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他對文化保守主義持批判和否定的態度,認為:“他站在地主的立場上軟化了農民和無產者”;他站在封建立場,反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近年來,對文化保守主義的研究不斷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青年學者何曉明的《百年之憂——知識分子的命運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就從理論角度肯定了它的價值。該書認為“保守主義對現代化進程的本質分析具有建設性的認知價值”,“起源於歐洲的初級現代化是由科學技術主導的。在這種歷史-現實背景下,西方思想家對現代化本質的認識往往側重於人與自然關系(科學技術)的創新,而忽略了人與自然關系(心靈倫理)的演進。這種偏頗認識的現實報應是,在歐美科技突飛猛進的同時,社會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甚至導致了全球性的戰爭悲劇。近代中國的保守主義在承認科技進步是現代化的基本內容的前提下,強調了現代化本質的另壹面:人與心靈的關系絕不是科技進步的犧牲品,也應該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以自身的功能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和諧。換句話說,科學技術和人類關系的共同進化是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全部本質。文化保守主義學者張俊立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指出:“現代化的進程應該從內在的思想開始,而不是從外在開始”。這種說法雖然有些過了,但強調“現代化意識”的重要性,還是很有深意的。
與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不同,以梁漱溟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義者並非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在中國農村從事了十余年的“鄉村建設運動”,被稱為“儒學現代化運動的實踐”。將梁的理論與"鄉村建設運動"聯系起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保守主義的歷史地位和認識價值。
梁漱溟為什麽要搞「鄉村建設運動」?他在1934年2月的《鄉村建設的旨趣》中寫道:“近代西方文明的到來,迫使中國走資本主義工商業道路。.....80年來,除了農村的破壞,沒有城市的興起,沒有新興工商業的發展。因此,他主張中國應該走壹條不同的現代化道路。”這條不同的道路是農業通向工業,農業工業是適當的組合,農村城市繁榮,農村城市自然發展。”“我們只有努力創造新的文明,才能拯救中國。”於是,梁漱溟說:“中國問題的內涵雖然包括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但它實際上是壹個文化問題。所謂“文化問題”並不僅僅指狹義的文化,而是涵蓋了廣義的“意識”。“雖然梁漱溟的《救國之路》回避了20世紀20、30年代中國最迫切的任務——社會革命(他不贊成、反對武裝革命),但對中國現代化的道路有許多真知灼見:第壹,中國要走壹條不同於西方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第二,中國的現代化應該考慮農業的重要作用;第三,以農業的發展促進工業的發展,工業和農業緊密結合;第四,城鄉均衡發展不能割裂;第五,“現代化意識”在實現現代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用說,梁漱溟在政治上是改革派,不贊成階級鬥爭,反對暴力革命。他曾說:“為了消滅* * *生產黨的農民運動,必須有另壹種農民運動來代替它。我們的農村組織壹方面從地方防禦上抵抗* * *產黨的外部,另壹方面我們的運動實際上已經走上了中國農民運動的正軌,可以取代* * *產黨”。我們用他的政治立場來代替“鄉村建設運動”的總體指導思想,進而全盤否定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思想,是片面的。關於這個問題,中國* * *產黨領袖毛澤東抗日戰爭初期就有過公正的表述。10月,梁漱溟訪問延安,向毛澤東宣傳他的鄉村建設理論。毛澤東在百忙之中詳細閱讀了梁漱溟的書,說:“妳的著作對這個社會歷史的分析有獨到的見解,有許多是對的,但妳的思想壹般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改良主義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中國社會需要徹底的革命。”。
1927大革命失敗後,普通知識分子不滿國民黨反動派的專制統治,不贊成* * *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運動。他們想找到第三條路。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農村改革運動蓬勃發展,梁漱溟是這場運動的倡導者。65438年至0930年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舉致電梁漱溟,討論山東鄉村建設運動。1931 6月,山東省鄉村建設研究院在鄒平縣正式成立。梁任研究部主任,後來成為院長。1933年8月,山東省政府將菏澤縣定為農村建設實驗區。在當時,它吸引了許多年輕的知識分子來到這裏。“主觀上,他們試圖改造農村和中國。他們不是為了掩護地主資產階級,甚至不是為了他們個人的金錢或地位,而是為了追求光明和他們自己空洞的理想而在這裏努力工作。”梁漱溟本人不僅身體力行,還到處推動知識分子到農村工作。1930年夏,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講學,主要講“中國問題的解決”。他說,解決中國問題的主動權完全在於中國社會的知識分子和農村平民融合形成的巨大力量。
鄉村建設運動追求“鄉村自治”,將“政治”(政權)、“教”(教育)、“財”(經濟)、“生”(安全)結合起來,以村學取代基層政權。到1935,以菏澤為中心,濟寧等13縣被定為實驗區。1937年,山東省107縣中有70多個縣被定為鄉村建設實驗區,這場運動直到日本入侵才結束。
文化保守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表明,它能在中國近代史上與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形成三足鼎立並非偶然。在自由主義者鼓吹“全盤西化”、壹些馬克思主義者形而上學地對待傳統、實行“兩個徹底決裂”的時候,文化保守主義強調“傳統”的重要性,以國學大師的身份系統地研究和闡述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自由主義者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大談改造自然的偉大成就的時候,在壹些馬克思主義者把鬥爭絕對化,狂熱宣傳“鬥爭哲學”的時候,文化保守主義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提醒人們“和諧”在發展中的意義;在自由主義者鼓吹“科學萬能”、壹些馬克思主義者不當宣傳“理想高於壹切”的時候,文化保守主義者重視“人”的歷史地位。他們回歸儒學,不停留在“尊孔讀經”的層面,而是主張以“孔子的人生”作為解決文化和生活問題的模式;當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都高度重視“理性”的作用時,文化保守主義者豐富了人們對“情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