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文化散文對現代文化散文的繼承和發展舉例

文化散文對現代文化散文的繼承和發展舉例

歷史文化散文對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意義

摘要:當代中國正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危機——文化危機。過去30年,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下高速發展,同時面臨著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落差所帶來的社會文化空虛。此外,對文化和教育的不重視也使當代中國文化的重建因缺乏必要的條件和動力而變得困難。在以西方文化為核心的現代化沖擊下,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差距進壹步拉大。在當代中國政治大壹統的語境中,歷史文化觀念的大壹統使當代中國文化重建所依賴的文化歷史觀念多元化。

它具有嚴重的約束效應。全球化抑制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人們在混亂的文化環境下缺乏文化認同和自我文化定位。在市場經濟的催化下,歷史文化觀念正在走向娛樂化。社會思想中頑固的傳統文化心理制約著中國的現代化,現代文化試圖徹底消滅傳統文化。在這壹系列矛盾中,當代中國文化正在艱難地完成重建,更為嚴重的是中國文化可能走向僵化和消亡。對於這個需要很長時間和思考的問題,除了教育和文學反思,其他短期的行政措施都只是治標不治本。近年來,在文學領域興起的歷史文化散文是響應文化的反思與重建而誕生的,因此對其意義重大。

關鍵詞:文化重建傳統文化散文現代

論歷史文化散文對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意義。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為什麽要重建當代中國文化。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來解釋對中國文化的各種影響。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壹直面臨著西方產生的現代化的強大沖擊,他們壹直在尋找如何實現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之間的平衡穩定過渡和完美統壹。因為現代化對西方來說是合乎邏輯的發展趨勢,但對中國來說是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導致中國社會各個層面的文化斷裂。所以,中國人對傳統文化有壹種依戀又厭惡,對現代文化有壹種崇拜又排斥。兩者的相互作用導致中國在不同的發展道路之間徘徊,中國經歷了壹個世紀的痛苦追求,但仍未能實現其中的壹個目標。毛澤東等政治家試圖回避這個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建設壹個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十年文革和改革開放徹底否定了這種想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前回避的問題又加劇了。頑強的傳統文化不斷制約著現代化的步伐,現代化的狂潮不斷侵蝕著傳統文化的領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浪潮下文化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退化,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的傾銷,使社會心理進壹步兩極分化。有些人接受不了西方觀念對傳統文化的破壞而去復興國學以徹底排斥西方,有些人去崇拜西方甚至要求全面西化。兩者相互排斥,必然使人失去文化認同和歸屬感,失去文化導向,最終迷失自我。改革開放下,西方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全面引入,削弱了傳統道德對欲望的約束和延緩,民眾回避了對中國文化現狀的思考,進入了歷史文化的娛樂。這壹系列的負面影響,將使中國在無法真正拋棄政治體制和思想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無法辯證吸收古今中西文化在政治體制和思想領域完成向現代的平穩過渡,無法超越西方現代化和傳統文化弊端的情況下,真正拋棄“中西之辯”、“古今之辯”的舊思維模式。至於兩者的有機融合,創新就更是虛無縹緲了。壹旦陷入上述結果,大量因發展不平衡而產生的隱性矛盾就會壹起被激發出來,其結果必然是社會的大倒退,文化的徹底瓦解。這無疑是亡國的文化災難。

現在中國文化面臨如此嚴重的危機,應該如何重建?是文化上的“大躍進”嗎?實行休克療法的蘇聯就是壹個“好例子”。現在俄羅斯正處於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崩潰的時期。民眾嚴重的心理失衡導致民族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瘋狂發展,政府公信力也急劇下降。中國是壹個處於改革開放關鍵階段的大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留下了很多潛在的矛盾。我們必須考慮文化重建的速度和方式是否在人民和社會的承受能力之內。有壹點不能忽視。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和現代社會觀念的多元化,中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具有全社會威望的主導價值體系。面對傳統和現代的挑戰,通過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政治的強制力,以革命的方式奔向現代,是非常危險的。現代性中的生存後現代主義主張解構壹切,反對建構。跳躍式推進當代文化重建,只會導致後現代主義泛濫,加劇社會文化失範。上述手段只能在物質和行為層面進行文化建設,文化重建的核心是觀念和思想的重建。註重前者只會導致文化空虛甚至反文化。當代文化的重建只能借助行政手段,以教育熏陶和文學反思為核心手段,讓人們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對傳統和現代有壹個客觀正確的認識,有壹個明確的自我文化定位,擺脫文化無意識,對歷史文化娛樂和西方文化有壹個理性的認識,以識別利弊。

