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善其身是為人從政的前提。而談到論語中的修身之道,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君子之風”。“君子”二字在論語這本區區兩萬言的經典中,就出現了107次之多。但究竟什麽是孔子本人眼中,乃至儒家理論學說的君子的定義呢?這顯然不是能夠壹言以蔽之的,那麽,讓我們回到論語的原文中,來略作分析吧。壹,君子之孝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論語?6?1學而》) 在這壹篇中,君子之風體現為“孝悌”二字。孝者,孝順父母,悌者,敬愛兄長。“孝悌”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作為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所必備的品質中最為基礎的壹點。“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連犬馬,出於本能,都知道應該要供養父母;而作為君子,當然不僅僅是要知道供養父母,而更應該懷著壹顆感恩孝敬的心來侍奉父母。只有做到這基礎的壹點,才可立本,才可能在道德修養上有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當今這個繁華社會中,我們奔忙於日新月異之間,但我相信,君子之本卻依然是所謂的“孝道”。我們衡量壹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有學歷、地位、財力等等,但“孝順”卻是壹個人為人最基礎也最本真的要義。我們剝離開這社會附加給人的壹切粉飾的外在,留下來的那些最為人性的的純粹之中,壹定有壹個“孝”字。我曾不止壹次的見過許多身陷囹圄的人們,他們或許曾經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無壹例外的是,當談及家中牽掛的老人時,潸然淚下,悔不當初。在那壹刻,我看到了壹個人最後也最耀眼的光芒,那麽我會說,他是壹個做了錯事的,好人。相反,如果壹個人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卻無法做到孝順父母關愛家人,那麽我們又如何能相信他能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事業鞠躬盡瘁? 中華傳統,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感恩、回報,以立君子之本。 (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論語·裏仁》 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裏,壹方面因為他們長壽而歡喜,壹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而憂慮。這種略帶矛盾的心態將壹顆孝子之心刻畫的淋漓盡致。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或許是世上最無奈也最痛徹心扉的悲涼了。父母將他們的青春無所保留的奉獻給了我們,看著我們壹路成長。但往往當我們羽翼豐滿之時,卻恍然發現父母竟已是壹夜白頭般突然老去。於是,我們只能焦急又心痛的珍惜他們的夕陽時光了。所謂君子,正是在於他能夠體味到父母的奉獻,並時刻警醒著自己,回報父母的時光有限,不要留到時不我待之後才後悔莫及黯然神傷。君子之孝,正是體現在這壹喜壹懼之中。而我認為懼的感情其實更深刻,也更動人。我們只有時刻心懷著這對於歲月無情的畏懼,才是愛之深,情之切。二,君子之學(3)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6?1雍也》)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曾說“君子不器”,所謂器,即像器皿壹樣只有壹定的用途。這與本章中所說的“博學”顯然形成了壹種對比。《論語譯註》中說“古代知識範圍狹窄,孔子認為應該無所不通。後人還曾說,壹事之不知,儒者之恥。” 由此可見,在孔子心目中,真正的君子,應該是不同於“百工之人”的。百工之人,往往長於壹事,不及其他, 以壹技之長謀求生計。而“君子”,則應該有著廣博的學識。但是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有壹技之長足以謀生就已經是壹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應而也難怪會有人諷刺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因此來批評他的“君子不器”這壹觀點。但是如果我們換壹個角度想,所謂的“君子不器”實際上解釋了壹種人生態度,正如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也就是說,孔子所闡釋的“君子不器”,如果我們將其看作是他對於自己,同時也是對於諸多君子的求學態度的壹種要求,那麽也未嘗不可。而實際上,孔子也在其壹生中也表現出了他的這壹態度,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已經是晚年的孔子,仍然如此癡迷於《易》,甚至希望再多活幾年,以把《易》“吃透”,可見其好學之處。君子的廣博學問,其實也就是在這種好學不已的態度下產生的結果。(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在這壹章中,孔子提出了“知”與“智”關系。如果說前壹章的“君子博學”講究的是君子之學的內容,那麽這壹章闡述的就是君子之學的態度。求學之人追求的,無非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問及“知道什麽”,每個人都可以洋洋灑灑滔滔不絕。但敢於承認“不知道”的,我認為,這不僅是壹種智慧,更是壹種勇氣。說是智慧,是因為“知道我還不知道什麽”比“知道我知道什麽”更高了壹個層次。只知自己所知的東西,無形中就把視線局限在自己的領域中,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但只有知道了自己還不知道的東西,才意味著妳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妳知道了自己應該努力和追尋的目標,也才能繼續把“不知道”,變為“知道”。 