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少數民族祭祀神靈的物品應該叫什麽名字?

少數民族祭祀神靈的物品應該叫什麽名字?

少數民族祭祀神靈的習俗在民族地區十分普遍。上帝崇拜是自然崇拜的最高形式。生命生於天地之間,生命源於父母,天如父,地如母,五谷滋養生命,生命終結,軀體下葬,靈魂升天與祖先團聚。這就是崇天文化的生命內涵。這壹觀念從古至今貫穿於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中,成為倫理道德的基石。隨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古老的祭天民俗在廣大漢族地區已經淡化甚至消失,但在民族地區,仍能看到昔日的風采。雲南佤族是生活在祖國西南邊陲的壹個少數民族。到了民國時期,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最後階段。他們所崇拜的神被稱為“木義基”。在佤族的傳統宗教信仰中,木易吉不僅是創世神,也是祖先神。他主宰著自然界的風、雨、雷、電,掌管著人類的生老病死。他既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他必須祭奠木義基,虔誠祭祀,祈禱他不會帶來災難,保佑人類。歷史上,雲南省西盟縣的佤族有壹個古老的習俗,就是為了風調雨順,長命百歲,而將獵人的頭血供奉給木易吉和谷(即古吉社,僅屬於少數地方)的神靈。獵頭祭祀是佤族宗教中最隆重的祭祀活動,圍繞著木鼓(木鼓是神祗和谷神的聖物和象征)進行,儀式程序復雜而嚴格,包括獵頭、接頭、頭祭和交付。巫師代表所有倒下的人向人頭祈禱,請求神靈保佑全村人畜平安,莊稼豐收。隨著佤族社會的發展,獵頭的血祭也逐漸發生了變化。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當地政府的教育和引導下,佤族逐漸放棄了這壹舊習俗,保留了用野牛的血祭祀天谷神,祈求安居樂業、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祭祀習俗。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犧牲牛頭表示對神靈的虔誠。

許多少數民族對神靈的信仰和祭祀儀式表達了對神靈的感激之情。雲南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是從祭祀太陽神的歌舞中發展而來的,其文化淵源是神靈崇拜和太陽神崇拜。“眼腦”意為盛典;“眼腦唱”就是大家來祭祀,來唱歌,來跳舞。儀式的祭壇選在空曠的山谷荒地。祭壇中央豎立著高大雄偉的石碑、擎天柱和眾神之柱,周圍還有幾根圖騰柱。整個祭祀儀式和儀式都是以牌位為核心進行的,儀式由景頗族最高祭祀官“寨娃”(大祭司)主持。首先舉行祭天儀式,包括向神靈請示、誦悼詞、祭祀(即殺豬、宰羊、宰牛)。當“寨娃”朗誦的祭神詞告壹段落時,許多祭司和領舞者舉行了開幕式。接著,數千名景頗族人陸續踩著鼓點,有秩序地緩緩進入舞池。在領舞者的帶領下,他們組成了蜿蜒規整的舞蹈隊列,按照眼柱上的雲紋線載歌載舞,由北向南行進,從北方(即甘肅)重復著他們的祖先,這時“眼腦縱歌”正式開始,徹夜未停,直到三天三夜的載歌載舞才結束。“眼腦歌唱”的舞蹈動作,象征性地向神靈(主要是天神和太陽神)鞠躬膜拜,以歌舞娛樂神靈,即以音樂和舞蹈祭祀神靈,祈求人畜興旺、五谷豐登、平安無災等。

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納西族普遍信仰傳統宗教東巴。東巴經講的是東巴教的三界:神、鬼、世。認為神靈保佑人類,鬼怪作祟,人們只能依靠神靈來尋求幸福和避免災難。因此,自古以來,納西族就非常重視祭祀神靈(稱“美布”),認為除非參與祭祀,否則不會被承認為納西族人,祭祀蒼天成為民族身份的象征。他們認為自己是“天子”,是拜天的人(“納西禮拜者”)。納西族祭天的宗教儀式,無論是團體還是單家,都要由東巴祭司(祭天官)主持。崇拜偶像,用兩個栗子代表神和妻子,中間壹棵柏樹代表祖先崇仁連。納西族的“祭天”實際上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結合的宗教祭祀習俗。東北滿族人稱“祭天桿”或“祭神桿”,是最具特色的古代“立祭天桿”習俗。這些神被稱為“阿布·卡恩·李杜”。設置壹根聖柱,壹個祭壇,壹個竈具和壹個祭品,薩滿將主持祭品。朝拜者跪下聆聽“神諭”。之後,他們祭祀神靈,將自己的血塗抹在神靈的桿頂上,向神靈進行血祭。將牲畜的生殖器包裹在聖柱上象征著人類和動物生育能力的旺盛,這是古代先民生殖崇拜的遺產。

/註/394792562/

  • 上一篇:小學班級文化墻的設計與方案。
  • 下一篇:川劇的宣傳語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