不得不承認,要實現這壹目標,需要解決以下問題:第壹,如何在政治語境中突破歷史文化觀念的壹元化,走向歷史文化觀念的多元化是前提。中國當代文化重建過分強調政治穩定和意識形態訴求,很難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進行反思。第二,如何讓人看到傳統與現代的本質和區別以及二者的融合是核心。第三,如何讓人們在娛樂的現實中對文化和歷史有清醒的認識,保持自己的文化取向,這是出發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政治化、利益化、應試化的影響下,中國教育在未來幾十年都無法承擔當代文化重建的重任。文化散文是近年來在文學界流行的壹種文體,它是在當代中國文化人對文化現狀的反思下產生的,對當代文化的重建具有重要意義。

既然歷史文化散文對中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那麽它自身的特點就必須在解決當代文化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中發揮作用。首先,歷史文化散文表現出不同於政治語境中的獨特而深刻的歷史文化觀念。這是歷史文化散文對當代中國文化重建具有重要意義的前提。中國是唯壹壹個歷史沒有中斷的古老國家。幾千年的史書發展和積澱,使中國文化形成了壹個完整而復雜的體系,中國文化的核心在歷史的演進中提煉和積澱。要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從而完成從傳統到現代的平穩過渡,就必須擺脫對中國歷史的統壹解讀,重新解讀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歷史。歷史文化散文只是壹種野性的、始終如壹的、獨立的民間史觀,比官方的、學究式的少了些刻板和形式化,少了些矯揉造作。更多的是壹種坦誠和公正。所以可以更深入歷史本質,追問文化。“林東很臺”以這樣壹種悲哀的方式傾訴:“他們是道德理想主義的奉獻者,也是改革社會實踐取得巨大成就的失敗者。他們是誌存高遠的奇人,也是忠厚有禮的書生。他們是博覽群書、享譽天下的人,也是權謀的政治子弟。在他們身上,有著相當復雜的歷史和道德判斷的二重奏。17世紀的社會環境是他們達到了封建時代的最高峰,但最終沒能跨半步。他們只能以悲壯的獵德、不義的囚禁、酗酒毀家而死的悲劇來震撼人們,激勵年輕壹代跨過圍墻,迎來新世紀的曙光。”這無疑是林東人最生動的寫照。這篇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那些仁人誌士的內心矛盾與掙紮,他們在堅持與不屈信念中的無奈與卑微。沒有高大全的評論,也沒有所謂的階級論,但他帶我們從文學美學的角度對林東黨員及其時代進行了冷靜而中肯的分析。當作者寫到林東學者並沒有堅決反抗當局的迫害,而是大談“男性死於皇族是常事”時,他評論道;“這是壹個商業風格逐漸轉變的階段,市民階層開始嶄露頭角,但萌芽的商品經濟深深地埋在封建經濟的土壤裏,市民階層的腳跟相當薄弱,只能附和別人,含糊地喊出自己的音樂。”這段話沒有“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某某”之類的陳詞濫調,卻直指歷史背後的真相,拋開了意識形態訴求的隱蔽性和功過是非。還歷史本來面目。正是這種獨特客觀的思想閃現,讓讀者盲目追隨正史,產生了自己對歷史的獨立認識。中國當代文化的重建只能建立在歷史觀念多元化的基礎上,在相互的爭論中逐漸奠定基礎。