說是勇氣,是因為這種“不知為不知”事實上是壹種對自我的充分的自信和坦率,敢於正視自己,完善自己。正是這“不知”,讓我們擺脫了壹葉障目的偽裝,擺脫了向周圍人們博取贊賞的虛榮。勉強自己無所不知,只會讓自己的靈魂壓力重重舉步維艱,坦然的承認自己不知,反而意味著壹種釋然,壹種淡定,壹種高高在上的無所畏懼。三,君子之樂(5)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章從學習入手,但想談的應該不僅限於學習,而是談了在成就君子的道德風範的過程之中的三層境界。如果我們審視這三個境界,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壹種由內而外,由己及人的蛻變。第壹層境界就是“學而時習之”,是學習而且付諸行動。說的是“學用之樂”,學習而有所得 ,可以傳授、分享給別人,就進入第二層境界——“有朋自遠方來”,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自己知道與不知道的知識與大家交流,互通有無,這是“溝通之樂”;遇到別人對自己的不了解、不理解也感到懊惱,才是君子的第三層境界——“人不知而不慍 ” 即“修德之樂”。君子之樂,不在錦衣玉食,不在平步青雲,而恰恰在這“學用——溝通——修德”的修善其身的過程中,自得其樂,陶然忘返。(6)子曰:“賢哉回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第六》粗茶淡飯,身居陋室,為何顏回不憂反樂?孔子曾評價顏回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在孔子眼裏是沒有人能達到顏回的好學程度的。“顏回之樂”不是喜歡“簞瓢陋巷”式的生活,也不是能夠在貧困的生活中換個思維角度而“想得開”的“自得其樂”,更不是在窮日子中“找樂子”。“顏回之樂”其實是壹個有社會責任的青年學者專心鉆研學問並在學問的提升中感受到的樂趣。顏回的“不改”正是“安貧樂道”之“安”;顏回“其樂”正是“安貧樂道”之“樂”;顏回之樂正是這種“得道之樂”。於丹教授說,“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的確,在現代人眼中,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僅是求得安樂,更應該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的有所作為,去追求更多的完善和幸福。但我們討論的是,在儒家理論中的所謂君子,應該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居陋室,心系天下。顏回的安貧樂道,並不是壹種屈服和沈淪,更是壹種“君子之誌”——誌在治學,誌在安民,誌在報國。他們出離於自身際遇的患得患失,在壹種遠大之中安寧淡薄。 四,君子之友(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9)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君子講團結,而不會互相勾結;而小人反之。君子講有原則的團結而不盲從附和,而小人亦反之。君子莊矜而不爭執,合群而不鬧宗派。孔子在談到君子的為人處世時,巧妙的應用了對比的手法,使君子和小人的迥異躍然紙上。關於這壹章,我聯想到了在國際關系中,我國向來主張的“求同存異”。其實想來,中華古國,在國際關系中扮演的也壹直都是壹個翩翩君子的形象,用君子之友來論述也恰如其分。當今世界,有人提出了文化沖突論,預言文化差異將成為未來世界沖突的主要根源。在這日新月異百花齊放面前,我國卻提出了壹個“和諧世界”的概念。何謂“和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相生相成。我們尋找不同國家之間***同的文化背景,***同的利益,來達到壹種平衡的穩定;而不是指望著將幾股力量糾結成壹派勢力,更不想在某壹方的壓力下亦步亦趨。小人之友,不過是壹處雜草叢,看似緊密,卻朝向不同的方向,壹場風雨就打得支離破碎。君子之友,正如壹片竹林,保留有每壹個個體獨立而執著的品格與操守,又***同匯成了壹片綠海,風過之處,心旌蕩漾,同呼吸,***命運。五,君子之義(10)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君子的義利觀應該如何?孔子的言論為我們解答得清晰又透徹。就好像之後的亞聖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在利與義之間,小人們會更傾向於前者,而對比之下,君子們則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但是相比之下,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孔子比起孟子,更為高明。原因就在於,他的“義”與“利”的選擇,取決於“仁”。他在裏仁壹節中說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相比起孟子的“義無反顧”地在二者之間只取其壹,孔子所說的“見利思義”“以其道得之”顯得更具有可行性,也更符合人們的壹般認識。在“仁”的大前提下,君子有權進行自主的選擇,兩者兼得。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所謂的“利”,而君子之所以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就是因為他內心的壹把“仁”的標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不是“小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孔子口中的“ 君子”,不是毫無變通地否定全部,而是有原則地進行取舍。這才是真正明智的君子之所為。 如果要將以上十章中的君子之風略作概括,我選擇“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之於孝,孝悌為先,心系感恩;君子之於義,見利思義,以道得之,此為仁。為人則仁,便能無所憂。君子之於學,博學廣達,務實求知,此為智。治學則智,便能無所惑。君子之於樂,自得其樂,泰然處之;君子之於友,求同存異,翩然獨立,此為勇。處世則勇,便能無所懼。
上一篇:如何寫十篇教研活動總結下一篇:金嶽霖先生的教學設計