的教學論概念體系中,“課程”被理解為規範性的教學內容,是按照學科來編寫的,所以“課程”被定義為學科,體現在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學參考文獻中。這意味著“課程”只受到政府和學科專家的關註。教師無權更改課程,也不需要思考課程問題。他們的任務只是解釋和傳遞既定課程,學生只能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這樣,課程與教學逐漸成為兩個分離的領域,壹方面導致了課程的不斷孤立、封閉、萎縮和“守舊”;壹方面,教學變得僵化、機械、枯燥。新開放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教科書和學科知識,而且是教科書、教材、教師和學生、情境和環境的統壹,是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的整合。課程既是文本課程,也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師生共同探索的過程;課程不再是封閉的、專制的、靜止的東西,而是開放的、民主的、動態的、生成的“生態系統”和完整的文化,它與教學相互轉化、相互促進、有機融合。課程束縛的突破、課程內涵的變化、課程空間的拓展,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忠實執行課程計劃、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教材,科學補充教材,準確加工教材,不斷開發創新課程資源;同時要求我們教師不要把狹窄的課堂作為傳授知識的唯壹場所,還要把目光投向課本、課堂、學校之外的廣闊世界,善於發現和充分利用師生身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加強課內外聯系,搞好課內外結合。五、樹立師生合作觀由於“教師尊嚴”的長期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地位過於強化,師生合作關系被嚴重忽視,逐漸導致教師教學的專制和僵化,學生失去個性,缺乏靈氣,滋生惰性。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重新審視和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學生在教學中的關系,逐步實現以下轉變:從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權威”到樂隊中的“首席”;要從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轉變為“師生教與學”,相互形成真正的“學合壹”;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必須從傳統的靜態知識的占有者轉變為動態知識的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程教材當作“靶子”(例題),用學生審視和探究的眼光去引導和對待,在疑問中探究,在探究中認同或標新立異,教師才能真正與學生壹起學習、思考、討論、探究。這樣失去的只能是葫蘆畫瓢般的墨守成規,收獲的壹定是知識更新、思維釋放、合作成功後的喜悅!第六,樹立民主的教風觀。我記得壹位教育工作者說過:“中國今天的課堂,學生是坐著的,老師是站著的;而在精神上,這種情況恰恰被完全扭轉了——站著的老師永遠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學生們所坐的身體,卻隱藏著顫抖著站著甚至跪著的靈魂。“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刺耳,但確實還是有相當壹部分老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老師)。雖然沐浴在創新教育的春風中,他們站在現代化的教室裏教授新世紀的最新知識,但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往往是19世紀之前的“出土文物”。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以獨裁者的身份主導教學活動,導致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嚴重喪失,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是開放的教學,是壹種張揚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教學,因此需要實現教學活動和師生關系的民主化。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民主是創造的最好條件”。要真正實現民主教學,教師必須努力做到以下五點: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寬容學生、期望學生。壹句話:要進行賞識教育,善待學生。
上一篇:急:上海哪裏吃飯比較好?環境這麽便宜實惠,適合兩個人。下一篇:景泰藍是怎麽做出來的?如何區分景泰藍和景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