除了獨特的歷史文化觀念,歷史文化散文還具有極大的歷史品格。他把所有的討論都放到世界歷史的坐標中去觀察,帶領讀者穿梭於過去與現實、東方與西方之間。這個人物超越了政治、經濟、文化的鴻溝,讓讀者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的巨大差異和千絲萬縷的共存。讓復古的人看到歷史的黑暗,讓漂洋過海的人看到現代的虛偽。當我們跟隨夏的《入後院》時,我們見證了壹代大學者王念孫在那個雲蒸霧繞、朦朦朧朧、暗無天日的地方40年的繁華,看到了國主通過玩“清風明月”、“第壹次”等文字遊戲,在江南文人中扼殺桃花、綠花,然後告假回鄉,用壹生的心血做經典筆記,成就了壹代考據專家。同時,我們也看到法國的勒·葉巍和英國的亞當斯根據天體力學進行了預言。夏先生稱贊道:“他們的科學發現在客觀上似乎缺乏可比性,但就治學的深刻性和嚴謹性而言,他們在各自領域所達到的高度同樣令人驚嘆。”但同時他也指出了重點:“宏觀上,他們的色彩太單調了,因為他們生活在189世紀,相當復雜輝煌。當然,他們也不能為這種單調負責,更何況,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在高喊:九州生氣靠風雷,研究起來很悲哀。我勸上帝重新站起來,放下才能,不要拘泥於壹種模式。”這段話真的是春秋時期的。指出傳統中國的殘酷迫害和當時中國人天性中的守舊心理對處於巨變中的中國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壹兩個世紀裏,東方和西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是必然還是偶然?傳統土壤裏永遠不能誕生現代水果嗎?中國何時能走向思想自由的時代?中國人什麽時候才能大膽地走出祖先的陰影,看到自己的世界?這簡單的文字飽含了無數作者對許多問題的思考,也讓讀者陷入對中國傳統和西方的思考。如果說《走進後院》讓我們學會了拷問中西,《英雄傅》則是對現代社會的反思。作者在這裏揭開了現代社會在科技和民主包裝下的面紗:“這是壹個普通人的時代,壹個大人物相互的時代,壹個沒有奇跡,沒有權威,沒有悲歡離合的時代,壹個很多人白天忙著賺錢,晚上坐在電視上吃瓜子的時代。”人的壹生:《人的感受》:“我有很多不如意,但我沒有憤怒,因為我們表達憤怒的方式取決於別人的陰暗色彩和別人的認同。“這個詞無疑是現代社會的浮世繪。現代社會不就是鋼鐵和信息焊接而成的龐然大物嗎?人創造了他,卻甘願做他的奴隸,把壹切都交給他。在現代武裝力量下,看似偉大的人類,其實是那麽的無力和卑微,連笑和苦難都控制不了。難道不是壹個人決定不了自己的時間嗎?除了要看到現代和傳統的區別,還要發現古代和現代都是人創造的時代,無論差距有多大,兩者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還是在林東亨泰,筆者看到了民國三十六年重建東陵書院的牌位。它上面的集資者多為楊、容、薛,他們的經歷多為讀書做官,而後官商皆成儒商。本世紀初,他們開始拋棄官場,興辦實業,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巨擘。作者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壹般理論家認為,明末東陵黨的興起標誌著舊時代的結束。這當然是好的,但我不認為這是壹個新時代的開始。重點離起點只有壹步之遙,但不是壹兩代人就能完成的。今天我站在東林書院的回廊裏,突然有壹種奇怪的聯想:為什麽中國的民族工業巨擘最早發源於江南?為什麽中國近代工業巨擘都出自無錫?他們和之前的學院有關系嗎?或者這塊募款碑上的楊、榮、薛三個姓氏能否算是的後學”。這段話無疑指出了東林書院精神對近代的深遠影響。”對於壹個人或壹個群體,歷史評價總是有時間限制的,但道德評價卻是相當深遠的。留給後人的不是當時當地的功過是非,而是為國為民的道德良知。是中國知識分子積極入世,為獨立設置高標準的人格力量。這個人格力量鞭撻電拔山。”這句話說明了繼承傳統精神對中國人現代化的意義。以東林書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從物質層面已經死亡,但其內涵體現了人類偉大的精神,是我們現代文明發展的精神支撐。現代和傳統各有利弊,各有不同,但總是聯系在壹起的。文化重建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用歷史和人類的心靈來容納它們。

最後,歷史文化散文必須具有壹種“歷史知識”,即反思和批判歷史文化的精神。自中國文明史開始以來,中國人壹直生活在文化無意識之中,這與中國人在長期小農生產中形成的實踐理性和經驗主義密切相關。這是因為中國人很少反思自己的文化,也不關心它。這與中國當代文化的建設有很大的沖突,因為文化的建設必須建立在對過去文化和歷史傳統以及現在文化的批判和繼承的基礎上,這就要求人們對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背景進行反思。當前,市場經濟作用的擴大導致人們生存壓力過大,精力過度透支,對文化和歷史漠不關心,甚至要求提高自己的娛樂水平來緩解現代社會的壓力。文化和歷史散文通過作家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激發人們的思考,當人們從浮躁的娛樂和文化無意識的空虛中走出來,真正理解自身文化的變遷和本質,文化重建就有了立足點和切入點。在《大運河傳》中,作者對對峙了數百年的長城和運河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古運河和同壹個古長城,默默地對峙了許多年。這是壹種英勇頑強的神情,壹種崇高深邃的神情,壹種冷峻嫵媚的神情,壹種陽剛陰柔的神情,壹種鐵馬的秋風杏花春雨,壹種石破天驚的偉大和世俗生活的常態。”這壹系列的排比,是對中國歷史上這兩大工程最尖銳的評判,拋去了過分藻飾的表面描寫,直擊其深層的文化內涵,讓讀者從另壹個角度看到其文化本質。在《石頭記》中,作者揭示了長久以來深藏在民族心中的包公情結的原因:“壹位西方哲學家說‘產生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我覺得崇拜清正廉潔的人更不幸,因為這種崇拜很可能不是歡樂的舞蹈,而是痛苦中的祈禱。在中國,反腐敗始終是壹個古老而現實的話題。至少在普通人的空間裏,它的分量比那些扶危濟困的改革方案更重要,也比那些無論產生了多麽“轟動效應”的詩詞文章更重要。普通人關心的是自己的溫飽,他們的旗幟上用黑色的血寫著大大的字:生存。所以,為官清廉、貪贓枉法往往成為他們對政治最簡單的判斷。至於這個“主義”和那個“主義”,大概只是精英和偉人關心的東西。”這是對幾千年來中國人文化心理的深入分析,即中國人壹直是聽話的人。他們從來沒有要求民主自治,只祈求統治者仁慈壹點,少剝削壹點,高喊“萬歲”。這段話生動地展示了中國人對待政治的民族心理。正是這種寫法,足以讓讀者感到震撼,打開蒙蔽人們心理的文化無意識,使人們不再只是對文化和歷史采取娛樂的態度,而是願意深入文化和歷史的深處,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對歷史文化的責任感。這無疑為當代中國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壹個立足點。

基於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歷史文化散文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觀為當代文化的建構提供了多元文化歷史觀的前提。同樣,他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意識也為當代文化建設提供了突破口和切入點。更重要的是,它的偉大歷史品格使人們真正對傳統和現代有了清醒客觀的認識,從而在認同中把兩者融合到自己的意識中,從而真正實現當代文化的重建。雖然目前歷史文化散文還存在壹些弊端,但這只是壹個新的文學題材不斷完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插曲。只要把握好,對當代中國的文化重建壹定會有重大意義。

參考書目:作者:夏作品:《長河如煙》(當代世界出版社)、《風雅》(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

  • 上一篇:如何寫壹篇以尊重規律、求知求是為主題的作文
  • 下一篇:有什麽好看的動畫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